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血液IL-1、IL-6、IL-18的水平,及其与肥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T2DM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SBP、DBP、血脂、尿酸(uricacid,UA)、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L-1、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IL-1、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1.0±78.9)pg/ml vs(23.5±26.9)pg/ml;(23.4±26.6)pg/ml vs(8.6±7.5)pg/ml;(364.9±322.5)pg/ml vs(129.3±105.2)pg/ml,P〈0.01]。IL-1、IL-6、IL-18之间显著相关(P〈0.01)。IL-1、IL-6、IL—18与体重、腰围、臀嗣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负相关(P〈0.05)。IL-18与腰臀比(waist hip ration,WHR)、SBP显著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3.
《右江医学》2016,(4):381-38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T2DM-DKD)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T2DM 60例,T2DM-DKDⅢ~Ⅳ期的患者12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检测各组IL-6、IL-18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T2DM组、T2DM-DKD组的IL-6、IL-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18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或0.01)。结论 T2DM-DKD患者的IL-6、IL-18水平升高,IL-6、IL-18可能参与了DK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个体的基线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对样本个体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两组的尿路感染发病率、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分析两组尿路感染个体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差异。结果:对照组个体在随访中发生尿路感染为16例,感染率为26.67%,观察组尿路感染为34例,感染率为56.67%,两组感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选时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基线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65.37±19.03)pg/ml、(63.41±18.79)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尿路感染个体的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142.65±17.49)pg/ml、(118.86±18.7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糖尿病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率高于正常更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率,两者的尿白细胞介素6基线水平并无差异,但发病时两者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且正常人群高于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IL-2,IL-6及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桥联ABC-ELISA夹心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IL-2,TNF-α和IL-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组IL-6及TNFα水平比无感染组增高(P〈0.01),IL-2水平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IL-2,TNF-α及IL-6是2型糖尿病患者损害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的关系。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20μg/min者32例为Ⅰ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者29例为Ⅱ组,尿微量白蛋白>200μg/min者28例为Ⅲ组,测定伴有不同程度尿微量白蛋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的含量。结果Ⅲ组、Ⅱ组CRP、IL-6、LEP的含量高于Ⅰ组的糖尿病病人(P<0.01,P<0.05),Ⅲ组糖尿病病人其CRP、LP-6、LEP的含量也高于Ⅱ组患者(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即存在炎症因子及瘦素地增高。血清超敏CRP、IL-6、LEP的测定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于萍  于涛  王琦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64-1165
目的探讨IL-6、APN在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观察IL-6、APN在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时的浓度变化。结果血清IL-6水平在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中明显升高,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N水平在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中明显降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6与血清APN两者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结论①IL-6和APN在T2DM及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血清IL-6与APN两者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两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相互作用和调控,共同影响T2DM及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及结局。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指标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白细胞介素6(IL-6),24小时尿白蛋白(UAE)以及血脂等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17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0名体检健康者进行调查,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透射免疫比浊法测UAE,GOD-PAP法测定总胆固醇(TC),抗体阻碍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激酶法测定血糖(FPG)。高频率多谱勒超声检测IMT。结果(1)2型糖尿病IMT<0.8组和2型糖尿病IMT≥0.8组的hsCRP和IL-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糖尿病IMT<0.8组和IMT≥0.8两组之间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hsCRP和IL-6随IMT升高而增加;(2)低hsCRP组、高hsCRP组与对照组比较,TC/HDL-C比值、IL-6、FPGI、MT、UAE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hsCRP组与高hsCRP组之间除IL-6、UAE及IMT差异有意义外,TC/HDL—C比值和FPG并无显著意义。结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T2DM患者发生冠脉事件的预示指标发现,UAE预示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hsCRP可作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能更直观的表达与IMT的关系,联合测定TC/HDL-C比值、UAE对预测高危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 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90)和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LEAD组,n=39).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 NC 组),检测各组外周血 A-FABP、IL-17浓度,比较各组间A-FABP、IL-17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血清A-FABP、IL-17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A-FABP、IL-17 是否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NLEAD组、LEAD组的A-FABP、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LEAD组A-FABP、IL-17 水平较 NLEAD 组显著升高( 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FABP与体质量指数( 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胰岛素抵抗(HOMA-IR)、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7(IL-17)均呈正相关性(r =0. 224、0. 164、0. 147、0. 183、0. 173、0. 203,P<0. 05);IL-17与LDL-c、HbA1c、SBP均呈正相关性(r=0. 162、0. 255、0. 152,P<0. 05).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FABP、IL-17为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LEAD患者外周血A-FABP、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LEAD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与抑郁症患病情况及抑郁症状、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淄博市周村区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糖尿病非抑郁组与糖尿病抑郁组,各30例。同时将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ADDQoL)评分,以及IL-9和IL-1β表达水平,分析PHQ-9、ADDQoL评分与患者血清IL-9和IL-1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抑郁组PHQ-9评分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非抑郁组和对照组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组ADDQoL评分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非抑郁组和糖尿病抑郁组的IL-9、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抑郁组明显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组患者的IL-9、I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浓度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其胰岛素抵抗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测定其抵抗素与C反应蛋白浓度,并记录所有的临床资料和生化资料.结果:C反应蛋白、抵抗素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P<0.05).且抵抗素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浓度、C反应蛋白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且抵抗素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75例(HbA1c<7%)、血糖控制不良组51例(HbA1c≥7%),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肠道菌群、HOMA-IR、IL-6和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肠道菌群水平与HOMA-IR、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良好组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不良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均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良好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HOMA-IR、IL-6、TNF-α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良好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与HOMA-IR、IL-6、TNF-α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及其在DM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15例和2型DM组62例进入该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UAE)将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4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IL-18的浓度.结果 DM患者血清IL-18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即使在正常蛋白尿期也明显升高(260.50±5.38)pg/mL vs(148.98±6.87)pg/mL,P<0.01,可能成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血清IL-18水平与DN的肾脏受损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260.50±5.38)pg/mL vs(282.05±6.48)pg/mL v(318.33±10.47)pg/mL,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IL-18与FPG、2hPG、HbA1c水平成正相关(分别为r=0.52,P<0.01;r=0.71,P<0.01;r=0.50,P<0.01).结论 IL-18在2型DM患者中可能成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IL-18在2型DM及DN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骨钙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男性正常对照者,年龄均>60岁,比较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检测两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s-CRP值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骨钙素与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hs-CRP水平相关.深入研究骨钙素与糖代谢、2型糖尿病炎症反应的关系,将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切除(LN)和手助腹腔镜肾切除术(HALN)患者的应激反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6例LN患者和36例HA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的体温变化、肠蠕动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变化特点.结果:LN组的术后最高平均体温与最低平均体温均明显低于HALN组[(37.51±0.26)vs(38.20±0.41),P<0.05;(36.92±0.30)vs(37.10±0.50),P<0.05];LN组术后1,2,3 d白细胞计数低于HALN组[(14.1±1.5)vs(17.2±2.0),P<0.05;(12.1±1.2)vs(14.1±3.1),P<0.05;(8.9±0.8)vs(10.0±4.0),P<0.05];LN组术后1,2,3 d 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亦较HALN组小[(7.6±2.7)vs(10.3±4.1),P<0.05;(12.7±10.4)vs(16.8±8.0),P<0.05;(10.4±8.6)vs(13.4±7.2),P<0.05];LN组术后1,2,3 d IL-6变化与HAL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73.6±59.5)vs(133.0±69.0),P0.05;(47.3±16.2)vs(47.3±16.2),P0.05;(12.0 4-1.7)vs(15.0±1.5),P0.05].结论:LN组的应激反应程度明显轻于HALN组,恢复明显早于HALN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相关标准纳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Ⅱ组,100例)、血糖控制较差组(Ⅲ组,100例);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Ⅰ组)。比较三组血清GGT、hsCRP以及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P2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Ⅲ组血清ALT、AST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血清GGT、hs-CRP明显升高;与Ⅱ组比较,Ⅲ组血清GGT、hs-CRP显著升高(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GT、hs-CRP与FBS、PP2BS、HbA1c有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血清GGT、hs-CRP水平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HITACHI7170A生化分析仪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三项指标之间有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中IL-6,TNF-α和肝脏急性期蛋白(CRP)水平均升高,提示这三者在2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联合治疗12周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 6)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IL-6的水平,将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及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IL 6较对照组高,分别为(0.088±0.02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NDPN组)46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85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根据多伦多评分结果,将DPN组分为三组:DPN轻症组(DPN1组)52例,DPN中症组(DPN2组)19例和DPN重症组(DPN3组) 12例,检测外周血IL-17含量,比较各组间IL-17水平差异.结果 NDPN组、DPN组的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 DPN组IL-17水平较NDPN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三组间的血清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7与年龄及踝肱比呈负相关性(r=-0. 175、-0. 284,P=0. 048、0. 022). 多元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IL-17水平越高,T2DM患者越易并发DPN.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IL-1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7(95% CI:0. 578 ~ 0. 776),最优截断点约为46. 3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 1%和73.9%.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DPN发病密切相关.血清 IL-17可作为DPN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