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55例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多项指标明显异常;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甲营养不良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甲皱微循环障碍,经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100%,提示: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甲营养不良的诊断指标之一。甲皱微循环异常是该病发病的病理学基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报告32例先心病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甲皱微循环变化临床观测的结果。本组病人男15例,女17例;年龄10.6±2.5岁;病种包括VSD12例,ASD15例,TO15例。采用中度低温血液稀释非搏动性体外循环[CPB],CPB时间58.5±6.8min;于术前、术后定时观测甲皱微循环、HCT、TP及COP。结果显示,术中HCT、TP及COP急剧下降(P<0.01),术后甲皱微循环管袢清晰度下降、数目减少,轮廓模糊,红细胞聚集,微血流呈粒流、粒缓流,这些改变于术后3~5天恢复正常。结论认为:CPB心脏手术期间及术后早期,影响甲皱微循环的主要因素是血液稀释(HCT)、COP、PH、温度、体外循环灌注损伤、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及药物等;观测甲皱微循环可便捷地了解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变化的情况,并对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川芎嗪(四甲吡嗪 Tetramethyl Pyra-zine)系川芎中的一种有效生物碱,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上使用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的疗效。至今尚未见到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病人使用川芎嗪治疗后甲皱微循环的观察报告。为了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变化,对比偏瘫病人健、瘫侧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以及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甲皱微循环检查的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28例川芎嗪治疗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的双侧甲皱微循环,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肿瘤患者甲皱微循环改变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应用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观察了血瘀证患者(肿瘤患者)119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①在119例患者中991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尤以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表现在血液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加重,符合中医血瘀证判断;②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变化多与微循环变化呈同步改变,微循环障碍程度越重,临床病势越重,预后也越不理想;③中药治疗可使70%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微循环状态得到改善。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敏感而直观,在临床监测病情变化中可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AMI)甲皱微循环改变明显重于非梗塞冠心病人和健康人(P〈0.01)。AMI甲皱微循环改变以管襻周围及血液流态改变为重,与病情、梗塞面积、左室射血分数、ECG急性期ST段抬高水平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密切相关(r=0.9483、-0.9040、0.9083、0.9562,P均〈0.01)。AMI出现并发症,甲皱微循环改变加重,并发症越多,甲皱微循环改变越重。AMI甲皱微循环检测、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的甲皱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附6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8例健康老年人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微循环障碍。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增高(P<0.01);随高血压病情加重,甲皱微循环各观察指标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时,对微循环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甲皱微循环与卵巢癌相关性。方法 按韩氏检查法观察患者双手无名指、中指甲皱微循环,时间从健康时到发病后、手术后治疗期直至病逝。结果 患者左手中指甲皱微循环在模式图“子宫”部呈巨大特异改变,与癌症相关。结论 中指甲皱部具有临床检查意义,与无名指同为中医经络-三焦经反射传导敏感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外科的1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和16例脓毒性休克病人,监测血小板聚集率(PAR),用微循环显微镜对休克病人的甲皱微循环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以10例正常人为对照。甲皱微循环在微血管血流流态、形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脓毒性休克中变化较低血容量休克变化明显,尤其在微血管形态方面改变更显著。低血容量性休克微血管的恢复与临床表现好转近乎同步,而脓毒性休克微血管恢复在临床表现好转之后。两种休克病人PAR与对照组比均增快(P<0.01)。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与微血管的紊乱呈正相关,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查,认为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的病情监测,予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甲皱微循环是指左右手无名指的甲皱皮肤下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机体组织细胞取得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的场所,其功能状态、直接关系到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皱微循环检查,可直接观察患者微循环动态,感染性疾患发热期可及早发现低血压预兆,对低血压休克患者,可指导临床扩容治疗时药物  相似文献   

11.
微循环系指毛细血管及其前后微小动脉、静脉的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研究微循环的变化,已成为探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和予后的重要方法之一。外周微循环检查方法较多,其中以甲皱皮肤微循环研究较简便,且对机体无任何刺激,患者乐于接受。国内关于正常人甲皱皮肤微循环的报告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报导。对某些疾病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2.
300例病毒性肝炎甲皱微循环变化与治疗钱刚(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传染科南昌330002)通过对3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发现肝炎患者甲皱循环的改变与临床病情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40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对照组甲皱微循环观察表明,糖尿病患者普遍具有较严重的微循环改变:甲皱微血管管袢模糊不清(45%),异型管袢(52.5%),管袢输出支扩张(27.5%),红细胞聚集(37.5%)及微血流显著缓慢。提示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一项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诊治流行性出血热积累临床资料。方法 对323例发生低血压休克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了临床及甲皱微循环观察,并对本组病人进行了分型。结果 WBC增多,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程度,肾脏损害和尿膜状物出现,在混合型及周围微循环障碍均重于其他两型。结论认为前述临床观察指标及甲皱微循环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59例急性心肌梗塞甲皱微循环的临床观察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122000)李旭丰,杨静,马文龙辽宁省凌源市中医院内科姜亭立,李志刚临床上很难直接检测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心肌的微循环,甲皱微循环可间接反映心肌微循环的变化。1991年2月至1...  相似文献   

16.
微循环障碍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尤其是心肌微循环障碍可迅速致病。由于心肌对缺氧最敏感,故一般认为甲皱微循环反映疾病变化较为灵敏。我们对42例冠心病进行甲皱微循环动态观察与摄影,同时作了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与对照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方法:使用微循环仪对60例断指再植术后30天、60天、90天的再植指体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采用田牛加权积分法进行处理。结果:(1)经配对t-检验断指再植术后30天、60天、90天患指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较对侧健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断指再植术后患指30天与60天,60天与90天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积分随时间逐渐改善,术后90天未恢复到对侧健指水平;然而,随术后时间延长,断指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能否完全恢复尚待进一步研究。同一患指术后30天与60天甲皱微循环积分变化比术后60天与90天甲皱微循环变化更明显。甲皱微循环检测可以作为断指再植术后恢复情况的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喘息性疾病患儿甲皱微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复方丹参组)和常规治疗加用东莨菪碱静脉滴注(东莨菪碱组)。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分别进行甲皱微循环测定。结果 复方丹参组和东莨菪碱组治疗后甲皱微循环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1岁以下患儿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及总积分值比较,东莨菪碱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复方丹参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喘息程度患儿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总积分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喘息性疾病患儿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情程度、指导血管活怀药物应用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活血通络法治疗小儿哮喘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医活血通络干预治疗小儿哮喘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方法: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及《中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选择哮喘发作期(热型)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型)患儿存在瘀血阻络的病理基础,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可提高临床疗效;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型)中医辨证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活血通络中药“喘通康”达到控制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从而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选择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40例,梅尼埃病30例,均于清晨空腹抽血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同时观察其甲皱微循环情况。选择1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作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突聋和梅尼埃病组的甲皱微循环血管袢与对照组相比,最有意义的是袢顶明显增宽及异常袢出现比率明显增加(P<0.001),并且有2/3患者的血管袢属于重度异常;血流状态二者均属于粒流或粒缓流,红细胞呈粒团或絮团状,所以导致血流速度变慢,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明显(P<0.001)。说明该类患者微血管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