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护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今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建立的PIVAS前后护理的各项工作包括配液时间、药物质量管理以及处方缺陷等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在中心建立前后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效率的变化。结果:在PIVAS中心建立后,我院药物质量出现管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处方缺陷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各科配液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PIVAS中心的建立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荷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围绕PIVAS中心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护理质量和人力成本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对PIVAS建立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并观察输液准备时间和输液接换时间,评价人力成本的变化。结果:建立配置中心前后,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分数和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配置中心后输液准备时间与输液接换时间均短于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AS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护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PIVAS护理管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人员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沉降菌生成数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空气中沉降菌生成数为(55.32±5.35)cfu/m~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3.61±14.49)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和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空气沉降菌生成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其工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从本院各个科室的200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后1年的100例护理资料作为实验组,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前1年的100例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中的配药时间、处方缺陷发生率。结果统计可得,实验组资料中出现处方缺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统计可得,实验组资料中配药工作时间较短,且短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有效降低处方缺陷发生率,还能缩短配药时间。  相似文献   

5.
杨琪  王娜 《辽宁医学杂志》2012,26(2):100-10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为保证患者的输液质量而对输液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制的新形式[1],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我院于2009年6月成立PIVAS并投入使用,现已承担医院19个病区的静脉药物配置工作,日配置量为2 000余袋.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现就如何建立先进的PIVAS管理工作模式及配制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价值,以为药剂人员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以来本院药剂人员统计的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收治的5326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63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为94.93%(2528/2663)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73.04%(1945/266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人员依据医院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对用药实施质量管理,管理前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置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配置正确率,确保了各项药物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患者的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3月-2019年6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253 500份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6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260 55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药物配置质量、出现药物配置问题及各科室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审方、取药、排药、送药时间、配置室空气洁净度、配置速度及药物损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科室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降低配置问题的发生率,提升各科室对配置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韩亚楠 《中国民康医学》2022,(1):186-188+192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3.40±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6±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为(84.72±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4±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患儿可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和家长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个病区578张处方,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与对照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统计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为7.96%、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为2.77%、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34%、8.30%、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输液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于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需要静脉注射药物122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1例/组,观察组采用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护理,对照组未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注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干预,满意度达到了93.4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2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8.20%,则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研究,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降低静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依据静脉药物特性而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护理等技术人员,按照操作程序严格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医院建立PIVAS,对静脉用药进行集中无菌配置,可为提高输液质量、防止药源性疾病发挥重要作用,并密切了药师和临床的联系,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院建立PIVAS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论述,旨在加强对PIVA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控制与管理对提高药物配置过程安全性的积极作用.方法:以2016年1~12月我院配置中心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后接手的1126份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为实验组,另从我院配置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前的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中随机抽取1126份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签名不规范(2.1%)、联合用药不当(0.8%)、给药浓度不当(1.6%)、剂量不服(0.7%)、包装不规范(2.4%)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能显著减少药物不合理配置或不符医嘱单情况的发生,对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5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29例)与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的护理满意度及输液外渗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儿在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后,其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输液外渗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3.1%,组间对比结果同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小儿采取静脉输液时可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且降低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率,可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探究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本医院没有构建静疗小组前收入的40例静脉输液患者纳入对照组调查资料,本组静脉输液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风险管理,将2016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本医院构建静疗小组后收入的40例静脉输液患者纳入观察组调查资料,本组成立静疗小组后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并分析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5.00%)与对照组患者(22.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2.50%)与对照组患者(1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静疗小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6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输液外渗程度及药物外渗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外渗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外渗发生的主要原因均为患儿不配合,其次是固定不规范。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褚惠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261-2261
目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工作质量。方法:对本科室近几年来护理缺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完善查对制度,做好药疗过程中的环节质控。结论:重视和分析PIVAS护理工作中缺陷成因并制定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有效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我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前后为对照,比较输液质量安全。结果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后输液质量安全明显提高。结论创建并且落实PIVAS科室工作,做好完整的医嘱下达-审核-药师再次核对-药物配置-无菌操作-药液运送工作,能够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配中心药师人员及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PDCA循环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2月)和PDCA循环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3月)2个时间段。PDCA循环实施前予以常规药物配置质量管理,PDCA循环实施后采用PDCA循环进行药物配置质量管理,对比2组间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率及配置不合理类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 实施前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率为0.88%,实施后为0.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实施前后在溶剂选择、药物剂量、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容器选择这4种类型的药物不合理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中,实施后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效果理想,能降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几率,减少抗肿瘤药物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值得应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