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测定在右美托咪定镇静下,七氟烷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抑制喉罩反应的ED(50)值。方法选择择期全麻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C组(对照组)23例,生理盐水;D1组24例,10 min泵注负荷量0.5μg·kg^-1右美托咪定;D2组27例,10 min泵注负荷量1.0μg·kg^-1右美托咪定,随后予以0.2μg·kg^-1·h^-1的速度维持。负荷量输注完毕后七氟烷吸入诱导,预定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为5%,6 L·min^-1氧流量吸入1 min,然后通过调节氧流量的大小达到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目标值,测得的呼气末浓度与目标呼气末浓度的比值维持在0.9到1.0之间,以确保肺泡气张力、动脉血和脑组织之间的平衡。目标呼气末浓度稳定5 min后成功置入喉罩,行可视软镜引导下从喉罩进入气管内插管。七氟烷呼气末预定浓度根据序贯法确定,相邻浓度间隔比值为1.1,采用改良Dixon序贯公式计算出七氟烷的ED(50)值及95%CI。结果喉罩置入呼气末七氟烷ED(50)(95%CI),C组为2.50%(2.36%~2.65%),D1组为2.26%(2.13%~2.40%),D2组为2.18%(2.04%~2.32%)。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下,七氟烷吸入诱导适合颈椎手术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下行喉罩引导气管插管,且右美托咪定可剂量依赖性减少七氟烷呼气末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靶浓度普鲁泊福(短效静脉麻醉药)对上腹部手术患者七氟烷(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S组,麻醉诱导后,单纯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1组和P2组在吸入七氟烷的同时,分别输注靶浓度为1、2 μg·mL-1的普鲁泊福.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启动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并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的变化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结果 呼气末七氟烷有效浓度S组为(1.74±0.14)%,P1组为(1.24±0.08)%,P2组为(0.82±0.09)%,P1组较S组降低28.7%;P2组较S组降低52.9%,P1组的血压更稳定.结论 复合1、2μg·m-1靶浓度的普鲁泊福,七氟烷的呼气末浓度分别下降28.7%和52.9%;以靶浓度为1μg·mL-1的普鲁泊福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维持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心导管术的1~11岁儿童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组(DS组)41例和七氟烷组(S组)43例。所有患儿均于入室后,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1。DS组静脉泵持续10 min输入复合量的右美托咪啶1μg·kg-1,术中再予维持量2μg·kg-1·h-1,S组用0.9%氯化钠代替。2组术中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通过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使BIS值维持在55~65之间。记录2组患儿入室时(T0)、喉罩置入即刻(T1)、喉罩置入后20 min(T2)、喉罩拔除即刻(T3)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BIS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镇静药使用情况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T1~T3各时点的DS组心率明显低于S组(P<0.01)。T2、T3时点,DS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1)。DS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1)。初醒时点,DS组镇静躁动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1)。术后,DS组躁动需加镇静药例数(12例)明显少于S组(3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优化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维持和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复位术后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2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常规禁食、禁饮4 h。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常规监测BP、RR、HR、Sp O2,并检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然后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采用PCV模式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给药结束后即可开始手法复位,两组患儿术中吸入2%~4%七氟醚以维持麻醉,BIS值保持在45~60。观察两组患儿手法复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七氟醚用量、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评分以及两组患儿不同时点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七氟醚用量减少,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躁动发生率、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苏醒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复位术后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可产生可靠的麻醉效应,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癫痫手术中右美托咪定持续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癫痫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镇静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术中持续输注0.4μg.kg-1.h-1;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2组术中均吸入1%~3%浓度七氟醚,微量泵静脉泵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Rame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基础值(T0)、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即刻(T1)、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min后(T2)、苏醒时刻(T3)、拔管后即刻(T4)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输注完毕及静脉维持期间,镇静效应明显,OAA/S镇静评分明显降低,Rame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所有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2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很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手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明显的镇静效应,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6月~2018年10月治疗子宫肌瘤的76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在A组的麻醉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加快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且镇痛效果较好,麻醉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对应激性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微量泵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15μg/kg(试验组)和同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指标:(1)分别于麻醉前(T0)、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或同体积生理盐水前5min(T1)、后5min(T2)、10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min(T5)、10min(T6)、30min(T7)各时点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BIS值;(2)在T5、T6、T7时点进行疼痛评分;(3)拔管时间;(4)拔管期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结果 (1)在T4、T5、T6时间点,试验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T5、T6时点B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疼痛评分、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七氟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用0.15ug/kg的低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术后早期有一定镇静作用,能明显减轻高血压老年人拔管期循环波动,但不会延长患者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在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为基础的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探讨其对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实验组D1、实验组D2。D1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2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2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D2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4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4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C组同法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完成后开始丙泊酚TCI输注麻醉诱导血浆靶浓度3μg·mL-1,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3.5 ng·mL-1,静脉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1、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观察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3 min(T6)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中和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 T2时D2组BIS明显低于T1时和C组(P<0  相似文献   

9.
单立新  周其富 《海峡药学》2012,24(5):162-16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复苏期咳嗽和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小儿眼科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和C组(丙泊酚)每组15例,麻醉诱导方案相同,C组术中靶控丙泊酚,D组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初始量0.6μg·kg-1,输注10min),术中靶控丙泊酚同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维持,术前10min停止麻醉药物输注。记录麻醉苏醒期咳嗽的次数和程度、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C组中麻醉复苏期间咳嗽的发生率、程度和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P<0.01),两组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学龄前小儿眼科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麻醉复苏期间咳嗽、躁动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刚  刘彦涛  吕小静  刘印华 《河北医药》2016,(18):2799-280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D1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2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右美托咪定2组(D2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4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对照组(C 组, n =30)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记录用药前 T0,用药15 min 后 T1,气腹完成时 T2,停药后 T3及手术结束时 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拔管呛咳、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寒战、苏醒时间延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在 T1、T2、T3及 T4四个时间点,D1及D2组的 BIS 值均比 C 组降低( P <0.05);D1及 D2组的拔管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比 C 组明显降低( P <0.05),但 D2组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静注右美托咪定可使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 BIS 值降低,术中持续泵注0.2μg/kg/h 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肿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芬太尼剂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欲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安慰剂组,右旋美托咪啶组给予负荷剂量0.5μg.kg 1(20 min)的右旋美托咪啶,然后0.9μg.kg 1.h 1泵注,安慰剂组则给予同一容量和外形相似的生理盐水。观察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术中芬太尼用量、麻醉诱导后40 min内及术终的心率、平均压与安慰剂组相比显著降低;麻醉诱导60 min后的七氟烷呼末浓度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脑肿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可降低术中心率和平均压,并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12.
何超  罗爱林  刘九红 《医药导报》2012,31(9):1138-1142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Narcotrend指数(NTI)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探查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Dex 组(D组) 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以0.5 μg·kg-1Dex稀释成10 mL静脉泵注10 min,再维持0.4 μg·kg-1·h-1持续泵注;C 组以0.9%氯化钠溶液用相同方法输注。给药后15 min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使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Ce)以1.0 μg·mL-1递增,直至Ce为4.0 μg·mL-1,手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时的NTI、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记录诱导时Ce值分别为1.0,2.0,3.0,4.0 μg·mL-1下的NTI,记录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5,30,45 min,缝皮时的Ce值及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术毕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 ①D组NTI在t0~t3时为(98.5±0.6),(94.0±4.5),(87.5±5.0),(86.8±7.1),C组NTI在对应时点为(98.8±0.8),(98.4±0.7),(98.5±0.6),(98.6±0.4);与C组相比,D组NTI 在t1~t3时显著降低(P<0.01)。②诱导过程Ce值为1.0,2.0,3.0,4.0 μg·mL-1时,D组NTI分别为(76.4±3.4),(64.5±7.2),(46.8±7.6),(34.3±6.7),C组为(83.7±5.4),(69.4±8.1),(52.2±7.5),(38.0±6.6);不同Ce值时,D组NTI均显著低于C组(P<0.05)。③D组手术中丙泊酚用量(9.1±1.2) mg·kg-1·h-1,显著少于C组的(11.1±1.5) mg·kg-1·h-1(P<0.05)。④术毕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可明显降低NTI,能增强丙泊酚的麻醉作用,减少手术中丙泊酚用量,对麻醉苏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适合剂量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1.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 kg-1,并以起始剂量0.2 μg.kg-1.h-1泵注维持,泵注速度每次增减0.1 μg.kg-1.h-1以维持跳动 镇静(RASS)评分为-2分.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 观察并记录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22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状态;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各观察时间点心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有更好的舒适度评价和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推荐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维持剂量为0.2~0.3 μg.kg-1.h-1. 结论 静脉泵注0.5 μg.kg-1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继以0.2~0.3 μg.kg-1.h-1维持,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的镇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嘧啶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嘧啶复联合雷米芬太尼肠镜组(A组,n=20),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肠镜组(B组,n=20)。雷米芬太尼负荷剂量0.5μg.kg-1,然后以0.06μg.kg-1.h-1维持。A组从静脉5 min内缓慢注入右旋美托嘧啶1μg.kg-1,然后以0.2μg.kg-1.h-1维持;B组丙泊酚负荷剂量为0.8 mg.kg-1,丙泊酚维持量6 mg.kg-1.h-1,输注至肠镜到回盲部停药。根据患者反应,单次静脉追加雷米芬太尼30μg,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丙泊酚给药后,右旋美托嘧啶给药后,镜检开始后1、10 min,退镜完毕后1、5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麻醉起效时间、入镜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定向力恢复、离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肠镜检查中B组MAP低于A组(P<0.05),B组RR显著低于A组(P<0.01),B组PetCO2高于A组(P<0.05);检查过程中B组呼吸抑制、肢体无意识运动发生率高于A组。各组给药后、镜检中的MAP、HR、RR低于检查前(P<0.05,P<0.01),B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长于A组(P<0.01),所有患者麻醉满意度为100%。结论:老年患者应用右旋美托嘧啶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注意右旋美托嘧啶初始注药速度,并加强监测,尽可能避免心动过缓和血压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水平的影响。方法: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靶注DEX。靶控输注DEX方法:术中先以10 min靶控负荷量1μg.kg-1.(10 min)-1(T1),再以0.3μg.kg-1.h-1(T2),0.5μg.kg-1.h-1(T3),0.7μg.kg-1.h-1(T4)的剂量梯度递增,观察不同剂量下DEX对BIS的变化。结果:2组BIS比较,T1时,P<0.05,T2、T3、T4时P<0.01。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在BIS水平上有明显差异,DEX镇静作用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无明显呼吸抑制,但需要监测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周东红  金孝岠 《江苏医药》2012,38(12):1428-142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吗啡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全麻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诱导前10min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继以0.2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实施吗啡患者自控镇痛:背景输注吗啡3mg/h,PCA吗啡1mg/10min。记录术后2、6、12和24h的VAS疼痛评分及24-h吗啡总用量;检测麻醉前、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D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D组24-h吗啡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C组(P<0.01)。结论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增加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复合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针麻组和对照组。针麻组选择穴位为双侧合谷、内关;针刺穴位后,电针刺激20~30 min后再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电针刺激直到术毕。对照组为单纯静脉全身麻醉。两组麻醉过程中调节麻醉药用量,维持患者术中麻醉深度脑电双频指数( BIS)在40~60之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BIS变化;记录麻醉药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苏醒后患者警觉镇静分级评分,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有无术中知晓;评价针刺麻醉临床作用。结果针麻组丙泊酚用量(7.44±1.30)μg· kg -1· h-1,较对照组的(8.66±1.24)μg· kg-1· h-1减少(t=3.720,P=0.001);瑞芬太尼用量(10.59±2.58)μg· kg-1· h-1,也少于对照组的(11.93±2.27)μg· kg-1· h-1( t=2.168,P=0.034)。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血压在手术中、苏醒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增高(均P<0.05),针麻组较平稳。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心率较针麻组快。针麻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9.05±2.36)min和(11.61±2.40)min,短于对照组的(12.50±3.20)min和(15.90±3.37)min(均P<0.05)。苏醒后疼痛评分针麻组低于对照组,针麻组警觉镇静评分较高,躁动、寒战发生较少。结论针刺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患者警觉镇静评分高,清醒程度较高,疼痛减轻,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吴凡  梁涛  韦玄  解雅英 《中国医药》2014,(3):354-35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硬模外麻醉对老年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70岁以上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诱导剂量0.8 μg/(kg·min)泵注10 min,按维持剂量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Ⅰ组0.4 μg/(kg·h)、Ⅱ组0.6 μg/(kg·h)、Ⅲ组0.8 μg/(kg·h),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T0)、用药后10 min(T1)、用药后20 min(T2)、停药即刻(T3)、停药后10 min(T4)以及手术完毕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比较术前1 d、术后即刻、术后24 h 3组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3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 d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评分(MMSE).结果 3组患者在T0时血压、心率、BIS值,镇静评分(Ramms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MAP和HR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随着右美托咪定的用量的增大,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也增加,与Ⅰ、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3时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6.8) 次/min 比(70.2±2.5)、(69.7±2.4) 次/min](P〈0.05).Ⅱ、Ⅲ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60~75之间,可以满足术中的镇静要求.Ⅲ组患者术中BIS值下降,Ⅰ组共有8例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40.0%,Ⅱ组有2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10.0%,Ⅲ组共有5例出现POCD,发生率25.0%.Ⅰ组与Ⅱ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与I组相比,术后即刻、术后24 hⅡ、Ⅲ组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IL-6(3.6±0.4)、(3.6±0.4)ng/L比(5.7±0.4)ng/L,TNF-α(6.2±0.4)、(6.1±0.5)ng/L比(7.1±0.4)ng/L;术后24 h IL-6(3.4±0.4)、(3.4±0.4)ng/L比(6.8±0.4)ng/L,TNF-α(6.±0.5)、(6.1±0.5)ng/L比(7.1±0.4)ng/L](P〈0.05).结论 老年患者以0.8 μg/kg的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以0.6 μg/(kg·h)右美托咪定泵注复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可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