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在31~62岁,脑水肿型4例,脑出血型4例,脑干脑炎型3例,小脑炎型4例。脑水肿型:患者多在入院前一周发现头痛伴有蛋白尿,查出血热抗体阳性,入院治疗后,发烧头痛加剧,伴恶心、呕吐、颈部强直,克氏征(+)、布氏征(+),查头颅CT,脑室变小脑沟变窄,CT影像密度增高,考虑流行性出血热,脑水肿。加用脱水药物及激素类药物治疗二周后,头痛症状缓解,复查头颅CT脑室较前片增大,脑沟增宽,影像密度正常。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早期均有发烧、头痛、恶心、呕吐,入院给以降颅压、降血压,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仍发烧、头痛,颅压高征逐渐加重,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影像,而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又因发烧后查出血热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2.
脑叶出血在临床上很难与其他脑出血鉴别。自从CT应用临床以来,脑叶出血已频有报道,并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临床资料例1,男性,47岁,因突然头痛、恶心,呕吐一日来院诊治。平素健康,入院时查体:BP:110/80mmHg,嗜睡,懒言,淡漠,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歪,项强三横指,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克氏征阳性,双侧夏道克阳性。初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20小时做头部CT示:右侧颞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出血量约60ml左右,已破入蛛网膜下腔。例2,男性,26岁,因头痛三天,加重一天,伴恶心,呕吐来院诊治。平素健康。入院时查体:  相似文献   

3.
脊髓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本病罕见,不足全部SAH的病例的1%[1]。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女,32岁,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有颈胸腰部疼痛。头痛为前额及后枕部跳痛。疼痛为阵发性,恶心但是未吐。入院前1d头疼持续不缓解并伴有颈部强直感,遂来我院急诊入院。行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穿检查可见血性脑脊液,血液不凝,三杯法无差异。遂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CTA检查,未见颅内动脉瘤。给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我们早期应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将对该治疗方法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并行头部CT检查确诊,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岁。入院时全部都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清醒22例,意识模糊6例,浅昏迷2例,颈强直28例。1·2治疗方法在采用常规的绝对卧床休息4~6周、止血、降颅压、控制血压及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常规腰椎穿刺,测量脑涉液压力,当压力>3kPa(22mmHg)时,立即静滴20%甘露…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首发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发症状。方法 回顾分析45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 41例患者急性起病,4例亚急性起病,有明确诱因25例,出现头痛24例,呕吐20例,意识障碍30例,颈抵抗29例,克氏征阳性15例,头颅CT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结论 对老年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不典型头痛,不论是否有脑膜刺激征,均应考虑到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及时进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颅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低颅压综合征冯学花,周世翠女,36岁。因头痛、呕吐5天于1994年11月6日入院。患者于5天前打完羽毛球后出现剧烈头痛,以后枕部为重,继之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经卧床休息.头痛稍有好转,但此后头痛一直未愈,坐立位时加重,平卧位...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不同原因致脑或脊髓部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脑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剧裂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血性脑脊液[1].再出血是其致命的并发症,我院近5年共收治的SAH患者103例中有18例并发再出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容易,少数不典型的SAH临床诊断仍很困难,我科诊治二例,报道如下。 例1男性,35岁,3天前饮酒时突然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呕吐一次。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头颅CT检查,提示可疑SAH,转来我院。血压不稳定。查体:血压170/110mmHg,心肺正常。神志清醒,颅神经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颈部抵抗不明显,克氏征可疑。腰穿;未测压力(压力高),淡粉红色CSF。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34岁 ,汽车司机。因头昏 ,头痛 2 0小时 ,加重伴颈项强直 6小时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2 0小时在开车途中突然出现头昏头晕 ,半小时后出现头痛。 6小时前头痛加重 ,有恶心呕吐和颈项强直。急查头颅 CT提示 :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 :T 36℃ ,P 72次 /分 ,R 2 2次 /分 ,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和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头颅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阴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头痛43例,恶心呕吐36例,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瘫痪)3例,癫痫发作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9例。头颅CT显示为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5例,其余8例通过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确诊。35例患者中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者21例。其余14例为非PNSH。所有患者于发病后2~7d内行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发病14-21d后全部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或CTA,41例仍为阴性;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例发现脊髓血管畸形,且均为非PNSH患者。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对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符合PNSH的患者,应避免重复造影。但对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可能的非PNSH患者,应积极复查DSA或高质量的CTA或MRA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血肿(附4例临床病理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非外伤性硬膜下血肿(SDH)国外报告较多,国内仅见1例报告。现将我们所见的经尸检证实的4例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14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小时后意识障碍入院。Bp20/13kPa,双瞳孔散大,光反射(-),双Babinski氏征(+),颈强(-),腰穿血性CSF,压力高,诊断为SAH,抢救2天无效,死亡。尸检:右颞叶动静脉畸形(AVM)破裂,SAH、右颞部SDH(量约120ml),双小脑扁桃体疝。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我科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以SAH为首发症状的左迷走锁骨下动脉多发动静脉瘘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2h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SAH伴脑室出血;20 h后患者逐渐清醒,头颈部CT血管造影示左锁骨下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突发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于2011年6月15日收入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查体:意识模糊,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d=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行头颅CT检查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Ⅲ级.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  相似文献   

14.
貌似颅高压的低颅压综合征(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很多疾病可引起剧烈头痛、呕吐 ,易考虑为颅高压所致 ,而予 2 0 %甘露醇持续脱水降颅压治疗。但当头痛症状经上述处理一段时间后得不到缓解时应警惕低颅压的发生。本人临床工作中遇到 3例顽固性头痛呕吐误诊为颅高压的低颅压综合征 ,并综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病例资料 :例 1 ,女 ,57岁。头痛伴呕吐、右眼睁不开一月。曾在当地医院头部 CT正常 ,腰穿显示“脑脊液为均匀血性”,压力 >2 0 0 mm H2 O(左侧卧位 ) ,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外院给予“休息、止血、脱水、护脑”等处理 ,治疗效果欠佳出院 ,住入本院时头痛剧烈 ,伴有恶心呕…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性,37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清楚,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急诊行CT检查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桥前池环池为重(Fisher分级Ⅲ级)。遂行DSA检查,发现右小脑前下动脉(AICA)远端动脉瘤。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发病36h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右枕下乳突后入路。显露右侧小脑桥脑角,清除凝血块,见AICA与面听神经伴行进入内听道,且有一动脉从内听道内穿出主要供应小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小脑幕DAVF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6.2岁;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2例,慢性起病3例;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震、共济失调等;头颅CT联合MRI检查可提示颅内出血性病变、非出血性病变、血管流空或异常血管影;DSA检查可清楚显示小脑幕DAVF瘘口、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小脑幕DAVF临床表现多变,一些MRI特征性改变可提供小脑幕DAVF诊断线索,但确诊依赖DSA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5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走路不稳2月余,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小便失禁15 d,来我院就诊,CT平扫示:左侧小脑幕缘高密度影,梗阻性脑积水(图1)。疑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于2015年3月入院,查体:神志清,五官端正,无脑膜刺激征。行CTA、DSA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追诉既往史,2年前曾因"头痛1个月"在外院住院。行CT检查报告:SAH(图2)。行CTA、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小脑卒中2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脑卒中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近4年来我院25例小脑出血及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幕上病变3例,高血压脑病2例,慢性酒精中毒、Menier‘s病、后颅凹肿瘤及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结论 误诊原因多系对小脑卒中认识不足,查体不全面仔细及CT检查对部分患者的局限性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将我科1989年~1991年60岁以上老干部,经CT扫描证实的脑血管疾病与临床初诊不符合的40例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CT证实为出血性脑血管病6例: (1)初诊脑血栓,CT诊断血脑出血3例,3例发病时没有显明的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偏侧体征轻,3例均有高血压病史,但发病时血压升高不明显,(2)初诊脑出血,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血液破入脑室和大脑外侧裂。该例突然发病,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发病时血压比病前高,检查无明显脑膜刺激征,左侧轻偏瘫;(3)初诊椎动脉供血不足,CT诊断为小脑出血1例,该例为82  相似文献   

20.
表现有双下肢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除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外,少数可有局灶体征如偏瘫等,而出现双下肢瘫者少见,我们收治3例表现有双下肢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