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资料和方法选自728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男506例,女222例。平均年龄(58±10)。按WHO诊断标准:稳定性心绞痛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4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309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165例。728例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中,722例获得成功,6例失败采用尺动脉途径。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158例患者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穿刺部位渗血、出血5例,穿刺局部血肿3例,前臂血肿3例,手部循环障碍13例,穿刺口疼痛5例,皮肤损伤3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结论:术后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的患者,应加强巡视,有针对性、有目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得到相应的处理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穿刺口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住院时间短及不影响抗凝药物连续使用等诸多优点,使患者容易接受,但该项技术需穿刺桡动脉来完成,若治疗护理不当,轻者可引起少量渗血,重者可致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护士应识别引起血肿的危险因素、血肿的临床表现,并正确掌握处理血肿的护理措施。笔者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冠心病病人接受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经皮穿刺桡动脉的途径,具有损伤小、止血迅速,病人无需制动卧床,减少了绝对卧床引起的尿潴留,腰酸背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易于被高龄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经桡动脉穿刺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在全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1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手部血管易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手部血液循环因术后未恰当处理而出现障碍甚至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护理中需做好穿刺、术后拔管的配合,对手术血运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时,在围术期实施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及监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治疗安全性提高,促进手术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治疗成为必然.该术式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经穿刺桡动脉具有并发症少、无需卧床制动、大大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等优点,已被患者广泛接受.我院2008年1-6月对265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诊断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8 h后放气减压4 mL,至次日晨解除压迫;实验组术后每2 h放气1次,术后2 h时放气1 mL,4 h时放气2 mL,6 h时放气4 mL,8 h时解除压迫。结果解除压迫后2组患者穿刺部位均无出血。常规组有80例患者解除压迫后有手部肿胀,实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手部肿胀。结论使用充气式止血带术后早期及时放气减压,可有效减轻或避免术肢手部肿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压监测的途径。方法将桡动脉测压应用到肝移植术后,观察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肝移植术后桡动脉测压较为简单、准确。结论肝移植术后桡动脉测压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同时正确的护理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穿刺点渗血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346例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并发穿刺点渗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PCI术后穿刺点渗血。结论:详细的术前宣教,加强术后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穿刺点渗血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接受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183例,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措施。结果:183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并发症23例,尿潴留12例,迷走反射13例,造影剂副反应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总共55例,经及时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做好预防性护理及针对性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是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熟练地掌握采血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更能为抢救患儿争取宝贵的时间。由于桡动脉位置表浅,操作方便,也不必脱衣,相对于颈静脉、股静脉采血,家长乐于接受[1]。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4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5月46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428例,其中有11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3.04%。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自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推广,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尽管介入性心导管术本身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穿刺股静脉、股动脉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其中局部血肿4.4%。  相似文献   

14.
刘庆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15-115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联合蜜制金黄膏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患者74例,随机分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外敷蜜制金黄膏治疗,观察组予超声脉冲电导联合蜜制金黄膏治疗。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术肢肿胀度、瘀血面积、VAS疼痛评分、血肿缓解疗效、住院天数和住院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术肢肿胀度、瘀血面积和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血肿消退程度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天数、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脉冲电导联合蜜制金黄膏能有效加快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的消退,减轻疼痛感,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孟玫  苗鹏飞  刘世芳 《中医药研究》2009,(11):1370-137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传统方法是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径路,但是此法需要患者24h卧床且采取被迫体位,易出现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特别是髂动脉严重狭窄或畸形患者不能通过股动脉途径行PCI,故近年来经桡动脉介入(TRI)途径进行PCI已成为一种趋势,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17.
介入诊断与治疗因其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己广泛被肿瘤患者所接受,但该技术需穿刺股动脉来完成,加之术中应用肝素稀释液,若治疗护理不当,可引起股动脉穿刺点出血、血肿。因此,正确掌握穿刺点局部止血方法,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现将我科2004年1月~12月78例,经皮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后血管穿刺点止血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刺法及穿透法两种方法在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中的成功率。方法:对两组304例患者的穿刺部位、进针角度等进行比较。结果:直刺法及穿透法在桡动脉穿刺中均有较高的一次成功率。结论:对于熟练的介入医师而言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差异,均可以作为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冠脉介入治疗将冠心病的治疗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已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但目前即使最先进的药物涂层支架或血管内放射疗法,也不能完全解决术后再狭窄和术后心绞痛复发等问题。笔者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心绞痛38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经桡动脉穿刺对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急性中毒等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穿刺治疗成功率95.57%。结论选择合适的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治疗中治疗后密切观察,妥善处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严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