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心理社会因素在脑血管病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脑血管病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故综合医院对患者的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日益重视,也是非精神科医生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患者合并焦虑、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心理社会因素在脑血管病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脑血管病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故综合医院对患者的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日益重视,也是非精神科医生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身心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并发症的危害也越来越为医生和患者所认识。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并发症常常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忽略,如T2DM患者伴发的抑郁等心理精神疾病。但实际上,这一问题在T2DM患者中却并不少见,研究发现,T2DM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倍[1],并且有研究称,在新诊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护士和不同疾病的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态度。方法运用优质护理评价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生、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比较优质护理观点涉及的6个主题,医生、护士和不同疾病的住院患者在对患者态度好,对患者的关怀,及时提供患者所需的护理3个主题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医生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3个主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与护士在对患者态度好、对患者的关怀两个主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不同疾病的患者在及时提供患者所需的护理主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之间各主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和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观点不尽相同,患者对优质护理要求在满足专业需求的前提下更人性化,护理管理者可将结果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对照,制定符合精神科患者期望的标准,以更好地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通常缓慢而不易察觉,往往被疏忽或误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过筛项目或不同的组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定医疗需求,已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参考美国临床生化学会关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监测的实验室医学  相似文献   

6.
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是临床医生较棘手的问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不佳,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噬是目前生物学界研究较热门的一种细胞自我清理有害物质,完成生理代谢的过程,但是自噬不足或者过度都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进一步研究中医药调控神经细胞的自噬效应机制,对中医药治疗运动障碍疾病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自噬调控机制研究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循证医学 (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在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兴起 ,已成为被关注的研究热点。其确切含义是指临床医生以详实的科学证明为最佳的临床研究依据 ,负责而谨慎、确切地对每个患者做出医疗决策〔1〕。EBM要求医生把个人临床经验与最新临床试验研究成果相结合 ,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2〕,即在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基础上 ,也注重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目的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包括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与预防 ;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疾病的正确、合理的治疗与应用其它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病人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研究表明,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30%~40%为各类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常就诊于内科、消化科及神经科等,由于综合医院的医生对精神障碍疾病相对陌生,导致这类患者常被漏诊、误诊,从而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造成国家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正急诊抢救室的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需要急诊医生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和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1]。可预见性干预是指急诊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相关主诉或代述,结合自身知识经验和患者病情变化,有效预见患者的疾病种类和病情进展状况,在最短时间内运用专业知识和娴熟技术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2-3],进而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4]。本研究探讨了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实施联合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 患者所在科室遇有其他科室护理问题时,向护理部提出申请,邀请所涉病种科室护士长或中、高级职称护士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结果 提高了精神科护士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护理质量(P<0.01),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护理满意度(P<0.01).结论 联合护理查房可提高精神科护士对精神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