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室外采血献血反应与外界气温关系,探求解决的具体办法,保护献血者的安全。方法记录外界气温≤30℃和>30℃的不同条件下东莞市区室外采血点及血站采血点的献血反应,统计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其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外界气温>30℃时,室外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站内献血(P<0.01);对于室外献血,外界气温>30℃时,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界气温≤30℃时(P<0.01)。结论当外界气温>30℃时,大量汗液蒸发散热,造成机体体液丢失;血液黏滞度高,献血时间延长;室外采血献血后难以充分休息,造成献血反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对夏季室外无偿献血工作应采取积极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时有发生,这对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心理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空腹、晕针及晕血史,献血室环境、采血时间长短等有关。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基本上避免了以上影响因素,降低了献血反应的同时,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当外界气温〉30℃时,流动采血车内献血反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祝菁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859-860
目的:探讨街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无偿献血3 920人次,对献血献血反应进行归纳.结果:出现轻、中、重度献血反应41人次,回访反应良好.结论:街头献血献血反应跟心理、体质、穿刺、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4.
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 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 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街头献血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街头献血发生的4例连锁性献血反应进行回顾与原因剖析。方法对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4例献血者立即停止采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4位献血者均恢复正常,电话回访自述无任何不适。结论精神因素是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或减少其发生,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创造温馨的献血环境;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做好献血前、中、后对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的安全,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2009年1-4月街头献血反应者362例,对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362例献血反应者中,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轻度反应327例(90.3%),中度反应29例(8.0%),重度反应6例(1.7%);诱发因素中,精神因素(紧张、恐惧等)264例(72.9%),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空腹献血等因素84例(23.2%),环境因素8例(2.2%),其他6例(1.7%)。结论:出现献血反应者多为精神因素所致,紧张、睡眠不足、疲劳、空腹献血易引起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7.
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 ,无偿献血制度正在我国实行 ,它不仅是爱心的体现 ,也是人道主义的奉献。现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越来越多 ,我们采取了街头采血车上采血的方式。从 2 0 0 0年 4至 9月 ,共采血 1398人次 ,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2 4人次 ,占献血人次的 1.71%。经对症处理及必要的护理 ,反应者均在数分钟内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街头无偿献血有不良反应者 2 4例 ,年龄 18~ 5 5岁1 .2 采血方式  采血车上坐式采血 ,一次性塑料采血器 ,每个献血者献血2 0 0ml左右。1.3 献血不良反应  根据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8.
赵金光 《甘肃医药》2010,29(2):218-219
目的:了解不同献血人群与献血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从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分析不同献血人群与发生献血反应的关系,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献血反应的发生及反应的程度与献血人群有关。结论:保障献血者安全献血,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基础上,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因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市2010年街头无偿献血时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9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献血反应者绝大多数原因为恐惧心理造成.采取献血前后的心理护理,可使献血反映明显减少.出现献血反应后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使反映者在较短时间内症状缓解、消失,恢复正常状态.结论 开展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因恐惧心理造成的献血反应;出现献血反应后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对症处理,能够快速使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柝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301例亲友互助献血者、809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亲友互助献血组5项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偿献血是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时期季节性血荒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向无偿献血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良性发展。方法:在街头固定流动采血车内,进行献血过程中向无偿献血开展面对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以开展健康教育前、后一年的各项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无偿献血人次增长了162.6%,二次以上无偿献血比例提高了16.68%,一次献血400毫升比例提高了19.28%,血液检验合格率提高了8.05%,献血反应发生率下降了0.53%。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促进无偿献血开展,提高血液质量,降低献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偿献血已成为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因此,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并加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本站自 1998年开展街头无偿献血活动以来 ,街头献血人数日益增多 ,从开始每天 10余人次达到最高峰每天近 30 0人次 ,而且有 70 %以上是反复定期多次献血。问其献血的动机 ,很多献血者认为定期(间隔六个月 )献血 2 0 0或 4 0 0mL ,自身无任何不适感 ,不仅救助了他人 ,同时减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成时尚。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会出现一些献血反应,而影响献血的顺利进行。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既能促进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心理学知识在献血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方式的血液筛查结果及影响献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在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互助献血者1907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18731例进行登记,并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互助献血中,18~30岁年龄段、本科以上学历及公务员占比例最高,汉族高于维吾尔族,无偿献血与互助献血结果基本一致;互助献血不合格数明显高于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献血是无偿献血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一种特殊献血模式,但互助献血多为有目的性的被动献血,故应该把握好互助献血方向使其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街头采血已成为血液采集的主要方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影响了一些献血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扩大献血队伍,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心理疏导对减少献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疏导对减少献血反应的影响贺英赵风华陈平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随着公民无偿献血的开展和普及,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越来越多。因无偿献血多是首次献血,在采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献血反应,以致出现静脉塌陷,血流不畅或停流,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等。这既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已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无偿献血新理念“科学献血有益健康”的广泛宣传,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可喜进步.然而,在献血过程中绝大多数献血者没有任何献血反应.但因个体差异,有少数献血者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胸闷等.还有极少数个别献血者献血前(还没献血)就出现晕血反应.这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医学上称此为以血溶量突然降低及植物神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观察,根据献血反应发生的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结果:在所观察的7121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有32例,15例完成了献血。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及有效处置献血反应,对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愿无任何报酬地献出少量的血液,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使血容量下降.大脑广泛供血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为减少献血反应.促进无偿献血开展。笔者自1997年~2000年观察了23560名献血员中224人献血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