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对照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抢救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抢救所需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了13 min.抢救成功率提高了25.0%.结论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优化了抢救程序,从而使抢救措施更加规范化,医护间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救治时间,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病人护理查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斐 《护理学报》2009,16(2):30-32
解决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急救护理问题,开展专题护理查房.总结了2006年1月-2007年12月22次护理查房,查房内容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抢救技术操作、心肺脑复苏术和护理等内容,考评小组对查房效果进行考评,成绩逐渐上升.通过专题护理查房.急诊科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成功率由2004-2005年的18%升至2006-2007年的27%.笔者认为: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专题护理查房提高了急危重症的护理质量,促使护士对专科知识的学习,完善了专题护理查房的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工作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瀛  ) 《全科护理》2009,7(29):2659-2660
[目的]提高心跳呼吸骤停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对68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现场救治,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瞬时评估、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快速人工循环、安全转运等。[结果]9例病人安全转回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心跳呼吸骤停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对68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现场救治,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瞬时评估、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快速人工循环、安全转运等.[结果]9例病人安全转回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专业急救小组成立前2012-01-2013-12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及我院急救小组成立后2014-06-2016-06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各项操作开始与所需时间、循环自主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颤开始时间、气道开放时间与复苏需要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较早。结论:院内急救小队的成立提高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虞立  房君  王春英  陈瑜  詹晔斐 《护理学报》2016,23(13):22-25
目的:提高ICU之外的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心肺骤停患者的抢救通过建立与运行急救医疗小组作为干预组,包括建立急救医疗小组、设置急救流程和对急救医疗小组人员进行相应资质培训等措施,与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数中7d内患者转归情况、家属对抢救工作和能力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建立急救医疗小组运行后1年内,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和抢救后的家属满意度较实施常规抢救流程的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急救医疗小组有助于提高ICU之外的心肺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241例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241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41例心跳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10例,最终复苏成功(心肺脑均复苏)仅4例,复苏率分别为4.62%、1.82%。1990至1998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1.38%,最终复苏成功率0。1999至2002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8.24%,最终复苏成功率4.12%。自1998年我科开展院外急救以来,尚无一例院外心跳骤停者复苏成功。结论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正确与否、对室颤患者能否早期除颤及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链式流程在心肺复苏(CPR)急救中的时效性,提高CPR救治成功率。方法将12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抢救流程救治。结果两组5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和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应用链式流程将各项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急救流程,缩短急救时间,可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救护士紧急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9月接诊的70例呼吸心跳骤停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救医护人员紧急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的院内复苏成功率。结果:急救护士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与麻醉医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复苏成功率高于麻醉医师组(P〈0.05)。结论:急救护士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院前急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抢救质量、抢救时效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改造,并以2008年居于急救前30位的常见急危重症和居于大型突发事件前6位的事件为急救对象,实施改造后的急救护理流程,回顾并评估2007年急救护理流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对比分析流程改造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和内外科危重病例抢救时间。结果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专家组、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急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人性化,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并不断对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院前急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抢救质量、抢救时效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改造,并以2008年居于急救前30位的常见急危重症和居于大型突发事件前6位的事件为急救对象,实施改造后的急救护理流程,回顾并评估2007年急救护理流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对比分析流程改造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结果 和内外科危重病例抢救时间.结果 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专家组、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急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人性化,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并不断对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抢救室、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2007-01-2010-09心肺复苏患者150例,将150例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组)、复苏成功组(B组)和存活出院组(C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存活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骤停时间、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存活时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均合并多种疾病,而以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首位.结论 年龄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合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搏骤停高危因素,骤停时间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脑复苏成功是存活出院的最重要因素,APACHEⅡ评分能评估心肺复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Sigma护理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268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伤急救模式;将292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运用6Sigma护理管理模式,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传统的创伤急救流程和步骤进行分析,改进护理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有效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有效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6 Sigma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雷巧玲  王景杰  郎红娟  张茹  刘莎  张琳  崔丽 《护理研究》2014,(12):4395-4397
[目的]优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抢救配合质量与效率。[方法]成立流程再造小组,借鉴循证医学理论,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再造并应用于抢救护理中,比较再造前后病人呼吸道误吸的发生率、成功建立有效输液通道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 mmHg 的时间及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后较再造前病人呼吸道误吸的发生率降低(P〈0.05),成功建立有效输液通道时间和收缩压回升至90 mmHg 的时间明显缩短(P 均〈0.01),医生对护理抢救配合的满意率提高(P〈0.05)。[结论]流程再造使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护理程序化、职责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护理抢救质量与效率,提升了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Not all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a presumed or threatened cardiac arrest, for whom the rescue team is alerted, eventually suffer a cardiac arrest. This article aim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false cardiac arrests". METHODS: All patients hospitalised at 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whom the rescue team was alerted between 1 November 1994 and 15 October 2002 were included. RESULTS: In all, there were 1538 calls for the rescue team, of which 70% were caused by cardiac arrest, 9% by respiratory arrest and 21% by "other causes". Survival to discharge was 36% among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64% among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arrest and 77% among patients with "other reasons for calling" (p<0.0001 for trend). Among survivors, a 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 (CPC) score of 1 at hospital discharge was found in 83% of those with a cardiac arrest, 59% with respiratory arrest and 82% with other reasons for calling (NS for trend). CONCLUSION: Among patients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whom the rescue team was alerted, about one-third have a "false cardiac arrest". These patients had a survival rate which was about twice that of patients with a "true cardiac arrest". However, among survivors, cerebral function at discharge was similar, regardless of "false" or "true" cardiac arrest.  相似文献   

17.
急诊抢救评估表在危急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估表在危急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急诊抢救评估表对危急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评估,评估贯穿于整个抢救过程。结果抢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抢救技术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急诊抢救评估表的应用提高了急诊抢救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12月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后的1494次院前急救案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1~6月常规急救流程院前急救1308次案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院前干预次数、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往返时间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测量心率及血压、心电图检查、快速血糖检测、监测呼吸频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吸氧、GCS 评分、夹板固定等的抢救干预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院前急救收集既往病史、外伤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4.85%、家属满意度95.85%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92.74%、89.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抢救患者往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0.47%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5%( P <0.05)。【结论】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应予以坚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2018年9月急救中心收治的304例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人口学信息、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ion,CPR)情况[包括是否有目击者、目击者是否实施CPR、胸部按压分数(ches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的抢救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1年4月9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结果:93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21例,复苏有效率22.58%。经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7例,成功率7.53%,结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以及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