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川芎嗪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理。方法:取健康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A组(假性手术对照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药物治疗组)3组。采用活体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组,不同时期再灌注后应用川芎嗪(8mg/kg),动物血压,肠含水量,肠EvansBlue含量,血液中总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变化。结果:川芎嗪可显著降低家兔肠含水量,改善肠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结论:川芎嗪可增强细胞抗自由基能力和钙拮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其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肠缺血/再灌注时会引发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而氧自由基在肠道中可引起肠道细胞的脂质过氧化、DNA损伤、蛋白质变性、钙超载、信号转导异常、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变化。氧自由基清除剂可缓解氧自由基对肠的损伤。通过对氧自由基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的了解,医师能够更充分地对肠缺血疾病进行系统性的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开胸结扎冠脉左前降支以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测定了左室内压、梗死面积、MPO活性等指标以了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心肌损伤的关系以及预缺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明显的心脏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浸润、自由基损伤和心肌梗死,而预缺血明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损伤,提示在大鼠心脏,预缺血有可能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自由基损伤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中和肠组织中的NO、肠组织中MPO活性及外周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异丙酚治疗组(Ⅲ组)肠组织和血清中NO明显降低(P<0.01),肠组织中的MPO显著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组(Ⅱ组)、Ⅲ组外周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Ⅰ组)(P<0.01),但Ⅲ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增高于Ⅱ组(P<0.01)。结论异丙酚可显著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后NO和MPO水平,增加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特征的关系,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参附处理组。处理组:大鼠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1h,再灌注1、24、72h,观察大鼠在各个相应时间点的病理学改变,测定细胞凋亡指数与有丝分裂活性。结果肠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和再灌注1h肠黏膜损伤严重,上皮细胞凋亡增加,有丝分裂活性降低,再灌注24h这些变化最明显;参附处理组的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P﹤0.05)。再灌注72h两组肠黏膜变化接近正常。结论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能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过程中肠黏膜的病理损伤,促进上皮细胞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肠系膜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病理模型,研究大鼠肠缺血45 min再灌注后肠粘膜谷光甘肽(GSH)、氧化代谢产物 (MDA)抗氧化酶及肝肾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肠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8 h,GSH明显减少;MDA 水平明显升高。肠粘膜CAT、SOD和GSH-PX活性未见明显改变。血清ALT和BUN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可致肠粘膜严重氧化性损伤,并引起远隔器官(肝肾)功能受损,其损伤程度与再灌注时间呈现动态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褪黑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溶媒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10mg/kg)组15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 运用褪黑素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组织中MDA水平的增加,同时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OD、CAT的活力升高。组织学显示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褪黑素治疗产生的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褪黑素通过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针穴位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回肠内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改良Ellman法测定AChE,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持续7d和14d,波频率2—20Hz,强度2.0A。结果 实验后第7d,大鼠回肠内的AChE活性在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干假手术组,电针组的活性则基本恢复;第14d,缺血-再灌注及电针组的AChE活性恢复。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肠损伤可能与肠内AChE活性有关,电针能提高大鼠回肠内的AChE活性,从而可能对抗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注组、轻度缺血再灌注组、壳寡糖对轻度及重度缺血再灌注干预组。再灌注后用Ch iu氏评分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与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形态学损伤明显,血清中反应肠损伤的DAO以及肠组织匀浆中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明显下降,运用壳寡糖预处理的轻度及重度I/R组以上变化均较相同I/R时间模型组减轻。结论壳寡糖对大鼠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以及增强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器官或组织经历缺血再灌注后,不能使其功能恢复,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如何能有效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已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及其保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有助于临床实践. 1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1 自由基的作用 IR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形成增多,XO可催化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同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当氧自由基超过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时,可使细胞结构及功能发生障碍[1].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主要包括:①对膜磷脂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后损伤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活性氧的产生与消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而在某些病理生理状态下,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物超出其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时,便会产生氧化应激。活性氧基团引起的氧化损伤在许多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一些动物、细胞实验及临床试验对细胞氧化损伤的方法展开了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方法予以综述,以期为检测细胞氧化受损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α硫辛酸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梅 《医学综述》2007,13(24):1984-1985
2型糖尿病时,活性氧簇产生增加,自由基的产生促使凋亡因子释放,导致β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同时线粒体活性氧簇的产生增加会使作用于靶组织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受阻,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α-硫辛酸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阻断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力  邵俊伟  蔡逊 《重庆医学》2008,37(16):1787-1788
目的 探讨胆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三七总皂甙在大鼠胆管细胞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分4组观察在不同条件下胆管细胞及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及三七总皂甙对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胆管细胞损伤更重,氧自由基生成更多,三七总皂甙预处理保护组胆管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胆管细胞的损伤较肝细胞更重,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可减轻该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抑制氧自由基生成.  相似文献   

14.
白玉婷 《医学综述》2012,18(2):192-194
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产生大量活性氧簇,活性氧簇可通过氧化作用引起细胞死亡和组织损害。近年来,氧化应激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烦颤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抗氧化的作用。方法利用光照核黄素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研究卟啉-荧光素对.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张瑞云 《医学综述》2013,19(6):961-964
高分压氧产生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是导致氧毒性的最主要损伤机制,这限制了氧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线粒体是氧代谢的主要场所,这使其成为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引起损伤的主要部位,而线粒体的严重损伤会导致细胞死亡。近年研究证实氢气能够选择性地清除毒性作用极强的自由基,对高分压氧毒性所致的线粒体损伤有保护作用,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该文重点阐述高分压氧毒性所致的线粒体损伤及氢气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预防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低温保存期间山莨菪碱对移植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动态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流期间的氧自由基变化。结果:用山莨菪碱可减少再灌流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下降。结论:在再灌流前应用山莨菪碱能减少再灌流对移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对肝脏的影响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上,观察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丙氮酸转氮酶(ALT)的变化,以及两者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中MDA和血清ALT均显著增高,且两者呈正相关;丹参能显著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及血清中的ALT。结果表明,氧自由基参与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旋四氛巴马汀(TH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在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上,THP30,60mg/kg,iv及60,120mg/kgiv,可显著提高下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上,THP30,60mg/kg,iv可明显缩小梗死灶面积,并显著抑制脑缺血组织中LDH和SOD活性降低,减少MDA过量生成。结论:THP对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