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志异常是热病过程中常见严重症状之一,多见温病极期阶段,此症来势急、变化快、病情重,往往是病情恶化的征象。临床以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或妄为如狂,甚至意识完全丧失为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有神昏谵语、神志昏蒙、昏愦不语、神志如狂、烦躁、神情呆顿6种。其中以神...  相似文献   

2.
神志异常是温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之一,以神志不清、语天伦次,或妄为如狂,甚至意识完全丧失为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有神昏谵语(昏沉)、神志昏蒙、昏恨不语、神志如狂四种。其中以昏沉为神志异常的基本表现。温邪侵扰心神是温病神志异常的基本病机,但由于温邪性质不同,侵扰途径有别,病机有异,临床辨证应注意鉴别。对于湿病神志异常的辨证分类,《湿病学》(孟赵江主编)是以上述四种主要表现来辨别,笔者认为,似欠妥当。因为“昏沉”是神志异常的基本表现,无论“神志昏获”还是“神志如狂”,都包含“昏沉”在内,…  相似文献   

3.
曾庆利 《新中医》1999,31(4):60-61
外感热病导致神志昏迷多见于热病极期,此症来势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病情恶化指征,是中医温病学常见危急重症。其神志昏迷表现为:神昏谵语(昏谵)、神志昏蒙、昏愦不语、神志如狂、烦躁、神情呆钝等。现将中医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温邪侵犯人体,侵扰心神...  相似文献   

4.
安神十五法     
中医文献有关安神法的论述,散见于各家方书,少有专题讨论。临证遇失眠健忘、烦躁惊悸甚至詀妄发狂等神志不安证候常须采用安神大法。神志不安证候可分虚实,并随涉及之脏腑阴阳气血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安神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证候,也可以二种或三种安神法并用,可起到相辅相成作用。今复习文献,结合实践,将安神法的变化应用分析归枘如下: 一、清热安神法此法适用于热病汗下后,虚烦不眠,或温病高热,烦躁不安,谵语甚至昏狂等  相似文献   

5.
温病昏谵 ,为临床危重之候 ,即指神昏与谵语而言。因二症常伴随出现 ,故温病学中多昏谵并称 ,其基本特征是神志障碍 ,语无伦次 ,意识丧失。昏谵与昏愦亦有轻重之别 ,昏愦是指重度昏迷 ,昏睡不语之谓 ,故曰轻则昏谵 ,重则昏愦 ,但二者都是温病发展过程中 ,一个严重的神志症状。虽然引起昏谵的最终机理多为清窍阻蔽 ,但神明失常的病因病机是多种多样的 ,治法选方亦不尽相同。因此 ,临床若处理不当 ,则后患莫测。为了便于临证 ,本文试就其病机归纳浅析如次 ,以便鉴别和掌握。1 邪热内陷 ,逆传心包由温热病 ,肺卫之邪不解 ,内陷心包 ,壅闭清窍…  相似文献   

6.
试谈<伤寒论>谵语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谵语是急性热病中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 1 谵语病因病理 谵语之因,皆各有异,分而论之:有被火劫谵语者,有误汗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下血谵语者,有燥屎在胃谵语者,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过经谵语者,有邪伏少阳谵语者,有肝木乘脾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  相似文献   

7.
一、名词定义解释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是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的一类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3.夜热早凉:指至夜发热,天明则不热,多伴见热退无汗。系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的证候。 4.神志如狂:其表现为昏谵躁扰,妄为如狂,多为下焦蓄血,淤热扰心所致,并见少腹硬满疼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等。 5.解表法;是用于驱除表邪,解除表证,具有疏泄腠理,逐邪外出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适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表证。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感热病中的神志异常与西医感染病中的意识障碍一致 ,其余的相应的概念是 :神昏与昏迷 ,神志昏蒙与意识模糊 (朦胧状态 ) ,昏愦不语与深昏迷 ,谵妄谵语一致 ;动风与肌肉不自主运动一致 ,实风内动与惊厥一致 ,虚风内动与水、电介质紊乱、神经调节动能失常有关。发热、神昏谵语、痉厥这一组合与发热、昏迷谵妄 ,惊厥的组合相一致 ,其相对对应的证态是 :热陷心包与脑膜炎典型期 ,营血热炽 ,与脑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状态 ,神志昏蒙与轻型 ,非典型脑炎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11.昏谵的含义是什么?温病过程中引起昏谵的原因有哪几种?如何辨证施治? 答:昏谵是神昏谵语的简称。即是神志异常。临床中神志异常的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语无伦次,重则意识丧失。温病过程中出现昏谵一症,是病情严重的一种表现,其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因邪热内馅心包、热入营分、热入血分、湿热郁蒸不解、胃肠实热、血蓄下焦等六种原因,侵扰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因心主神明,又主言语之故也。由于引起昏谵的原因及病机各不相同,故其各自  相似文献   

10.
石膏为治疗急性热病的有效药物。仲景《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清阳明大热;竹叶石膏汤治热病后余热未清、津伤少气,均以石膏为主。《名医别录》谓:“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解肌发汗”。但石膏须用生者,更须大剂量方效。江涵暾《笔花医镜》及《吴鞠通医案》中皆重用石膏以除大热;余师愚治瘟疫的清瘟败毒饮方中用石膏至八两,治大热烦躁、渴饮干呕、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发斑吐衄等症;《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尤善用生石膏治温热病,谓生石膏性凉而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余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学习前贤用石膏之经验,  相似文献   

11.
6.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瞀昔①务②茂。即目不明,眩晕甚而心中昏闷,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瘛即筋脉拘急,抽搐。这一条是指高热、神志昏闷,抽搐等症状,多属于火热的病机。张景岳认为“热邪伤神则瞀,亢阳伤血则瘛”,总由热盛所致。热盛为什么会出现神志障碍和抽搐呢?头为诸阳之会,六神之府,清清的阳气上升于头,则神清目明。如热盛上冲,热扰清阳,故神志眩瞀。矇胧不清。一般多见于实热重症。在温热病中,多由热入营血,邪传心包  相似文献   

12.
一、名词定义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实际上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 3.营分证:是指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其临床表现是: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 4.寒热往来: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往来起伏如疟状。为热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 5.神志如狂:指表现昏谵躁扰,妄为如狂,多为下焦蓄血,淤热扰心所致,并见少腹硬满疼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等。 6.祛湿法:是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及淡渗利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对神志异常的辨证论治,在《伤寒论》中以惊、狂、谵语三症为主,其论述精当,贴切临床,切实可行。本文仅就有关典型条文进行分型讨论。一、惊惊即惊恐不安,其症重于烦躁而轻于狂。心主血,“神明出焉”,心神被扰或神失所养为产生本症的主要病理机转。 (一) 心阳浮动太阳表证,应以汗解,医反“火迫劫之”,而至过汗“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115)。汗为心之液,淋漓大汗,损伤心阴,阳随阴泄,阴伤阳亡,阳气散乱,心神浮动,即可发生惊恐似狂,卧起不安等  相似文献   

14.
刘××,女21岁,河北省人。1976年7月3日初诊。患者不能自述病情,由家属陪伴就诊。见患者神志失常,谵语如狂,手舞足动,时作推人之势,并有恐惧不安之象。其家属介绍:一周前曾患外感,发热恶寒。后寒热止,则自觉胸胁胀满,心烦意乱,耳中如闻异声,眼中如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热入血室2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斌  王昕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66-1067
热入血室证,首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以妇人伤寒或中风,发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经水适来为主症,或兼见神志改变。因血室属肝经,肝与胆相表里,其症亦与少阳相类,故本证当属少阳之特殊见证。亦有寒热退而出现结胸症状,伴谵语者,亦有阳明病见下血谵语者,皆属本病。本病临床并不  相似文献   

16.
“高热”是温病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是各种温病必有的表现。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神昏”与“高热”几乎是因果关系。无论温邪在卫在气,或入营入血,只要“邪入心包”、“热陷心营”,就会出现“热多昏狂”、“神昏谵语”、“痉厥神昏”或“神昏气竭”。“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因此,“高热”是温病中邪正相争的结果,而“神昏”又是温病中的一个危急“信息”。若临床辨“症”不清,治疗不当,轻则失误病机,重则危及生命。现对温病中“高热”和“神昏”的辫“症”施治,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这类疾病虽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一旦温邪上扰心神,或内闭心包,或蒙蔽心窍,即可导致神志异常,此类证候临床上不仅不少见,且大多为危急重证,诊、辨、治稍有不当,便危殆立至,祸不旋踵,可见认识温病神志异常的种类、表现,研究其产生的病因、病理,掌握其诊断、辨证、正确使用其治法、方药,其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神志异常的分类温病神志异常的种类较多,分法不同,名称各异,但现在为大家所公认的无外乎以下几种:心烦、躁扰、懊恼、昏蒙、神昏、谵语、昏愦、狂乱、神倦。二、神志异常的表现心烦:心中烦闷不舒,坐卧不安。躁扰:心中躁动不安,心神不宁,较心烦为甚。懊恼:虚烦之甚,自觉心中烦郁无奈,反  相似文献   

18.
癫疾,是神志失常的一种病症。俗有“文疯”、“文痴”之称。在唐宋以前,对癫疾的名实称谓有含混之嫌。如《证治准绳》云“素问止言癫而不及痫,灵枢乃有痫瘈、痫厥之名,诸书有言狂者,有言癫狂者,有言风痫者……迄无定论。”此尚习之风,至汉唐及宋亦未予分辨。自元往下,才将癫狂予以区别。首避泾渭者,乃丹溪之言:“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次则有明代王肯堂,发前人之未发,将癫疾与狂、痫明确地区别开来。研究癫证的病机与治法,自《内经》以下,亦代不乏人。如《丹溪心法》云:“癫属阴…大率因痰结于心胸间,“清·林佩琴曰“癫者,多由心脾郁结,志愿不遂,更或惊恐,致神不守舍  相似文献   

19.
神乱即精神错乱或神志异常,其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神情淡漠或痴呆以及卒然昏倒等症,常见于癫病、狂病、痫病、脏躁等病人。失神即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症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急性病邪实病人。 神乱与失神都有精神症状,如语言错乱、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但二者却有着本质区别。神乱是由特殊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所决定的,多为邪气干扰心神所引起的神气变化,如痰火扰心、痰  相似文献   

20.
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最常见的表现有烦躁、谵语、神昏、语乱等.<温病条辨>中有关神志异常的条文共35条,占全书八分之一,内容涉及上焦、中焦、下焦各篇.温病中出现神志不清、谵语妄言或昏愤不语者,多系病势深重、趋入险境的征兆.吴瑭遵<内经>,宗仲景,师叶桂而汇众长,其专著<温病条辨>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神昏证治理论,创清心开窍、清营透热、除湿通窍、养阴复脉等法.皆依据温病之病因、病机、传变途径而设.但在具体运用时又有清心开窍与辛凉解表配合使用,或先用清心开窍继用淡渗利湿,或清心开窍与通腑泻热并用等灵活应用之例,并创立了许多传世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