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淋巴细胞在胸腺这一独特微环境中发育分化成幼稚CD4T淋巴细胞、幼稚CD8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等不同细胞亚群,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离开胸腺到外周淋巴组织器官,接触抗原后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进一步成熟分化为不同的功能性亚群。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为天然型和诱导型;CD8T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效应以及调节/抑制性CD8T淋巴细胞。功能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主导着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扁平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毅 《浙江医学》1999,21(4):237-237
T淋巴细胞由不同的亚群组成,在病毒性疾病的防御中起主要作用。白介素2(IL-2)是免疫应答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具有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是反映免疫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通过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水平,探讨扁平疣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补体C3、C4和B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亚群细胞。结果:47例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G、M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以及CD4/CD8下降,B因子增加(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感染治疗中应同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补体C3、C4和B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亚群细胞。结果:47例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G、M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以及CD4/CD8下降,B因子增加(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感染治疗中应同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补体C3、C4和B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亚群细胞。结果:47例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G、M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以及CD4/CD8下降,B因子增加(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感染治疗中应同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免疫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35例肺癌患者围手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肺癌患者术前RBC-C3bRR、CD3、CD4均明显降低。RBC-ICR、CD8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改变,肺肿瘤切除术后30d,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低下。手术治疗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及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成熟淋巴细胞(CD3+)﹑T辅助性及T诱导性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可显著升高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8+)百分比。结论 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免疫反应的各个方面,但是大量工作都是在现代免疫学取得新进展以前进行的。近年来,对淋巴细胞的认识深入了一步,认为淋巴细胞分为很多亚群,免疫功能的障碍往往与不同亚群的损伤有关。关于不同亚群淋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资料中,灵长类的不多。Raynolds 氏曾研究了辐射对猕猴抗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7例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的患者间存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不同性别组、不同视觉模拟评分组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联合放化疗前后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招募43例接受联合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前、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收集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CD4+/CD25+淋巴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CD28+/TCR+淋巴亚群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部分恢复鼻咽癌患者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T淋巴细胞及亚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在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其表面标记和功能不同,T淋巴细胞可分为CD3+、CD4+和CD8+亚群。CD3+是所有T淋巴细胞都具有的分化抗原,也是外周血的最好鉴定标准。CD4+是促进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分化与增殖,协调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D8+有抑制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CD4+/CD8+比值相对稳定。它们在体内进行免疫应答时相互协同,互相拮抗,以维持免疫应答的相对平衡,平衡一旦失调就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的免疫病理变化[1],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免疫紊乱有关。现将不同疾病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与T淋巴细胞各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对健康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各个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检测,并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支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各亚群紊乱,其中CD4+淋巴细胞增多,CD8+淋巴细胞减少,TNF活性增强,Th/Tc水平降低,Th1细胞数目增多,Th2数目减少,二者比值增大。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变化导致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而免疫功能的紊乱加剧了病情的恶化,所以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免疫类药物协同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放疗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百分数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计数在低-中分化,Ⅱ-Ⅲ期患者中明显下降(P<0.01),而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和治疗方式无相关性(P>0.05)。所有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并且处于免疫抑制及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较放疗前增多(P<0.05)。结论 放疗会导致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些变化可能预示着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免疫功能会不同程度地受损。淋巴细胞的改变与骨髓抑制状况有关。放疗过程中预防和纠正骨髓抑制的措施可能会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吉翔 《当代医学》2009,15(21):74-74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结果肝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肝癌未切除组相比,肝癌切除组手术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50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肝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治疗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群淋巴细胞,来源于共同淋巴样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CLP)。ILCs由多个细胞亚群构成,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本文就ILCs的表型、功能、转录调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dR和RBC-ICR明 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必。与胰腺癌未切除组相比,胰腺癌切除组碑术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免功能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30d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奇任醇的抗炎作用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奇任醇对大鼠足肿胀、脾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奇任醇对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肉芽肿的抗炎作用;通过碳粒廓清、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实验,评价奇任醇对小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奇任醇能够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增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肉芽肿增生;抑制正常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奇任醇可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与继发性足肿胀,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在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腹腔热灌注顺铂前后的动态变化,为PHC患者自体免疫力的提高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32例)晚期PHC先行流式细胞仪(FCM)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再行腹腔热灌注顺铂(50mg/m2),2周后再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测定。对照组(32例)也作相应的2次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CD4 、CD4 /CD8 、CD19 、NK 明显下降(P<0.05),CD3 、CD8 维持正常或略低下。THPP后,上述CD4 、CD4 /CD8 、CD19 、NK 上升,CD3 、CD8 变化不大。表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THPP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孕期、哺乳期暴露十溴联苯醚对子代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针对环境污染中十溴联苯醚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经口胃灌十溴联苯醚对子代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母代孕期前后及哺乳期持续高剂量胃灌十溴联苯醚后,观察其子代大鼠免疫器官发育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NK细胞表面分子CD161表达及免疫球蛋白(IgM、IgG)等变化。结果 实验组免疫器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变化,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8^+、CD3^+CD4^+及NK细胞表面分子CD161^+百分比、CD4^+/CD8^+比值下降。CD4^-CD8^-百分比升高。实验组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下降不明显,其IgM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gG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母代持续暴露高剂量十溴联苯醚后,对子代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对判断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采用APAAP法对59例肺结核病人(患病组)、5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CD8较对照组升高。进一步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指标.这对于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免疫状态、指导治疗、考核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