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猪降主动脉的力学特性。方法猪降主动脉按照距心脏距离分成5组,各组由左右两侧组织、腹侧面组织构成。使用单轴拉伸方法拉伸组织,获得应力与伸张比曲线。采用经典数学模型分析5个部位(位置1~5)弹性、胶原纤维模量以及胶原纤维激活参数等特征,并对比腹侧面与两侧组织之间的力学差异。结果在环向上,胶原纤维模量随着远离心脏的方向逐渐增长,而弹性纤维模量位置1~4随着距心脏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大,位置5的弹性纤维模量减小,且位置5两侧的环向弹性纤维模量小于腹侧面约19%;在轴向上,弹性纤维模量小于腹侧面约37%,位置5腹侧面的弹性纤维模量相比于位置4差异不大(均值差异约5%)。在整个降主动脉中,侧面环向胶原纤维模量大于腹侧面约26%,环向弹性纤维模量在靠近心脏的四部分侧面高于腹侧面约16%。结论猪胸主动脉的环向力学特性和位置有关,最远端的部分在低应力下表现出较软特点。研究结果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理解主动脉的力学特征以及开展更细致的计算机建模。  相似文献   

2.
<正> 用CO_2激光照豚鼠背部皮肤,右侧为照射区,左侧非照区;在照射前三周取左,右侧皮片,照射20次及40次后分别切取左,右侧皮片。固定于Bouin液,常规制片,分别作H.E及Weigert弹性纤维染色。电镜材料用0.25%戊二醛固定,锇酸后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  相似文献   

3.
黄韧带组织成分的70%~80%为弹性纤维,因此赋予脊柱以良好的弹性.在衰老、损伤、异常含量的微量元素及遗传等因素作用下,黄韧带中出现弹性纤维变性减少,胶原纤维增多,钙盐结晶沉积,以致骨化.  相似文献   

4.
弹性纤维是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增生、高血压等疾患中弹性纤维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它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是对弹性纤维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弹性纤维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病理变化、发育变化、结构及构筑。弹性纤维作为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细胞基质,在组织工程中应当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构筑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构筑及分布。方法 采用Weigert染色方法显示弹性纤维,光镜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构筑与分布;透射电镜观察弹性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弹性纤维构成一完整的、波浪状的内弹性膜,着色均匀,中膜、外膜仅有散在的弹性纤维分布,缺乏完整的外弹性膜;电镜下可见内弹性膜规则,均质,厚度均一,边缘光滑、清晰。结论 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形成完整的内弹性膜,这可能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邹水兰  王广发  林琴  张成  李枫  唐岩 《解剖学报》2006,37(4):440-443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CD68^+细胞)及弹性纤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三者之间变化的关系,探讨MMP-9在SARS患者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和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例SARS死亡患者肺和5例肺外伤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肺组织中MMP-9和CD68^+细胞进行检测,Gomori醛品红法显示弹性纤维,应用Motic Advanced4.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测定MMP-9的面密度、CD68^+细胞的数量、弹性纤维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ARS患者肺组织中MMP-9和CD68^+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增加,而弹性纤维的含量明显减少,提示SARS患者肺组织中弹性纤维出现断裂。相关分析显示,SARS患者肺组织中MMP-9的面密度与CD68^+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与弹性纤维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SARS死亡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增加可引起MMP-9明显增加,后者可导致弹性纤维的降解,MMP-9在SARS患者肺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起到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弹性纤维属于弹性纤维系统的一种纤维,弹性纤维系统是由耐酸纤维、前弹性纤维和弹性纤维三种纤维构成[1]。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弹性纤维交织成网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在HE染色下,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均呈淡红色,而弹性纤维较胶原纤维细,两者不易区分,组织内弹性纤维量少时两者更难鉴别[1]。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常采用特殊染色鉴别,而弹性纤维常用的染色法有Gomori醛品红法、维多利亚蓝法、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地衣红法等[2-3]。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价在希腊、南斯拉夫、泰国等国人群中,用三种缓冲液(0.32%缓冲盐液、0.36%缓冲盐液和台罗德氏溶液“Tyrodesolution”)的渗透脆性管测法作为普查β-地中海贫血性状试验的有效性。作者的方法为: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5毫升的0.32%缓冲盐液、0.36%缓冲盐液和台罗德氏溶液,每一试管内加入0.02毫升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牦牛和迁饲黄牛及低海拔黄牛肺动脉干与肺组织形态进行比较研究,获得高原土生或迁饲动物慢性低氧时适应进化的模式。方法:采集青海地区海拔3000~4000m的牦牛、2500 m的高山迁饲黄牛及甘肃平凉1300 m的低海拔黄牛的肺动脉干及肺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后行光镜和电镜比较观察。结果:55%的迁饲黄牛和98%牦牛肺动脉干中膜以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为主,而45%的迁饲黄牛和100%低海拔黄牛以弹性纤维及平滑肌增多为主,且平滑肌增多成团分布。牦牛和迁饲黄牛肺浆膜结构致密,间皮下以弹性纤维为主,而低海拔黄牛肺浆膜结构疏松,间皮下以胶原纤维为主。相比于迁饲黄牛,牦牛和低海拔黄牛肺终末细支气管黏膜纵行皱襞更明显,牦牛肺呼吸性细支气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多数细胞可见到纤毛,并且黏膜仍有皱襞形成;而黄牛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部分细胞可见纤毛。迁饲黄牛肺内小动脉血管壁和微动脉管壁厚度增加,与牦牛及低海拔黄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牦牛肺动脉干和肺组织形态与结构有适应高原的独特形式,迁饲黄牛在适应高原时发生了与牦牛一样的趋同性改变,同时又兼具低海拔黄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弹性纤维在吻合后动脉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将90只大鼠股动脉横行切断后行端端吻合术,在手术后3、7、14、21、30、90d,采用Weigert弹性纤维染色及甲酸消化法扫描电镜观察弹性纤维在动脉吻合术后的修复过程。结果 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的重构分为:静止期、增生期、重建期。结论 动脉壁的弹性纤维在动脉吻合术后经历了重建过程,吻合后弹性纤维的修复为新生内膜的模式。动脉吻合术后30d弹性纤维的含量明显增高及弹性纤维的形态结构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曲利本兰又名台盘兰(Trypan blue),弱酸性染料、主要用于活性染色,研究细胞的吞噬活动、间质细胞及网状细胞等。作者用曲利本兰作大白鼠皮下注射显示组织细胞吞噬活动实验中、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疏松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显亮红色荧光,色泽鲜明,结构清晰。并同时取大动脉和肺等组织作低温冷冻切片,再以荧光镜检,大动脉和肺中弹性纤维亦显亮红色荧光,亮度更大,所观察的结构清晰完整、特别是大动脉外膜及中膜,肺内动静脉、各类支气管粘膜下层及肺泡膈中极纤细的弹性纤维皆明晰可见,切片中除弹性纤维呈亮红色荧光,其他结构不显荧光。本实验结果证实,曲利本兰用于荧光显微术研究某些器官内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弹性纤维含量、分布和变化是有意义的。在有关荧光显微术的资料中,尚未见到曲利本兰用作荧光染色,以显示弹性纤维,特予以介绍。1.材料和方法:取雄性大白鼠一只、体重150—200克,在腹部用乙醇消毒处理后,每隔一天注射1%曲利本兰生理盐水注射液一次,共三次、第一、二次注射4-5ml,第三次注射2-3ml,全部作腹腔注射、照常给食。第三次注射后隔一次,将大白鼠处死,立即取材,取皮下组织作铺片。取肺和大动脉横切面作低温冷冻切片,-20至-25℃,切片厚10-15μ,直接附贴于盖玻片或载玻片,切片用电吹风机吹干或凉干、再滴加0.1M pH5.3-5.91磷酸缓冲液,放上盖片即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亦可将切片烤干后,加DPX封片制成永久标本。2.荧光  相似文献   

12.
对5例正常人胆道系统的组织构筑及平滑肌、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分布进行了面积计量研究.从胆总管胰后段至左右肝管汇合部,平滑肌的面积分数从13.56±0.65%降至3.34±0.32%,弹性纤维的含量以肝总管和左右肝管汇合部为高,与胆总管胰后段和十二指肠上段比较,差别有显著性.胶原纤维的含量在肝外胆管各段之间和肝内胆管各段之间无显著差异,但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之间的差异显著.肝内与肝外胆管壁的组织构筑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它们的生理功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皮肤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经常应用Weigert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对弹性纤维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本文对无盐酸Weigert弹性纤维染色进行了探讨,并与有盐酸Weigert弹性纤维染色进行比较,以期为弹性纤维的研究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动脉吻合后弹性纤维构筑及弹性蛋白原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的构筑及弹性蛋白原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及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股动脉吻合术后3d、7d、14d、21d、30d和90d弹性纤维的构筑及弹性蛋白原mRNA表达。结果:吻合术后3d即有弹性蛋白原mRNA的表达,3~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术后14d吻合口区弹性纤维含量逐渐增多,术后30d增高明显,同时弹性纤维的形态结构趋于正常。结论: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的重构分为:静止期、增生期、重建期。弹性蛋白原mRNA表达与弹性纤维的增生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步。吻合后弹性纤维的重建修复为一种新生内膜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显示大脑皮质神经元的银浸改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Lindere银浸技术为基础,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改良后的方法,能够同时显示出大脑皮质多种神经元,并可使其胞体、突起、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元上的棘状突起显示得清晰可辨.此法特异性强,结果可靠,操作简便.便于观察大脑皮质各层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分布以及相互联系,为教学及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取材与固定 采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只,体重200~250g断头处死,立即取出大脑皮质,固定于10%甲醛钙液或Bouin液中12~16h或者采用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H7.2灌注内固定处理12h,然后取出大脑皮质,再固定于上述固定液中4h,制作厚10μm的石蜡切片或厚20μm的冰冻切片.1.2 试剂配制(1)三甲基吡啶缓冲贮存液 取三甲基吡啶6.5ml加大约450ml双蒸水制备0.lmol/L溶液,过滤后,加入足量的10%硝酸溶液,调pH至7.2然后再加入双蒸水至500ml.此液在4℃冰箱中可长期保存.(2)稀释工作缓冲液取8ml三甲基吡啶缓冲贮存液加入92ml双蒸水制备成工  相似文献   

16.
本改良法是在Lendrum(1947)萤光桃红、肼黄法及Hellweg法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后提供的技术。本法使基质酸性粮多糖呈现兰绿色,内膜颗粒细胞呈桃红颗粒,对比观察时更清晰、更突出。材料和方法材料: 子宫内膜增生期后期、分泌期后期和蜕膜组织(妊娠二个月)标本。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和10%福尔马林液固定。  相似文献   

17.
弹性纤维是动脉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富于伸展性,能自动产生弹性张力而不消耗生化能量,在正常压力下对血管壁起支撑作用,抵抗管壁的塌陷,抵制平滑肌收缩所致的血管闭合倾向。在弹性动脉,弹性纤维的四缩力可将动脉的血流转化为常流。因此,弹性纤维与动脉的静态及动态力学性质有关。 对于动脉弹性纤维的知识有助于了解动脉的  相似文献   

18.
无醛固定液与甲醛固定液对组织形态学保存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固定是组织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病理诊断学中,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以其低成本、易配制和固定后组织保持优异的组织形态学特点而成为具有悠久传统的国际通用组织固定液。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甲醛的危害性逐渐动摇了其作为病理学界固定“金标准”的地位,病理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甲醛严重超标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推广应用环保型固定液取代甲醛固定液。本实验通过配制3种无醛固定液来进行组织固定,通过 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并以NBF作为对照来比较不同固定液对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影响,试图建立新的高质量的组织固定液。  相似文献   

19.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及后外侧植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38例 ,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 :Steffee 2 0例 ,RF 8例 ,TSRH 5例 ,Socon 5例 ;固定融合范围 :1个节段 2 4例 ,2个节段 14例。结果 :36例病人获随访 ,平均时间 4±2 .6a年。滑脱椎体复位率 80 .6 %~ 93.4 % ,平均 87.37% ;腰痛改善率 94 .3% ;下肢疼痛、麻木改善率 94 .5 % ;间歇性跛行改善率 97.3%。并发症共 6例 ,其中术中并发症 2例 ,发生率 5 .5 % ;术后并发症 4例 ,发生率 11.1%。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满足腰椎滑脱的短节段固定和复位要求 ,临床疗效满意 ,复位、融合率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病理学的工作和研究中 ,典型病理标本的保存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标本的保存、陈列所用的甲醛固定液 ,长期放置会发生聚合反应 ,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物 ,使固定液变浑浊 ,并且标本会失去原色。标本的保存问题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为此 ,通过对比观察 ,配制了一种较理想的标本保色固定液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病变典型、具有保留价值的教学标本。1.2 溶液配制 Ⅰ液 :10 %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 (甲醛 10 0ml,Na2 HPO46 5 g ,Na2 HPO44g ,蒸馏水 890ml) ;Ⅱ液 :甲醇 10ml。将Ⅰ液和Ⅱ液混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