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间接微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DP/ATP)载体的抗体,阳性率为16/38(42%),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正常人群未检出此抗体。抗体阳性的DCM患者的心力衰竭时间多短于1年。抗体效价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但发现DCM患者抗ADP/ATP载体的抗体阳性血清可抑制牛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的14C-ADP转运,而不影响牛肝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运。提示抗ADP/ATP载体的抗体具有器官特异性及致病作用,在DCM发病上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抗ADP/ATP载体抗体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钙电流(ⅠCa)的影响,发现该抗体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增加心肌细胞Ⅰca,Ⅰca峰值的增长幅度为100~840pA,增长率13%~56%(n=28),具有抗体浓度依赖性,异搏停能够抑制该效应。正常人血清无此作用(n=4)。提示:抗体介导心肌细胞Ⅰca增加和钙超负荷是DCM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用免疫转印技术和细胞毒试验检测2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猪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结果发现,DCM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抗心肌线粒体30千道尔顿(kD)多肽(ADP/ATP载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为52.4%,而19例对照组血清均为阴性(P<0.001);该抗体与猪心肌细胞膜52kD多肽发生交叉反应,直接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损害具有钙依赖性,可通过钙拮抗剂预防。本研究提示,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自身抗体可能是引起DCM心肌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检出该抗体可作为DCM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degrowthfactor,PDGF)和钙拮抗剂((Calciumantagonist,Ca-A)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胶原合成以及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应用3H-脯氨酸掺入率法和Fura-2/AM荧光示踪法分别测定细胞内胶原含量及[Ca2+]i。结果:PDGF能促进细胞内胶原合成,提高肝内[Ca2+]i,且与浓度呈正相关,而Ca-A具有反作用。结论:PDGF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Ca-A对纤维化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渗枸橼酸腺嘌呤液(HCA)灌注对猪胰腺泡细胞[Ca2+]i的影响.方法以Fura_2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剂,采用精密的AR_CM_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HCA灌注前后猪胰(n=8)腺泡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HCA灌注后猪胰腺泡细胞[Ca2+]i/10-7mol/L为1851±0191,HCA灌注前猪胰腺泡细胞[Ca2+]i为1337±0089(P<001).结论HCA灌注使猪胰腺泡细胞[Ca2+]i升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心肌细胞毒试验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线粒体ADA/ATP载体自身抗体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发现该抗体与心肌细胞膜抗原决定簇发生交叉反应,增加细胞膜的钙通透性,引起钙超负荷和细胞死亡;18例DCM患者ADP/ATP载体抗体介导细胞毒性损害不需补体参与,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心肌细胞死亡率随着反应体系中钙浓度增加而上升,具有钙依赖性的异搏停可抑制该效应,抗体介导心肌细胞钙电流增加和钙超负荷是细胞毒性反应的主要因素,而不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维拉帕米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测定培养的心肌细胞[Ca2+]i和3H-亮氨酸(3H-Leu)参入。结果2×10-7mol/L维拉帕米对培养的心肌细胞[Ca2+]i和3H-Leu参入无明显影响(P>0.05),2×10-6~10-5mol/L维拉帕米则可显著抑制培养的心肌细胞[Ca2+]i和3H-Leu参入。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Ca2+]i和3H-Leu参入分别减低10%~27%(P<0.01)和12%~25%(P<0.05)。结论维拉帕米可以抑制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游离钙和细胞收缩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剂量1,25(OH)2D3口服冲击对血透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1~84)]和血小板胞内游离钙浓度(Pt[Ca2+]i)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用Fura2荧光测定法和免疫放射法对12例血透患者测定Pt[Ca2+]i和PTH(1~84)。结果:静息Pt[Ca2+]i和PTH(1~84),治疗前是升高的,治疗后则降低;且两者密切相关,其P值治疗前<0001,治疗后<0025。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PTH(1~84)在Pt[Ca2+]i的影响中起显著作用。结论:大剂量1,25(OH)2D3冲击治疗能降低Pt[Ca2+]i和PTH(1~84),其降低Pt[Ca2+]i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TH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9.
检测65例CRF患者ED和红细胞ATP酶活性及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CRF患者红细胞滤过指数(IF)和Ca2+,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K+,Mg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CRF患者IF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K+、Mg2+浓度呈负相关,与Ca2+、Na+浓度呈正相关。提示CRF患者ED降低与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和离子浓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免疫转印(IB)法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DCM患者63例和冠心病患者、正常人各30例的血清进行随机编号,经IB法分析,结果表明DCM患者血清主要存在针对心肌线粒体30kD肽的自身抗体,其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100%。与近3年试验结果综合比较,相同DCM患者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0%和73%,证明IB法重复性良好。因此,抗ADP/ATP载体抗体阳性可作为DCM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I(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 的变化和钙拮抗剂拉西地平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应用已建立的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模型,使用光镜、AnnexinVFluos 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经Fluo3/AM 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平均[Ca2+]i 。 结果:0-04 g/L 的AAI 作用24h 可致LLCPK1 细胞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和平均[Ca2+]i 显著升高;拉西地平(100 ng/L,1 μg/L) 可显著抑制AAI 所致的[Ca2 +]i 升高并能降低凋亡细胞比例。 结论:在体外条件下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Ca2+]i 升高有关;拉西地平可能通过抑制[ Ca2+]i 升高而抑制AAI 所致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孙伟  文允镒 《高血压杂志》1997,5(4):258-260
观察从人红细胞中提取的抗高血压因子(AH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KY大鼠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影响。结果SHR和WKY大鼠静息[Ca2+]i无显著差别。KCl(60mmol/L)对SHR的激活显著大于WKY大鼠,AHF(10-4g/ml)可明显抑制由高钾诱导的[Ca2+]i升高,对SHR的抑制程度明显高于WKY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0.1mmol/L)对两种大鼠的激活程度无显著差异。AHF(10-4g/mL)也可明显抑制由NE(0.1mmol/L)所诱导的VSMC[Ca2+]i升高,对两种大鼠的抑制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AHF的降压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i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青、老年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胞浆游离钙([Ca~(2+)]i)、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规律,探索上述变化对老年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特征,并寻找一种可替代心肌组织标本作为判断再灌注损伤的检测指标。方法5年龄及6月龄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30、90、360分钟,分别取外周血PMNs及心肌组织测定MDA、SOD、PMN[Ca~(2+)]i和心肌组织钙。结果青、老年组PMN[Ca~(2+)]i、MDA于缺血期均明显升高,至再灌注时更显著,而SOD活性则明显降低(P值均<0.01);上述改变在老年组更明显(P值<0.05及0.01)。PMN[Ca~(2+)]i、MDA、SOD的变化分别与心肌钙、MDA、SOD的变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92、0.9436和0.9867)。结论钙超载、氧自由基不但共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老年期对致损因子更敏感。PMNs指标测定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抗心肌线粒体自身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I-PAP法和IBT法,对心功能改变相似的2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仅在DCM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15例阳性)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16例阳性),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6.4%,总计17例阳性;而冠心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提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的检测,对DCM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DCM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脾胃虚实证病理生理特征。方法:测定102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红细胞[Ca^2+]i、ATP含量、膜Ca^2+-Mg^2+-ATPase活性和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结果:湿热证细胞内外Ca^2+转换率加快,膜Ca^2+-Mg^2+-ATPase活性和细胞内ATP合成量呈代偿性亢进;脾胃气虚Ca^2+转换率有所下降,膜Ca^2+-M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测了42例NIDDM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和红细胞ATP酶活性、红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NIDDM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I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红细胞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g2+-ATP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红细胞内Na+、Ca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Mg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有血管病变者这些变化较无血管病变者更明显。NIDDM病人红细胞IF与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呈负相关(r=-0.468,-0.458,P<0.001),与红细胞内Na+、Ca2+浓度呈正相关(r=-0.473,0.466,P<0.D01),与Mg2+浓度呈负相关(r=-0.436,P<0.01)。  相似文献   

17.
实验观察了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i、血清钙、红细胞膜钙泵即Ca^2-Mg^2+-ATPase的活性,主动脉收缩性的变化,与以照组比较结果表明:(1)高脂兔血小板[Ca^2+]i水平增高,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及主动脉收缩性降低;(2)主动脉组织光镜可见高脂兔主动脉中层有大量钙沉积;(3)扫描电镜可见血小板粘附于内皮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时血浆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细胞膜离子运输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32名正常人(NT),55例原发性高血压(HT)患者,检测血浆Cho、TG、HDL-C水平,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膜C/P克分子比率及膜内面Ca2+结合力。结果(1)HT组平均动脉血压(MAP)与N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2)HT组血浆HDL-C水平、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以及膜内面Ca2+结合力均较NT组明显减低;(3)HT组血浆Cho,TG水平、红细胞膜Cho含量和C/P克分子比率,与NT组比较皆明显增高。结论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减低,以及膜内面Ca2+结合力减低,是高血压时细胞膜离子运输失常的主要标志,血浆TG水平升高和膜磷脂水平减低可能是高血压时细胞膜理化特性及离子运输失常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测定20例正常人及20例NIDDM伴微白蛋白尿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Na+、K+、Ca+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NIDDM微白蛋白尿患者Na+-K+-ATP酶和Ca++-ATP酶活力降低(P<0.05和P<0.01);红细胞内K+浓度降低(P<0.05),Na+和Ca++浓度增高(P均<0.01)。给予NIDDM微白蛋白尿患者卡托普利(12.5mg,tid,×2周;25mg,tid,×14周)治疗16周,红细胞Na+-K+-ATP酶及Ca++-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Na+、K+、Ca++浓度基本恢复正常,尿白蛋白排泄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degrowthfactor,PDGF)和钙拮抗剂(Calciumantagonist,Ga-A)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胶原合成及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应用^3H-脯氨酸掺入率和Fura-2/AM荧光示踪法分别测定细胞内胶原含量及(Ca^2+)结果:PDGF能促进细胞内胶原合成,提高肝内(Ca^2+)i且与浓度呈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