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栽培防风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阎玉凝 《中草药》1992,23(5):264-265,268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防风饮片适合的贮藏条件、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为饮片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烯塑料袋、铝塑复合袋、牛皮淋膜纸袋3种常用包装材料,采用真空和非真空方式包装,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和阴凉条件下,定期测定防风饮片在贮藏期性状、水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及浸出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考察其对贮藏期防风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条件和包装对防风饮片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贮藏条件方面,防风饮片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包装方面,非真空方式优于真空方式,防风饮片适合的包装为聚乙烯塑料袋非真空、铝塑复合袋非真空、牛皮淋膜纸袋,尤其以铝塑复合袋非真空最佳。结论:防风饮片的质量受温湿度影响较大,贮藏严格置于阴凉条件下,并采用铝塑复合袋非真空方式,暂定保质期为1年。此外,包装仓储环节是保障饮片质量的关键点,笔者对其未来发展方面提供几点建议,同时呼吁行业重视并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栽培与野生防风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年鹤  袁昌齐 《中药材》1990,13(10):9-10
防风为常用中药之一,其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和根茎,主产东北及内蒙,为野生药材,俗称关防风.近年来江苏等地进行了防风的引种栽培.为对栽培品与正宗关防风进行品质比较,我们进行了其高压液相色谱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 1.关防风:市售商品,形态符合药典所描述. 2.江苏栽培品:产地江苏高邮县.药材较粗壮,根颈部分(蚯蚓头)较短,下部常有分枝,质稍柔韧.其余同1. 3.藤助防风:日本养命酒制造株式会社提供,栽培于日本奈良县大和市.药材呈长圆柱状,根颈部短而环纹不明显;表面淡灰黄色,上部须根痕明显突起;断面淡黄白色,稍带粉性. 二、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防风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丽  肖永庆  刘元艳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84-1285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未抽花茎的干燥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较详细,鉴别方法较多运用薄层色谱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2]。但高效液相色谱法多为针对防风单一成分或几个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测[2]。但中药成分复杂,单纯测定少数几种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难以控制其内在质量。因此,逐步建立尽可能全面反映整体成分特征的HPLC指纹图谱[3],体现整体性和综合作用,可更好地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防风饮片内、外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进行初步的等级划分.方法 收集不同批次的30批防风饮片,测定30批防风饮片的直径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对饮片的颜色进行测定,以CIELAB颜色空间对颜色值进行表达.建立HPLC法测定防风饮片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A)-水(B),...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防风多糖能否在胃液中代谢及代谢情况,该文以防风多糖的人工胃液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斑马鱼免疫活性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IT-TOF-MS)技术系统分析了防风多糖的人工胃液代谢产物。根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色谱保留行为、质谱裂解规律、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共分析鉴定了19种代谢产物。其中,代谢产生的单糖5种,寡糖14种。胃液代谢产物中可以准确鉴定出多种还原糖,包括甘露糖、葡萄糖、鼠李糖以及木糖。斑马鱼药效评价结果显示,防风多糖经过胃液代谢后仍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W3(人工胃液代谢2 h)提高免疫细胞密度的作用最为显著。其中,胃液代谢物M1和M3(Hex-Hex-Man)可能与药理活性关系最为密切,可将其作为潜在的活性片段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长白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子实体中3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长白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紫芝油中三萜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芝油中脂肪酸类物质的组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紫芝油后的残渣中多糖含量。结果:长白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油中含有较丰富的三萜酸类成分,总三萜占紫芝油质量的40%,并初步分析了其中含有Ganoderic acid A等15个三萜酸的结构;紫芝油中共检出1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8.9%,含量较大的为油酸和亚油酸;经测定提取紫芝油后的残渣中多糖含量为0.79%;结论:本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和脂肪酸这3类活性成分,表明长白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具有很大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仿野生栽培红天麻的生活史及物候期,在贵州大方县采用林下仿野生模式栽培红天麻,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各阶段特征。整理的历时24个月的贵州仿野生栽培红天麻生活史,将贵州仿野生栽培红天麻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中箭麻繁育物候期各自划分出5个时期,并详述各期特点。其结果可明确贵州红天麻仿野生栽培流程,为仿野生栽培天麻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野生变家种过程中,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下降较为严重。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栽培药材的质量,以防风为例,探讨药材及饮片质量评价的研究思路。充分调研考察是评价的前提与关键。了解主产区、次产区的原药材栽培方式、种植年限,广泛收集不同产区的样品。以野生品为标杆,比较栽培品与野生品、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在性状、鉴别、指纹图谱、浸出物、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等多方面的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引导正确的栽培模式,使得栽培品的各项指标更接近于野生品。  相似文献   

10.
联合应用UPLC-Q-TOF-MS与GC-MS技术,结合基于多元统计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运用UPLC测定并比较甘松新酮等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仿野生栽培甘松与野生甘松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基于LC-MS与GC-MS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即仿野生组的G1、G2与野生组的G8~G19聚为第1类,而野生组的G7与仿野生组的G3~G6聚为第2类;剔除G1、G2、G7离群数据后,仿野生组的G3~G6聚为一类,野生组的G8~G19聚为一类。根据LC-MS检测的正、负离子模式共鉴定了26个化学成分;运用UPLC对5个指标性成分(VIP>1.5)进行含量测定,仿野生组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蒙花苷、甘松新酮和总含量分别是野生组中各成分的1.85、1.52、1.26、0.90、2.93、2.56倍。基于GC-MS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10个差异峰,其中仿野生组中α-葎草烯、马兜铃烯的相对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显著(P<0.05)高于野生组,而5,6-环氧-3-羟基-7-巨豆烯-9-酮、γ-桉叶醇和juniper camphor等7个成分和12-isopropyl-1,5,9-trimethyl-4,8,13-cyclotetradecatriene-1,3-diol的相对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显著(P<0.05)低于野生组。因此仿野生栽培甘松与野生甘松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别基本一致,但仿野生组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较野生组中的含量高,部分挥发性成分反之。该研究为综合评价仿野生栽培甘松与野生甘松的药材质量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防风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其他饮片标准汤剂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水煎煮方法,制备11批防风饮片标准汤剂,进行p H,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测定,计算其出膏率与转移率,并对测定方法可行性进行考察。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 L·min~(-1),柱温25℃,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11批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p H均为5. 5,出膏率在34. 3%~46. 3%,平均出膏率为41. 4%,标准偏差为3. 7%;升麻素苷的转移率在66. 8%~93. 5%,平均转移率为79. 4%,标准偏差为12. 1%;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转移率在70. 4%~98. 2%,平均转移率为83. 4%,标准偏差为10. 8%。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 RSD均符合要求。指纹图谱中确定了9个主要共有峰,其相似度 0. 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适用于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并且可为其他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防风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防风中4种色原酮含量的方法,比较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的异同。方法采用Agilent Ecil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为35℃,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以DAD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防风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6批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相似度都在0.94以上,2批二茬防风的相似度低于0.90。本方法对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4~0.9998之间;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5.05%,98.60%,98.30%和99.02%,重复性实验的RSD分别为1.60%、1.77%、1.24%和3.09%。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比较,升麻素抽薹后升高,其他3种色原酮类成分无明显变化趋势,4种色原酮类成分的总量亦无明显变化。结论构建的防风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防风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无明显区别,二茬防风与一茬防风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别防风和田葛缕子。方法:采用性状、显微、J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实验发现防风和田葛缕子有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把防风和田葛缕子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边缘检测的防风显微图像的分割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编程实现对防风药材中多种组织结构的量化表征,为定量描述中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药材显微图像中主要形态结构的特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采用MATLAB R2013a软件编程的方法,进行防风药材横切面各视野显微图像的摄取和编码,采用模板匹配法对各视野灰度图像进行配准并拼接,用Canny算子对拼接图像进行边缘检测,通过形态学基本操作对拼接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化以及分割各种显微特征目标物和分析其大小、形态、数量,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油管和导管的分布进行表征;将提取的4个产地防风药材的数据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从样品图像中分割出了防风药材的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油管、导管等横切面中的主要显微特征;从分割的图像中各提取了20个参数,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12个参数,以此对4个产地防风药材样品在组织形态方面的差异进行判别分析,总正确率为91.4%。结论:该方法能较准确地描述4个产地防风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的细微差别,这对不同产地防风药材的显微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荆芥、防风药对的本草性味功效,并对荆芥、防风在美容方面的应用作了概括,指出二药虽同为辛温解表药,但一入血分,一走气分,参合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风胜湿,多用于风湿类的损美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十种商品地榆饮片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琦  张云瑞等 《中成药》1993,15(1):24-25
通过对十种商品地榆饮片性状比较,水浸出物、鞣质含量测定及凝血实验,综合分析了其内在质量,认为地榆以生品入药为佳。若制炭用,则必须存性,并初步制定了地榆和地榆炭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防风醇提物对肥大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2(PAR-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索防风抗过敏的新机制。方法:用胰蛋白酶刺激P815细胞的方法建立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防风高、低剂量组(0.02,0.01 g·m L~(-1)),药物作用6 h后,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组胺,白细胞介素-4(IL-4),IL~(-1)3水平,Western blot,RTPCR检测PAR-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组胺,IL-4,IL~(-1)3含量及PAR-2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防风醇提物在体外抑制肥大细胞组胺,IL-4,IL~(-1)3含量及PAR-2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防风醇提物可能通过抑制PAR-2表达,阻断肥大细胞脱颗粒,且选择性减少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继而抑制肥大细胞"瀑布效应",达到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防风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色原酮类和香豆素类,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与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解热、镇痛、抗炎方面,主要活性成分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基于对防风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总结,从化学成分特有性、可测性,药效药性关联性,道地性和生产规范性等角度对防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初步确定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道地性的Q-marker,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升麻素苷、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药效的Q-marker,可为全面控制防风质量和提升防风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