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开展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及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以来,先后有多种类型的封堵器应用于临床。封堵器的血栓形成及其临床过程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该研究观察并分析了1000例ASD或PFO封堵术后封堵器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形态学、可能的预测指标及血栓形成的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2.
Amplatzer和CardioSEAL是常用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但封堵成功后患者仍具有危险性,其中以封堵装置上血栓形成最为严重,它能导致全身血栓栓塞。该研究目的是观察ASD和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1个月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封堵装置上血栓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3.
Amplatzer和CardioSEAL是常用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但封堵成功后患者仍具有危险性,其中以封堵装置上血栓形成最为严重,它能导致全身血栓栓塞。该研究目的是观察ASD和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1个月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封堵装置上血栓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采用PFO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多孔型ASD的患儿共40例进行总结,术前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术中心导管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及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右心房前后径,左右径,右心室内径变化,观察封堵器位置,有无残余分流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置入PFO封堵器,所有患儿术后未发现明显心律失常。术后封堵器位置良好,未出现移位,未出现心脏穿孔、封堵器脱落以及栓塞等不良反应。术后1、3、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儿右心房前后径,左右径,右心室内径,较术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封堵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39例完全闭合,1例术后6个月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结论:PFO封堵器对于封堵儿童多孔型ASD,具有封堵器效率较高,短期疗效可靠的特点,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导丝参比封堵器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瘤(ASA)合并ASD/复杂型卵圆孔未闭(PF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ASA合并ASD/PFO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加硬导丝通过ASD/PFO建立轨道后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判断ASD各缘回声强度及边缘组织压迫与导丝的关系,据此进行封堵器类型及型号选择,均置入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以超声心动图评估房室腔变化及心功能、心包积液及器械表面血栓,动态心电图评价房性心律失常,门诊随诊评估有无再发脑梗死。结果共纳入29例患者,其中ASA合并ASD 22例(22/29),ASA合并PFO 7例(7/29),平均年龄(46.97±13.53)岁,其中女性22例(22/29)。所有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无二次封堵器更换。22例ASD患者使用封堵器直径为6~24mm;7例PFO患者中5例使用腰部直径6mm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2例使用腰部直径8mm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双孔及多孔型ASA合并ASD9例(9/29),最大缺损孔径为5~12 mm;5例患者封堵器释放即刻存在残余分流,均为ASA合并多孔型ASD患者,平均残余分流为(2.20±0.84)mm,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消失。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和右心室前后径均未见明显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未受到影响(均P0.05);无器械相关血栓、心脏压缩及脑梗死发生,1例患者术后34 h新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结论 ASA合并ASD/PFO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导丝参比封堵器选择策略提高了封堵器选择准确率,特制小腰大盘型ASD封堵器可最大限度覆盖ASA、重整房间隔,避免多个封堵器置入,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封堵器对不明原因脑卒中(CS)合并大量右向左分流(RLS)患者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05至2016-08期间连续入选CS合并大量RLS的123例PFO患者,应用Cardi-O-fix PFO封堵器(Cardi-O-fix PFO封堵器组,80例)或Amplatzer PFO封堵器(Amplatzer PFO封堵器组,43例)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术。所有患者先行影像学检查并经3位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明确CS的诊断,然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诊断PFO及大量RLS。回顾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症状、手术及随访数据,观察两种封堵器封堵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后两组各有1例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Cardi-O-fix PFO封堵器组1例术后出现腹股沟血肿。随访期间两组无复发性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发生。两组各随访时期残余分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脑卒中复发方面,PFO介入封堵可为CS伴大量RLS的PFO患者带来获益。Cardi-O-fix PFO封堵器与Amplatzer PFO封堵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7.
卵圆孔是房间隔上一个先天性的薄弱区域,约75%的人群在婴幼儿期均会自行关闭,少数人成年后仍未能自行关闭称之为卵圆孔未闭(PFO)。近几年,经导管PFO封堵术在PFO相关卒中或偏头痛的循证证据逐年增加。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的PFO封堵器械有Amplatzer PFO封堵器和Gore Cardioform PFO封堵器,其他封堵器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现有器械仍存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封堵器相关血栓、房间隔周围组织磨蚀等封堵器相关并发症,新型PFO封堵器械的研发一直是行业热点,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房间隔膨出瘤合并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5例在本中心就诊的房间隔膨出瘤合并ASD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7~51岁,平均(37.0±13.1)岁。通过体格检查,胸片X线,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明确诊断,在本中心通过介入封堵治疗ASD。术后进行门诊临床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5例患者ASD最大径为6~13mm,平均(8.4±2.7)mm,膨出瘤最大径14~20mm,平均(18.4±2.6)mm。1例使用30/30PFO封堵器,4例使用ASD封堵器,ASD封堵器尺寸为16~24mm,平均(20.0±3.3)mm。5例患者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合理的技术和器械对房间隔膨出瘤合并ASD进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何璐  张玉顺 《心脏杂志》2013,25(3):284-287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变,超过25%的成人均存在PFO。PFO可能与多种病理情况有关,包括不明原因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减压病、偏头痛等,其诊断、评估和治疗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有关其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仍在争议中,虽然尚未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经导管封堵PFO的方法在继续。其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术后房颤、残余分流,封堵器侵蚀或穿孔等。鉴于PFO封堵术与任何心脏干预一样可能引起极严重的并发症,药物治疗似乎是安全、有效的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PFO并发CS的药物治疗,旨在为临床医生对PFO并发CS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生物可完全降解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封堵器封堵犬PFO的可行性、安全性等。方法 右胸小切口开胸卵圆窝穿刺法建立犬PFO模型,即刻在直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用生物可完全降解型PFO封堵器封堵PFO。在植入后分别于1、3、6、9和12个月各处死2只犬,进行肉眼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10只犬成功建立PFO模型后并植入可完全降解PFO封堵器。随访见封堵器均未发生移位,表面无赘生物及血栓形成,大体解剖见内膜组织从边缘逐渐完全覆盖封堵器表面。组织病理学提示,术后6个月封堵器骨架几乎完全降解并和周围组织融为一体。结论 应用生物可完全降解PFO封堵器封堵犬PFO,降解后在体内无任何残留物,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可行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在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我院90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PFO患者,年龄(40±15)岁。用TTE、cTTE及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估、检测及随访。结果 90例PFO患者,TTE或TEE检查符合简单型PFO 52例(58%)、复杂型PFO 38例(42%)。术前cTTE检查,38例(42%)于静息状态下检出右向左分流(RLS),其中少量24例(27%)、中量11例(12%)和大量3例(3%),Valsalva动作除8例(9%)为中量RLS外,余均为大量RLS。Valsalva动作后大量RLS检出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P<0.01)。52例简单型PFO患者均用PFO封堵器,其中18/25 mm、30/30 mm和25/35 mm封堵器各用38例(73%)、6例(12%)和8例(15%),18/25 mm封堵器使用率明显高于30/30 mm和25/35 mm封堵器(P<0.01)。38例复杂型PFO患者,37例用单封堵器,其中30/30 mm和25/35 mmPFO封堵器分别为16例(42%)和17例(45%)、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4例(11%)。1例PFO并发ASD的患者,孔间距为20 mm,应用18/18 mm和25/35 mm双封堵器。术后cTTE随访:3个月、半年、1年完全堵闭率(无RLS)分别为40%、67%和74%。术后1年残余RLS为23例,其中22例(96%)微泡出现时间超过5个心动周期。结论 TTE结合cTTE在PFO封堵术前病例筛查、术中指导封堵器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保证PFO封堵治疗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多发性房间隔缺损(mfASD)经导管封堵治疗中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入选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的mfASD患者共76例,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数据。结果 7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年龄18~75(42.3±14.9)岁。房间隔缺损(ASD)形态学特点为:60例(78.9%)为双孔性ASD;16例(21.1%)为筛孔性ASD,其中有3例(3.9%)为卵圆孔未闭(PFO)合并ASD,13例(17.1%)合并房间隔瘤。73例(96.1%)患者器械封堵成功,其中26例(35.6%)使用双封堵器封堵成功(双封堵器组),47例(64.4%)使用单封堵器封堵成功(单封堵器组)。在单封堵器组中,有7例(14.9%)患者使用测量球囊辅助后封堵成功。单封堵器组使用大小边型封堵器比率高于双封堵器组[11例(23.4%)比3例(11.5%),P=0.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封堵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封堵器组(4.3%比19.2%,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残余分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mfASD应根据ASD的形态学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对于特定的患者使用双封堵器治疗mfASD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5例ASD适合介入封堵的病人,术中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ASD最大直径,与测量球囊测量ASD直径比较,指导封堵器封堵、释放等过程,并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是否影响周围结构功能。结果 25例患者ASD直径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为(20.52±1.53)mm,球囊导管测量值为(21.41±1.5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全部一次堵闭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各瓣膜无病理性返流或原有返流加重,上、下腔静脉回流正常。结论床边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中能准确估测ASD直径,指导封堵过程,监测有无并发症发生,在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在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 (ASD)大小、术中监测与指导儿童ASD封堵的作用。方法 :10例ASD儿童采用TTE多个切面综合判断ASD大小、周缘情况及房间隔伸展径。比较ASD之TTE测值与封堵成功所选用的封堵器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 :ASD的TTE测值为 8~ 2 4 (15 .8± 5 .9)mm ,封堵器型号为 8~ 2 8(18.8±6 .0 )mm ,TTE测量的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 ,直线方程Y =4 .36 0 +0 .914X ,相关系数r =0 .90 5(P <0 .0 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TTE所测ASD大 1~ 5mm ;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多在球囊测值的基础上加 0~ 2mm。所有封堵器牢固 ,无脱落。结论 :TTE封堵术前检查和术中指导ASD封堵器的放置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全组27例患者,年龄3~56岁。ASD直径6~36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cm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或者经胸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27例患者中有26例成功封堵,1例中转体外循环下行ASD修补术;1例术后3h封堵器脱落,换用大号封堵器后再次封堵成功。手术时间(63.2±15.3)min,术中失血量(31.5±9.3)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8±2.5)d痊愈出院。26例经(9.6±4.5)个月随访,封堵器无移位,1例出现ASD下缘微量分流,心功能改善。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其适应证较导管介入封堵术宽,在ASD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价值。方法 利用TTE选择11例ASD患者进行经导管封堵术。在TTE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将Amplatzer封堵器送至ASD处,用TTE经多切面观察封堵器的位置,适时释放封堵器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0例封堵成功,1例封堵器放人后固定不理想而放弃手术。8例术后观察无分流,2例有少量分流,次日复查分流消失。结论 TTE对封堵术术前病例选择、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都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选择适于行Amplatzer式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27例,在TTE监测引导下经右心导管应用房间隔封堵器关闭ASD。结果26例ASD获成功封堵,术后即刻、1天、1个月和3个月TTE检查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在TTE引导下行ASD封堵术是一种简便、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了经导管卵圆孔未闭 (PFO) 封堵在预防年轻PFO患者不明原因卒中的疗效。多项回顾性研究报道了老年人封堵术后复发性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该研究基于多学科评估,探讨经导管 PFO 封堵术治疗老年高危PFO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选择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住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并最终接受 PFO 封堵术的60 岁以上高危PFO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学科评估以排除具有明确病因或其他可能因素导致的卒中/TIA,随访观察手术并发症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共入选122例患者,平均年龄(64±5)岁,随访时间(2.5±1.7)年。共置入了两种封堵器,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随访两种封堵器终点事件无差异。老年患者PFO封堵术后年复发性缺血性卒中/ TIA 的风险为0.67 %。 结论 经多学科评估严格筛选后的高危老年PFO患者行封堵术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以预防脑血管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结构特征对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拟进行PFO封堵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按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分为简单PFO组和复杂PFO组,比较两组患者封堵器的选择及疗效。结果 PFO患者98(男41,女57)例,年龄8~74(41±14)岁。92例封堵成功,6例未成功,其中导丝无法到达左房4例,肺动静脉瘘1例,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1例。手术总成功率为94%。简单PFO组42例,复杂PFO组56例,简单PFO以18/25 mm PFO封堵器为主,复杂PFO以30/30 mm和25/35 mm PFO封堵器为主,两组间封堵器的选择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半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完全堵闭65例(71%),Valsalva动作后有右向左分流(RLS)27例(29%),其中少量20例(22%),中量4例(4%),大量3例(3%)。大量RLS均发生在复杂PFO组应用30/30 mm和25/35 mmPFO封堵器的患者。复杂PFO组有1例新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结论 封堵器选择与PFO特征有关,简单PFO以18/25 mm PFO封堵器为主,复杂PFO以30/30 mm和25/35 mm PFO封堵器为主。  相似文献   

2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缺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连续先心病ASD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RT3DE,测定ASD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二尖瓣、三尖瓣的关系,术后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和残余漏。结果RT3DE显示ASD大多为不规则椭圆状。与TTE比较,RT3DE测得ASD最大径(P<0.05),ASD边缘与二尖瓣距离(P<0.01)及三尖瓣距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3DE在检测封堵后残余分流、封堵器对瓣膜活动影响及封堵器微脱位都优于TTE。结论RT3DE可准确测定ASD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对封堵器选择、手术过程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价都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