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症赋》辨证精良,取穴精简,是一篇相对全面、系统介绍针灸治病取穴经验的歌赋。,作者从黎民百疾,应针取效;微针之妙,责少而精;辨证选穴,取配有道;究其病源,攻其穴道四个方面总结和概括了《百症赋》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廉泉穴小考     
<正> 廉泉穴有任脉廉泉与足少阴廉泉、单穴和双穴之分。现代文献除《针灸经穴图考》外,所述皆为任脉廉泉,而无足少阴廉泉,且对任脉廉泉定位见解不一。笔者特作考证如下。一、任脉廉泉穴的位置问题:该穴定位有两说:一是在舌骨上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讲义》、《简明中医辞典》、《针灸穴位解剖图谱》等;一是在舌骨下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简编》、《针灸穴位挂图》、《针灸经穴挂图》等。查其所宗文献,皆从《甲乙经》:廉泉“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其原因是对古籍破译不一,需辨明“舌本”所指及其与“舌骨”的关系。《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结于  相似文献   

3.
郝金凯 ,男 ,1 92 7年生。研究员 ,陕西省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所长。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 50载 ,学验俱丰。针灸专著有《针灸图解手册》、《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针灸经外奇穴挂图》、《赤脚医生针灸手册》、《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增订版。审阅《针灸大辞典》、《中医大辞典·针灸分册》。发表学术论文 30余篇。 1 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获奖 ,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 ,同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1 992年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 986年“中国经络学说客观…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对腧穴主治的特异性有无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现就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临床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腧穴主治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针灸治病源于药物治病之前的石器时代,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运用,它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的特异性.诸如《内经》、《难经》、《甲乙经》、《千金方》、《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古典医籍,对有关腧穴的主治性能论之较详.《灵枢》曰:“荣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邱氏根据合穴治腑病而选取上巨墟、天枢、气海,治疗菌痢1,236例,  相似文献   

5.
鬼穴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穴是用于治疗精神情志疾病的经验穴,传说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共计1 3穴。即鬼宫:人中穴;鬼信:少商穴;鬼垒:隐白穴;鬼心:大陵穴;鬼路:申脉穴;鬼枕:风府穴;鬼床:颊车穴;鬼市:承浆穴;鬼窟:劳宫穴;鬼堂:上星穴;鬼藏:会阴穴;鬼腿:曲池穴;鬼封:舌下中缝。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中的歌括又在此1 3穴的基础上加上间使和后溪穴,共计1 5穴。此1 5穴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中所载略有不同。《千金要方》中鬼心为太渊,鬼枕为大椎,鬼路为劳宫;《针灸大全》中鬼枕为大杼,改鬼窟为鬼营(间使)。《针灸聚英》中记载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的针灸经穴英译进行评析,发现其主要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音译为辅、意译补充,该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中医文化特色,也有助于西方学习者学习针灸知识。本文同时提出该辞典中针灸经穴相同词翻译的统一问题,并对一些经穴名因汉字通假字、一字多义、文化内涵深奥等原因而出现的误译进行辨析,以期促进针灸经穴翻译国际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针灸问对》一书中在针灸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汪机在针灸临床治疗上重视察色诊脉、辨别气血阴阳,以此来明确疾病性质,这两者是辨证的重要手段;以"治病无定穴"来说理临证取穴上的重要性,是分证论治的思想指导。文章从察色诊脉、辨别气血阴阳、"治病无定穴"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汪机在针灸临床治疗学上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脾胃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针灸临床尤有指导意义。为总结前人成熟的选配穴经验,以古为今用,故本文对秦汉·《黄帝内经》、晋·《针灸甲乙经》、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针灸资生经》、明·《针灸大成》、清·《针灸集成》等历代有代表性的七部著作的全部调脾胃多穴配伍处方进行了归类分析,从而得出如下规律: 一、调治脾胃经穴的选穴特点 1.通过归类分析,明显看出,在多穴配伍时,主要选用特定类穴,即四关以下诸穴、脾胃经的交会穴、背腧穴、募穴等。 2.在特定类穴中,又以四关以下诸穴应用最  相似文献   

9.
“厥阴俞”一穴,今针灸类辞典及教科书皆言出自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笔者近年逐句、字探究唐·孙思邈二部《千金方》针灸,以为有误,当出《千金要方》。考辨如次: 综览《千金方》,有关“厥阴俞”者有三名,一曰“阙输”,《千金要方·肺脏》卷17云:“胸膈中气,灸阙输随年壮。扁鹃云:‘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名阙输’。”二曰:“巨厥输”。《千金翼方·针灸中》卷27曰:“第四椎名巨厥输.主胸膈中气,灸随年壮。”三曰:“厥阴输”。《千金要方·膀胱腑》卷20云:“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输随年壮,在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那么,“阙输”、“厥阴输”、“巨厥输”三名有何内在联系?笔者以为,穴名虽三,其穴则一,即“厥阴  相似文献   

10.
论针灸上工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74-1377
"针灸上工"之说《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必须结合科学的诊疗思路,用以指导选穴方法、针具选择、具体操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则"能参合而行之者",才可以称之为针灸上工。  相似文献   

11.
正飞腾八法,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是一种以奇经八脉八穴、古代八卦哲学为基础,按天干时辰开穴治病的方法,作用于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以达扶正祛邪、舒经通络、调理气血之功效。"飞腾"有迅猛飞升、急遽升起之意,譬如《诗经楚辞鉴赏辞典·离骚》~([1])"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此处指演算简易、疗效迅速。"八法"是指八脉通八穴,八穴联八卦,故称"八法"~([2])。下面笔者从理论源流和临床运用两个方面系统  相似文献   

12.
强胜 《中国针灸》2009,29(4):264
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于2005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针刺蛾根穴(见王富春等编著的《新穴奇穴图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张大千主编《中国针灸大辞典》,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年)配合谷穴治疗本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得气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病必须得气,这是针灸界流传几千年的古训,也是目前针灸临床奉行的原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清楚地表明“气至”是针灸获效的关键。不仅如此,后世还认为针刺获效不仅要“气至”,还与气至的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略广西近代著名中医、"广西派针法"传播者罗哲初所留手本《针灸发微》和《针灸节要发微》。方法探究两书内容,讨论罗氏发微引据和发微意义。结果两书为罗氏摘取《灵枢》、《素问》等古籍原文和针灸临证经验,对节选经文进行发挥阐释,尤其将其中有经无穴、有穴无治的经文详加注解。结论两书是现代针灸文献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喘息穴为临床常用经外奇穴之一,其平喘疗效已得中医界承认;然对该穴在体表的最佳定位点,目前看法却不完全一致。笔者通过复习有关医学文献,对此进行了认真查证,现将重新审定的结果报告于下。不当之处,诚望同道们指正。喘息穴初出《北京中医》,后录于《针灸学辞典》等医著中,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书——《针灸甲乙经》和针灸巨著《针灸大成》等历代针灸著书中,关于“喘息穴”之内容则鲜见。从而可知,喘息穴乃后世新发现穴。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为依据,梳理出明清江苏针灸医籍36部,其中既有对医论经典的解读,也有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代表性医籍如《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穴指掌图书》《针灸逢源》《考正穴法》。通过研究,将明清时期江苏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为:承前启后,由博返约;针灸歌赋,由盛而衰;医学繁荣,苏南居首;儒医吴医,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7.
从4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①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针灸同方药一样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过程中.②制定了针灸治病的一般原则--阳证宜针,阴证宜灸.③临证中既要遵守一般原则,也要知常达变,随证制宜.④仲景针灸方中选穴一般是少而精,且多为常用穴、特定穴,尤其是"经脉穴",这对我们今天的临床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郤门"穴别名"四白"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特定穴之郤穴).在《新针灸学》则属于上肢部前正中线(掌面正中线).考《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云:"手厥阴郤去腕五寸",此与《针灸甲乙经》以及后世的《针灸大成》甚同.又《医学入门》结合该穴之定义述其取穴曰:"在大陵后五寸".然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是穴宜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取之较合适.其下解剖内含正中  相似文献   

19.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腧穴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言:"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  相似文献   

20.
于晓峰 《中国针灸》2000,20(6):367-368
郑卓人(1904~1984),浙江省浦江县人。早年曾任承淡安创办的中国针灸研究社副社长,并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香港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先生治学严谨,耋耄精勤,毕生致力于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通晓中医诸科,擅长针灸。对《灵枢经》造诣尤深。其治病,以《灵枢》为旨,更能阐发百家,法简而效捷。一生著有《灵枢经白话解》、《针灸歌赋选解》等书。笔者有幸跟师求学,获益匪浅,为光大先师的学术思想,以助后学,现将部分学术经验整理如下。1 治病要调气 气至则效速  郑老认为,针灸治病以气为要,这是因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