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因管路固定不当导致患者失血的事件时有发生。我院自2007年3月起采用“n”字型固定血液透析管路法,使用6000余次,无一例失血事件发生。本文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血液透析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操作.由于操作环节比较复杂.在透析当中容易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并可造成严重的后果~([1])。如因血液透析管路固定不当导致病人失血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大多数血透中心都采用血管钳固定或者胶布固定,固定中因重力作用发生管路下滑。血管钳固定血液透析管路存在一些问题:固定用的血管钳需要每个病人每班消毒~([2]),在  相似文献   

3.
苏红  丁琳 《中国血液净化》2013,12(2):110-111
血液透析是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环节比较复杂,透析中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后果^[1]。其中,确保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循环血液管路的良好固定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采用较多的是巾钳或止血钳进行直线透析管路固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固定中因重力作用发生管路下滑;、固定工具可能夹破管路导致患者出血、失血、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巾钳或止血钳发生、长期重复使用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而造成人力浪费;床单因反复、固定增加部位破损等的问题。本透析中心尝试性使用胶布“高举平台u形法”固定血液透析循环管路,通过临床实践,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血液透析是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环节比较复杂,透析中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后果~([1])。临床上医护人员给病人进行血液净化时需要在病人的动、静脉之间建立通路,通路建立后需要固定,确保血液透析管路的良好固定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常出现意识不清、肢体不自主运动、改变体位等情况,从而使血液净化管路移动或运动,导致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脱落或滑出血管外,引起内瘘血液外渗或失血,既给病人带来痛苦,又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固定体外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针滑脱发生率、患者相对活动度及护患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针滑脱率、管路固定带周围皮肤出现压痕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还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对活动度、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6—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固定体外循环管路,观察组采用新型血液透析体外...  相似文献   

7.
确保血液透析管道的良好固定是血透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止血巾或钳固定方法存在诸多隐患,如:固定中因重力作用发生管路下滑、固定工具可能夹破管路、长期重复使用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而造成人力浪费、固定部位破损严重。本科室自2012年2月以来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血液透析管道,经过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易粘贴胶布,规格:2.5cm×9.1cm。刺针固定后,理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柏拉图分析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透析中失血事件发生的效果,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2012年1~12月我科12 716例次血液透析护理中发生失血情况的1550例次进行数据收集,通过绘制柏拉图统计表对血液透析中失血情况进行解析,找出失血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结果:血液透析护理中失血发生率由整改前的12.19%下降到整改后的4.13%。结论:柏拉图分析法便于护理管理者从错综复杂的护理问题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对降低血液透析中的意外失血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总结43例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管路及透析器凝血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再次发生次数,降低患者失血风险,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正在长达4h的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固定防滑脱一直是护理的工作重点。以前用胶布固定管路于床栏,但留下黑色黏性物质,不易清理,或用止血钳固定于患者床单,但易夹管和误伤患者,本科自2015年通过实践,利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的2条专用的粘扣止血带,用于该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固定,防导管滑脱,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现介绍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胶布的固定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意外失血的影响,以避免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动静脉穿刺针脱出的现象,确保透析安全,提高透析质量。方法:改进前固定动静脉穿刺针的胶布为6条,改进后为8条,其中增加的2条胶布分两种情况固定,其一将增加的胶布于针翼下交叉固定针翼于穿刺口两侧,其二将增加的胶布于针翼之上交叉固定左右针翼。结果:改进后的胶布固定方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穿刺针完全及不完全脱出的现象明显减少,由2002~2005年的19例减少到2006~2008年的2例。结论:8条胶布的固定方法对减少患者意外失血明显优于6条胶布固定,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固定扣的设计与应用。固定扣由双色凹槽固定及床栏卡槽底盘两部分组成,双色凹槽上设有豁口,豁口大小比透析管路外径小0.5~1 mm,便于管路固定得更牢固。床栏卡槽由ABS材质制成,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使用时将床栏卡槽端卡入患者透析侧床栏,再将透析管路整理好,留出适当的活动长度后分别固定于同色固定槽内。该固定扣的设计既可以达到有效固定管路的效果,又可以有效避免目前临床固定方法的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13.
总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及护理.根据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血液透析临床凝血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20例次)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无肝素透析、血流量不足、机器故障停泵等均可造成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血透护理属专科护理,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原理,精通血液透析操作的程序,增强责任心,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患者病情及用药,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透析机报警,可有效预防凝血发生,预防患者透析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密闭式回血法代替传统开放式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回血法.将两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穿刺针渗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穿刺针眼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具有安全、省力、便于操作,凝血并发症少,是减少患者失血的有效回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失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失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确定改善重点,设定目标,进行原因分析并确认真因,制定落实措施。结果:透析患者失血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01%下降至改善后的1.99%,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圈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掌握了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自信与成就感。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失血发生率,提高圈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操作问题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发生率,确保透析的安全性,提高透析质量。方法 对血液透析前、中、后期3个阶段易导致患者失血的常见操作问题进行分析,据此制订在血液透析整个过程中预防患者失血的措施。结果 规范了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护理操作常规,降低了其意外失血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通过实施预防患者失血的规范护理操作,有效地降低了血液透析中常见操作问题给患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周春晓  李亚洁 《临床荟萃》2005,20(2):105-106
铁缺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常见,特别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MHD)尿毒症患者中。其原因包括:频繁取血化验、透析时血液残留于体外循环管路、慢性胃肠道失血以及摄人不足等,均可造成血液丢失(铁的丢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增加了红细胞的生成率,也增加了对铁的需求。当上述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血液透析患者要保持充分的铁储备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减少血液透析中失血的应用。[方法]对血液透析治疗中造成失血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讨论,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评价CQI的效果。[结果]通过CQI,一些失血量大、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的失血原因发生率降为0,其他失血发生率由CQI前的24.57%下降到CQI后的8.84%。[结论]将CQI运用于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管理中,减少了病人失血的发生和失血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密闭式管路法对降低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 以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5例,分别采用传统操作法和密闭式管路法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器凝血状况、开始透析及3个月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器凝血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后C反应蛋白值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管路法可以降低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危险性,减轻护士工作量,是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改良血液透析管路设计上的(),避免或改善回血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对我院40例血液透析患() 用自身对照实验,依次使用传统密闭回血方法(对照1、2组)、改良密闭式回血方法(观察1、2组),观察其血栓 () 发生率、微小空气通过发生率、回血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