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该药对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9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观察2组患儿服药后的大便次数、性状等指标,比较其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为(1.52±0.34),对照组为(1.35±0.2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选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3天,对比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秋季腹泻患儿分别接受治疗后,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92.0%)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消旋卡多曲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具有较为突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替溴铵、蒙脱石散联合整肠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整肠生、蒙脱石散联合奥替溴铵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5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7例与对照组266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参苓白术颗粒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4.1%,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止泻快、退热快,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苓白术颗粒与西咪替丁联合治小儿疗秋季腹泻,疗效明显,可促进患儿体温的恢复,减少腹泻次数,止泻迅速、安全。对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秋泻灵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收住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2例,治疗组32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口服秋泻灵合剂,对照组30例则采用口服蒙脱石散,其余治疗方法2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秋泻灵合剂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总有效率较高,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肠胃康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胃康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确诊D-IBS的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胃康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患者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善情况,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例(8.57%)出现恶心及皮疹等,对照组2例(5.71%)出现类似药物不良反应,均为服用匹维溴铵引起,在治疗2周停药后症状消失,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加用肠胃康颗粒治疗D-IBS可提高治疗效果,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筛选本院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为51例。2组均采取三联疗法治疗,持续2周。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枫蓼肠胃康胶囊,2粒/次,3次/d。2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Hp转阴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8.63%(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4.51%(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12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枫蓼肠胃康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促进症状体征改善,提高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下调患者血清TNF-α和IL-12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连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和蒙脱石散;对照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蒙脱石散。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益生菌及蒙脱石散,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19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09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腹泻常规输液,试验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与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用药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呕吐及腹泻的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散结片联合板蓝根口服液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片和板蓝根口服液,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天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25%;对照组5天总有效率为60%,治愈率为15%;治疗组10天总有效率为95 %,治愈率71.67%;对照组10天总有效率为83.33%,治愈率为53.33%;2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散结片联合板蓝根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229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率、胃液体半排空功能(T1/2)、胃窦收缩幅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95%,胃窦收缩率和胃窦收缩幅度较对照组升高,T1/2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苍苓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苍苓汤辨证加减治疗,3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6%高于对照组80.7%(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体温恢复正常、呕吐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苍苓汤配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补液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减联合电针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利胆消炎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腹疼、腹胀,恶心、腹泻等症状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4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舒胶囊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胆舒胶囊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培菲康治疗.治疗4周后,以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6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缓解腹痛、腹胀、便秘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胆舒胶囊联合培菲康是治疗IBS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联合肠胃散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加用痛泻安脾汤联合肠胃散贴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除对照组黏液便、排便窘迫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腹痛、腹胀、排便次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安脾汤联合肠胃散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优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增强患儿抵抗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口服,连续给药7d,分别在腹泻病程的第3天和第7天收集2次粪便,进行粪便涂片菌群分析,在治疗后第7天观察2组患儿肠道屏障功能,对比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20例痊愈或有效,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93例痊愈或有效,总有效率为77.50%,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D-乳酸、血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能有效改善小儿肠道菌群平衡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提高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