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角蛋白、NSE、CgA、Syn呈阳性表达,S-100呈阴性表达。电镜:瘤细胞胞质内见多量神经内分泌颗粒和增多的线粒体。结论 肺嗜酸细胞类癌具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原发性肝样腺癌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肾上腺肝样腺癌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肾上腺肿瘤镜下可见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区域,两者交错分布,肝细胞癌样区域瘤细胞呈腺管状和梁索状排列,肿瘤间质较少,瘤细胞间可见血窦样结构.瘤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电镜见胞质线粒体丰富、高尔基体发达,可见层状排列的粗面内质网;细胞间可见毛细胆管结构.免疫组化HepParl、AFP和pCEA(+),Inhibin-α(-).全身其他脏器检查未发现肿瘤,随访13个月无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肾上腺发生的肝样腺癌具有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依据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除外转移,方可确诊.目前,连同本例仅见2例报道.提示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要注意与这类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有嗜酸性颗粒状胞质的乳腺肿瘤(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乳腺具有嗜酸性颗粒状胞质的肿瘤有多种类型,从超微结构上可分为:①富含大汗腺小泡和颗粒的癌:大汗腺癌和肌母细胞样癌;②富含黏液颗粒的癌;分泌型癌和黏液细胞癌;③富含酶原颗粒的癌;腺泡细胞样癌;④富含神经内分泌颗粒的癌:嗜酸性神经内分泌癌;⑤富含线粒体的癌:嗜酸细胞癌和伴肌上皮分化的癌;⑥富含溶酶体的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具有嗜酸颗粒状胞质的平滑肌瘤。主要计论以上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2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多见于中、青年,无明显性别倾向。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常有坏死,瘤细胞弥漫分布,胞质强嗜酸性,核明显异型;免疫标记显示Inhibin-α+/-,Melan-A和Syn(+),Ki-67〈5%。电镜示肿瘤细胞充满线粒体。结论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为其明确诊断的依据,可能为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肝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单形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E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ME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研究。结果 患者临床无症状。肿瘤由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构成,胞质透亮或嗜酸,无脂肪细胞及异常血管;HMB45( ),SMA和Vim部分( ),Des少烤( ),S-100弱( ),CK和AFP(-),CD34血管内皮细胞( )。电镜下瘤细胞胞质中微丝束上有高电子致密度的凝集物显示,可见黑色素样小体。结论 肝MEA是极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组织起源有争议,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喉神经内分泌癌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 3例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3例喉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3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会咽区 ,大体直经 <3cm ,2例呈息肉状。光镜检查 2例肿瘤以巢团状结构为主 ,瘤细胞胞质丰富 ,嗜酸性 ,核分裂象易见 ,有坏死。 1例以小梁状结构为特征 ,瘤细胞较小 ,分裂象罕见 ,无坏死。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CgA、Syn、CK(AE1)及NSE( ) ,S 10 0、HMB4 5及GFAP(- )。电镜观察瘤细胞间有细胞连接复合体、细胞内腔及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喉神经内分泌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 ,形态学上应当与喉的低分化鳞癌、副节瘤、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对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电镜在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例甲状腺髓样癌的光镜和电镜研究,结合文献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电镜诊断特点。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电镜观察要点为胞质内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所观察到的结果在腺样型髓样癌与滤泡肿瘤、嗜酸细胞型髓样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癌)、玻璃样变梁状腺瘤样型髓样癌与玻璃样变梁状腺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鞍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6岁。视力下降3年,停经2年半。影像学提示鞍区占位,术前拟诊为“脑膜瘤”。光镜下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或不规则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局部区域明显黏液变性,间质散在或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vimentin、S-100和EMA(+),Ki-67标记指数〈1%。电镜下以瘤细胞胞质内大量肿胀的线粒体为特征,缺乏分泌颗粒。结论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是罕见的鞍区肿瘤之一,应与鞍区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依靠免疫组化和电镜可确诊。  相似文献   

9.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肾嗜酸细胞腺瘤病理学特点并与其它具有嗜酸性细胞浆的肾上皮性肿瘤鉴别。方法观察4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在光镜观察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tokeratin及Vimentin,并行Hale胶体铁染色及电镜检查,与形态上类似的肾肿瘤进行鉴别。结果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特点为:胞浆强嗜酸性,粗颗粒,腺泡状或实性片状排列,无坏死,无核分裂像或核分裂像罕见;Cytokeratin8阳性,Vimentin阴性,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电镜下有多量粗大线粒体。据此,可与颗粒型肾细胞癌、混合型肾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鉴别。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有病理特点的良性肾肿瘤,根据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组化染色及电镜特点可与胞浆嗜酸性的肾癌鉴别,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为52岁老年男性,肿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大小较一致,以梁状和岛状排列为主;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中度嗜酸性,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 (+)、CD56(+)、Syn (+)、CgA(+),Inhibin(-)、PLAP(-)、AFP(-)。结论原发于睾丸的神经内分泌癌非常罕见,通常不伴有类癌综合征。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包括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睾丸畸胎瘤合并类癌、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多数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  相似文献   

11.
Twenty-one adrenal and 6 extra-adrenal pheochromocytomas were studied by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ormaldehyde-induced fluorescence (FIF). These morphological findings were compared to the content of tumor catecholamines. Based on predominancy of the cell types, pheochromocytoma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basophilic, chromophobic and oxyphilic (oncocytic) types. The basophilic type was characterized by basophilic cytoplasm of the tumor cells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H & E) stain, green cytoplasmic fluorescence with FIF and numerous epinephrine type of electron dense granules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Its epinephrine content was compatible to the normal adrenal medulla. The basophilic type was only of adrenal origin. Chromophobic and oxyphilic tumors contained predominantly norepinephrine, and showed yellow-green or light brown cytoplasmic fluorescence by FIF. By electron microscopy, various granul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of the norepinephrine type were noted. Extra-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cells demonstrated dark brown cytoplasmic fluorescence by FIF. Morph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extra-adrenal tumor corresponded to those of chromophobic type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The tumors contained only norepinephrine.  相似文献   

12.
肺假血管肉瘤样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假血管肉瘤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常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肺假血管肉瘤样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大体检查有典型的肺鳞状细胞癌的形态,界限清楚,中央有坏死。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分支吻合状、乳头状、血窦状的血管样腔隙,衬以明显异型的上皮样细胞,腔内红细胞呈“血液湖”状,肿瘤细胞周围有明显的慢性炎症细胞反应,局部仅见细胞间桥样结构,未见角化珠,肿瘤细胞表达EMA、keratin、CEA和vimentin,而SMA,CD31,CD34,UEA-Ⅰ,Ⅷ因子均阴性。结论 肺假血管肉瘤样癌是罕见的肺肉瘤样癌亚型,它是与肺原发性血管肉瘤具有不同病理性质的肿瘤。  相似文献   

13.
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刘彤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8(6):328-329,T094
目的:报道2例罕见的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及分析。结果:胰腺导管内哮酸性乳头状肿瘤的特点为多发生在大导管内,呈乳头状,瘤细胞浆嗜酸性,细颗粒状。结论:此瘤根据其衬覆上皮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者称为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腺瘤,交界性者称为交界性胰腺导管内哮酸性乳头状腺瘤;恶性者称为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癌,本文报道的2例均为恶性,1例为非浸润性癌,另1例为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OPRCC病人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7岁和53岁,均因体检发现,均行手术治疗。OPRCC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体观察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褐色。镜下观察:1例病人肾肿瘤完全由发育较好的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被覆单层立方状胞浆丰富的强嗜酸细胞,核圆形、规则,核仁不明显,FUHRMAN核分级Ⅰ级,局部区域瘤组织出血、囊性变。另1例病人瘤组织主要由密集、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内可见有或无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突起;管壁及乳头结构表面均衬覆单层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强嗜酸性的瘤细胞,其中散在胞浆透明空泡状的瘤细胞,瘤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粗、可见核仁及核内包涵体,FU-HRMAN核分级Ⅳ级。免疫组化染色:2例瘤细胞均呈EMA、CK7和CK18弥漫强阳性;vimentin、AMACR和E-cadherin表达不一;CD10、RCC、CD117和CD68均阴性。结论 OPRCC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罕见组织学亚型,诊断时需与其他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该病变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乳头状癌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细胞嗜酸性变.免疫组化示肿瘤组织CK19、HBME-1、CK、TG、TTF-1和EMA呈弥漫或大部分(+),calcitonin、p53和Ki-67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伴滤泡上皮嗜酸变等形态结构相近的良、恶性病变.形态学上乳头状癌癌细胞特征性核改变及免疫组化CK19和HBME-1(+)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腮腺嗜酸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例腮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近3a国内外文献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腮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少数患者有面神经侵犯。术后病理检查出嗜酸细胞明确诊断。结论腮腺嗜酸胞癌病程短,生长快,易于腮腺恶性肿瘤相混淆.颈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放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方法 对12例SHL进行临床病理、组化及免疫组化研究。其中1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SHL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组成。被覆盖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及血管腔面的为立方细胞;实性区及乳头轴心形态一致的圆形、多边形胞浆线染细胞。免疫组化:立方细胞表达keratin、EMA、CK;而浅染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及ER、PR;瘤组织内散在有SY、CgA阳性细胞区。电镜:肿瘤细胞胞浆内可见致密核心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SHL起源于肺间胚层细胞常可伴明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ER、PR的高表达可能与女性的吭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04-5806
目的 探讨青少年胸部Askin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1例青少年Askin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Askin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多见,瘤体一般较大,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CT表现单侧胸腔内巨大肿块,可累及胸膜、膈肌等,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内部密度、肿瘤的范围、显示肺内的转移、肿块与肺、胸膜、纵隔的关系以及肋骨破坏的情况.病理学特点瘤细胞由小圆细胞构成,有菊形团; 免疫表型:CD99、NSE、VIM、S100 阳性; 电镜下观察到肿瘤细胞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Askin 瘤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均为非特征性表现,最后诊断须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胃肝样腺癌的超微结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例手术切除的胃肝样腺癌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样分化区的肿瘤细胞具有许多肝细胞癌特征,如胞质内胆汁,向心性环层小体,糖原颗粒及癌细胞间的毛细胆管。在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中的球形小体和细胞间的球形小体含有层状或纤维状结晶体。这些球形小体可能为光镜下所见的嗜酸性小体,含AFP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