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胜  冯国清 《医学综述》2004,10(8):462-464
1986年由Murry等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心肌组织对随后持续缺血的耐受性,它是一种内源性自我保护方式。随后人们又发现IPC对心肌保护作用呈双时相过程,包括IPC后即刻出现的早期保护,一般持续1~3h。和IPC后24h出现的延迟保护,又称第二保护窗口,可持续数天。预适应方法除经典的短暂缺血外,还有热应激、快速起搏、药物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宏平  程冕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73-873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反复踝关节疼痛1个月,于2007年1月12日就诊。1个月前患者出现双膝踝关节疼痛,无肿胀及活动受限,查ASO( ),RF(-),ESR86mm/1h,CRP>10μg/m(l正  相似文献   

3.
王宁  李秀钧 《四川医学》2000,21(7):656-657
1 病历摘要患者 ,女 ,2 1岁。因反复关节疼痛 9月 ,反复发热 5月 ,于 1998年 11月 19日入院。 9月前 ,“感冒”后出现双膝、腕、掌指关节游走性胀痛 ,但无红肿。无口腔溃疡、盗汗及皮疹。入院前 8月 ,因症状加重 ,伴晨僵 >5小时 ,于某镇医院查血沉 ( SR)为 92 mm/h,抗“O”阳性 ,诊断“风湿热”,给予青霉素 2 2天 ,强的松 15mg1日 3次 ,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强的松口服两周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 5月前 ,“感冒”后又出现发热 ,最高39℃ ,无寒颤 ,能自行缓解 ,此后 ,每隔 10 天出现发热 ,多出现于下午及晚上 ,晨起正常 ,持续 3~ 5天。 3…  相似文献   

4.
患男,68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10年,加重2d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心慌,胸闷。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每次持续数分至1~2h不等。口服异搏定有效。2d前受凉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在外院静推“西地兰”,口服“胺碘酮”等治疗2d无效入院。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2年,双下肢浮肿1年入院.患者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双肩关节、双膝关节肿痛,晨僵>1 h,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6.
臧妍  薛卫斌  周琴  高照波 《医学争鸣》2008,29(21):1976-1976
1临床资料患儿19(男12,女7)例.年龄1.6~2.1岁,体质量4.5~13.0 kg.患儿在术后出现少尿或无尿持续5~20 h,药物利尿无效,排除了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平均持续(12.3±2.1)h时开始腹膜透析,其中11例患儿在10 h内开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8例在10 h以后开始.治疗时间为(1.0~11.0)d.均使用Tenckhoff小儿透析管及透析液(百特公司),采用间歇性腹膜透析(IPD).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致双重性心室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重性心室反应是一次激动引起连续两个室上性QRS波群 (后 1个QRS波群多出现室内差传 ) ,形成 1∶2房室传导 ,是房室结双径路的一种特殊传导现象 ,临床十分少见。本文报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快慢径同步传导形成非折返性心动过速。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4 9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就诊 ,头昏 1 6a ,于2 0 0 4年 3月 5日入院。患者 1 988年起无明显诱因反复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昏、乏力 ,呈突然发作 ,骤然终止。每次发作心跳可达 1 70bpm ,持续 1h~ 2h,每年发作 1次~ 2次。近 1a来发作比以前频繁 ,约每月发作 1次 ,经临床诊断为阵发…  相似文献   

8.
无镁诱导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癫疒间样放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无镁细胞外液短暂处理培养的胚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能否诱导自发、反复的惊厥样放电.以期提供一种较好的研究发育中脑癫活动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全细胞电流钳记录技术,记录体外培养12~18 d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在正常细胞外液、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 h继而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1~2 h、24 h、72 h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神经元在正常细胞外液中自发放电形式表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及约16次/min左右的动作电位(n=29).(2)无镁细胞外液孵育3 h,孵育期间100%的细胞(n=25)放电形式发生改变,表现为两种形式:持续强直的高频爆发及"楔形"去极化.(3) 经无镁细胞外液孵育3 h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2 h 100%的细胞发生异常放电(n=12),72 h仍有近80%的细胞发生异常放电,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棘波样爆发、"楔形"去极化及PDSs样发作(paroxysmal depolarizing shifts).结论: 培养的胚胎鼠皮层神经元予短暂的无镁处理后可诱导自发、反复的惊厥样活动,且惊厥样活动可持续72 h,为进一步研究发育中惊厥性脑损伤及保护提供了较好的癫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在减少术后失血中的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1月38例需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和早期夹闭组。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t),术后24h、48h计算失血量。结果术前Hb、H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早期夹闭组的Hb、Ht高于持续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夹闭组术后24h、48h失血量及输血患者比例较持续引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对于减少术后失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8岁,因反复发热、心悸、活动后气短半年于2007年3月30日入我院.患者2006年11月起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无盗汗,并于2周内逐渐出现心悸、活动后气短.外院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92 mm/h,抗核抗体、抗ds-DNA均(-),结核菌素试验(PPD)(-),曾予抗感染治疗无效,间断使用地塞米松及泼尼松,症状可好转,但停药后症状反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