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07级临床医学肿瘤方向班40名学生在场景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并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和教师共同构建教学场景,由问题引出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式教育.结果学生评价表收回40份,选项中评为好的比例均超过90%.教师评价优.结论使用临床场景教学并在其中贯彻PBL思想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子宫肌瘤临床路径为例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妇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妇科实习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临床路径教学组学生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成绩,且学生对采用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建议在妇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应当注重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其在肿瘤内科学实习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注重临床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重视和加强实习医生的医患关系教育,教育学生摆正实习、就业、考研的关系,从而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成为合格的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肿瘤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B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A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多数项目教学效果评价好于B组(P〈0.05),PBL教学法应该在肿瘤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当前,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与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特色,定位为选修课,缺少见习等因素有关.为了改善教学状况,医学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减少重复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以及加强教学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名肿瘤科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分别实施Sandwich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利用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效果。出科考试成绩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肿瘤学专科人才。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于涛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3):335-336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根本目标。医学专业人才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医学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4个方面。实践证明,临床路径式教学是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126名医学生按照授课班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61名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教育背景、授课教师均相同,教学结束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更好(P<0.01)。考试成绩分析表明,在肿瘤药物知识掌握、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与处理等方面,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药理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呼吸内科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07至2009年呼吸内科实习的7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35人)和试验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试验组实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5~6人1组,教师预先向各组提供1份统-CP文本,然后根据CP中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固定程序展开渐进式的提问及讨论。实施一定周期后,通过实习考核、问卷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平均成绩为(90.00±4.00)分,对照组总平均成绩为(76.00±7.2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从激发学习兴趣(P=0.002)、提高分析问题能力(P=0.004)、提高自学能力(P=O.001)、加深理解基本概念(P=0.112)、提高创新能力(P=O.005)、提高学习效率(P=O.034)、提高临床综合能力(P=O.016)、提高语言表达能力(P=O.000)等方面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显示临床路径式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结论临床路径教学对培养学生诊断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实施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