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病例78例,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混合性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67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肠套叠为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在2岁以下,尤其在4~10个月时发病.本文对某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肠套叠应用B型超声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秋菊 《中国医刊》2006,41(9):38-39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应用B型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收治159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报告资料。结果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病例和经手术证实的肠套叠病例,均由B型超声诊断,无假阳性病例发生。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超声与其他辅助检查相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无明显原因哭闹或腹胀、呕吐、便血的婴幼儿,B型超声可列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肠套叠临床初期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方法:对85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临床的初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85例患儿均急性发病,70例经询问病史发现有阵发性哭闹现象,15例无典型的阵发性哭闹表现,70例空气灌肠复位,13例患儿因延误诊断而行手术治疗,其中部分小肠切除的患儿4例。结论:小儿肠套叠的初期诊断对于治疗效果保障和患儿的生命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比较深,了解比较多,那么一般都不会造成患儿的病情延误,临床中需要配合各项检查来进一步的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黄精贤 《吉林医学》2012,33(8):1632-163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加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盐水灌肠或手术证实。结果:34例为典型肠套叠图像,3例为不典型低回声包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9%(34/37)。结论:超声检查方便、快速,诊断符合率高,小儿肠套叠应首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对肠套叠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显像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180例声像图特征为“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其中有172例经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完全复位证实,复位成功率为95.6%,另有8例超声监视下未完全复位而后手术证实。结论超声显像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其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与诊断的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胃肠机对小儿常规胸腹透视,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本组77例患儿中69位复位成功,且无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认可,尤其对症状不典型者,近年来,随着彩超技术的发展,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灰阶超声波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用超声波诊断肠套叠的6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灰阶超声诊断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及手术证实63例,其中2例因二次空灌未复位采取手术复位。超声诊断总符合率100%。结论:应用普通灰阶超声波检查小儿肠套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华 《河北医学》2004,10(9):839-840
肠套叠是儿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男比女多2~3倍。现将我科室自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经B超诊断的49例小儿肠套叠报告如下.且全部病例均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诊断为小儿肠套叠29例总结分析.结果:29例患儿中,男21例,女8例,其中哭闹20例(占69%),呕吐26例(89.7%),血便16例(55.2%),腹部触及包块18例(62.1%),嗜睡21例(72.4%).结论:当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便血和腹部包块四项症状之2项,或1项伴有精神萎靡或嗜睡者均应怀疑肠套叠可能,及时进行检查,避免手术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诊断121例腹痛、腹部包块的临床疑似肠套叠患儿,其中经手术或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小儿肠套叠76例,在X线下空气灌肠排除肠套叠患其他原因的腹痛患儿45例。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79例,经手术或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为肠套叠70例,排除肠套叠9例;超声排除肠套叠42例,其中经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为肠套叠6例,排除肠套叠36例。超声诊断肠套叠符合率87.6%,敏感度92.1%,特异度80.0%。结论与X线下空气灌肠检查比较,超声检查对肠套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法简便、迅速,结果准确可靠,无痛苦等优点,对肠套叠的及时诊断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本组30例患儿均没有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4例,急性肠炎的5例,细菌性痢疾12例,脑炎2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发热原因待查3例.结论 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耐心询问患儿病史,仔细的进行腹部检查,并进行肛门指标检查,因为正常的进行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肠套叠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肠套叠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气钡灌肠术后、手术后结果对照。结果 1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肠套叠17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并能与其他类型小儿急腹症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儿均没有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8例,急性肠炎的10例,细菌性痢疾24例,脑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发热原因待查6例。结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耐心询问患儿病史,仔细的进行腹部检查,并进行肛门指标检查,因为正常的进行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肠套叠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吴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70-2671
目的:研究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小儿肠套叠患者38例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超声表现,总结患儿肠道血运、肠间积液及肠壁水肿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可探及不均匀的包块,包块横切面呈“同心圆征”18例,呈现“假肾征”患者10例,“靶环征”患者8例,不规则包块患者2例,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腹腔积液。38例患儿的血流情况,其中Ⅰ级患儿8例,Ⅱ级患儿6例,Ⅲ例患儿14例,Ⅳ级患儿10例。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性高,无创、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31例6岁以下儿童经Aloka5500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并有手术结果对照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套筒"征、"同心环"或"靶环"征为其典型表现。结论依据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肠套叠,简捷准确,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肠管有无坏死将80例患者分为肠坏死与非肠坏死组,比较两组血运情况、肠间积液、肠壁水肿程度的差异。结果:比较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结果,肠坏死组血运差、肠间积液量多,肠壁水肿较重。结论:腹部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方面具有显著地临床应用价值,该检查方便、无创、确诊率高,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9.
马红林 《中外医疗》2013,32(3):173-17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外科经手术或灌肠复位临床观察确诊的80例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分析小儿肠套叠的表现特征;根据手术观察肠管坏死情况,根据肠管有无坏死将80例患者分为肠坏死与非肠坏死组,比较两组血运情况、肠间积液、肠壁水肿程度的差异。结果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72例明确诊断,6例疑似诊断,2例患儿因表现不典型漏诊,其中确诊病例中5例,检出率93.75%,其中所有确诊病例均提示"同心圆征"与"套筒征";比较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血运情况、肠间积液、肠壁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坏死组血运差、肠间积液量多,肠壁水肿较重。结论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方面具有显著地临床应用价值,该检查方便、无创、确诊率高,可重复性强,是用于小儿肠套叠检查的首选以及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诊断价值,研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鳃裂囊肿的CT表现,讨论CT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鳃裂囊肿患者的CT资料,9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1例行MRA检查.结果 根据Bailey的分型,本组9例中5例属Ⅰ型,4例属Ⅱ型;鳃裂囊肿常表现为颈外侧部和颌下区无压痛囊性肿块.CT表现为颈前三角区,沿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呈上、下走行的囊状密度影,边界清晰,壁薄,其内密度均匀.周围组织受推压、移位.当合并感染时,边界较模糊,囊壁增厚,部分囊壁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鳃裂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冠状位及轴状位重建图像,病变显示得更加清晰,易于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