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放胸水后行胸膜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肝性胸水病例9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人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注入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护肝、输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观察其胸水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消退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性胸水行胸膜膜粘连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曹培明  严晓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499-3500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4~2006年收治的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1.5cm未定位抽胸水,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后2~4周胸水基本吸收。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在1.5~3cm予胸穿针穿刺抽液,并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平均2周后胸水基本吸收。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提示液性暗区>3cm予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并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平均3~5天胸水基本吸收后拔管。8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胸膜明显增厚患者予胸穿针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10万U,并予抗结核及支持对症治疗,胸膜粘连明显减轻。4例胸水反复出现,予胸膜粘连术后胸水不再产生。结论:根据胸腔积液程度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胸穿针穿刺抽液,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水,胸腔内注入尿激酶,B超引导下抽液及胸膜粘连术,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包裹性胸水,注药后何时抽液效果好。方法:40例结核性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17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分钟内即抽液,对照组23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3天后抽液。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首次抽液量、治疗后抽液总量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所需的注药次数、抽液次数、胸水吸收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短时间内(10分钟)即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胸膜粘连、包裹的作用。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短时间内(10分钟)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胸膜粘连、包裹的作用,较常规注药2.3天后抽液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82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不同剂量尿激酶,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对抽液量的影响。结果 B组及C组胸水抽液量、胸膜厚度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镜下血性胸水、肉眼血性胸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抽液量,加快胸液吸收时间,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发生机会和程度。  相似文献   

5.
穆春华 《淮海医药》2014,(2):154-155
目的观察猪尾巴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对排除胸腔积液,防止胸膜粘连增厚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传统胸腔穿刺引流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猪尾巴导管引流胸水。比较2组患者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2个月后胸膜增厚。结论应用胸腔闭式引流,能减少操作次数,较快减轻临床症状,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诊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21例肝性胸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5.7%。结论肝性胸水应及早确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50%高渗葡萄糖胸膜粘连术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143例胸膜炎胸膜活检探讨泉州市第一医院陈宝珠胸膜炎属常见病,病因不一,早期诊断不易,需依靠细胞学或细菌学才能确诊,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方法简便,可在抽胸水的同时进行取胸膜组织检查,尤其对结核性胸膜炎多数能获得早期诊断。我院自1991年6月~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6):采用开胸术,能切除的原发灶予以切除,脏壁层胸膜可见的种植灶予以电灼破坏,同时使用胸膜粘连术;对照组(n=34):放置胸腔引流管引流,进行胸腔灌注化疗,杀灭癌细胞,同时导致胸膜腔粘连。观察两组预防癌性胸水的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胸腔积液15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中等量胸腔积液2例;对照组,无胸腔积液4例,少量胸腔积液9例,中等量胸腔积液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肺癌合并癌性胸水的患者,使用开胸减瘤术和胸膜粘连术能更有效的预防癌性胸水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膜腔内注入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72例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间断胸膜腔穿刺抽液或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治疗组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间断注入尿激酶10万IU,地塞米松10 mg;分别观察胸水吸收及胸膜增厚情况.结果 对照组胸水消失平均12d,治疗组胸水消失平均8d(P<0.05).两个月及半年后胸膜增厚及粘连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人数(P<0.05).结论 胸膜腔注入尿激酶及地塞米松能有效缩短胸水的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增厚及粘连.  相似文献   

10.
朱亚茜  李月川 《天津医药》2008,36(12):990-992
胸腔积液(胸水)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症候群。姑息治疗方法通常是反复行胸腔穿刺术或闭式引流术,而大量抽放胸水必将导致营养物质丢失,并增加了感染的概率。自1906年Spengler首次把硝酸银注入胸腔治疗气胸以来,各国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药物作为硬化剂诱导胸膜粘连以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和气胸。目前临床上硬化剂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其促进胸膜粘连的机制尚不十分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稀释尿激酶20万单位,对照组在胸穿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抽积液次数、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胸膜积液在内科常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各种原因延误诊断或胸水处理不及时不彻底,造成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包裹、粘连,使胸水更加难以抽出,疾病迁延不愈。为探讨包裹性积液的治疗方法,自2006年以来,对各类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抽液后注入尿激酶,观察其疗效,并了解尿激酶的最佳注入时机。  相似文献   

13.
人工胸膜粘连术是向胸腔内注入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使之产生无菌性化学性胸膜炎,造成胸膜脏层和壁层的粘连,从而达到防止气胸复发,促进支气管胸膜瘘的愈合,消除或延缓胸水增长等治疗目的。我科采用胸腔内注入四环素或喷撒滑石粉治疗自发性气胸、癌性胸水、慢性胸腔积液患者共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我们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宁 《河北医药》2008,30(10):1503-1504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结合尿激酶胸腔注药治疗肥厚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肥厚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胸穿抽液并注入几丁糖 尿激酶,对照组只注射尿激酶,对比2组胸水消失时间、发生胸膜粘连肥厚及治疗前后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较对照组短,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医用几丁糖结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为治疗肥厚性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碘伏胸腔内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留置导管,应用碘伏胸腔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机制及疗效。方法首先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并离断胸膜粘连带及包裹分隔的胸腔积液,抽净胸水,应用0.5%碘伏冲洗,用以根除胸腔内结核菌感染,常规抗结核治疗,随诊1年,观察有无复发及胸膜肥厚情况。结果①22例常规胸穿抽液加抗结核治疗,10例病情好转,胸水消失时间25.8&#177;6.3天(x^-&#177;s,下同),1年后胸膜明显肥厚,12例治疗半个月无效,转用胸腔镜治疗,胸水消失时间6.2&#177;2.6天,1年无明显胸膜肥厚;②22例直接采用胸腔镜加抗结核治疗,胸水消失时间为4.8&#177;2.6天,明显短于单纯胸穿组(P〈0.05),1年后无明显胸膜肥厚。结论先经内科胸腔镜局部用药治疗,后应用碘伏胸腔内冲洗治疗结核性大量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实用,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胸膜肥厚。  相似文献   

16.
儿童慢性脓胸的手术治疗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龚怀强,唐伟椿,丛林儿童慢性脓胸患者,肺组织因受脓腔和肥厚的胸膜纤维板压迫或因支气管胸膜瘘而严重蒌陷经久不愈,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保守疗效差。我院近12年采用手术治疗并不断改进,效果优良。1986年6月~1991年9用共施行手术21例,现就手术方法、时机与减少肺叶切除的关系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5~8岁。其中18例<5岁,8例<3岁。右胸11例,左胸10例,伴支气管胸膜瘘10例。肝大伴轻度肝损害1例。轻度贫血伴Ⅰ°营养不良12例。活动后明显呼吸困难18例,轻度呼吸困难3例。术前均用抗菌素并反复抽脓,16例曾行胸腔闭式引流。二、辅助检查:21例均有肋间隙明显变窄,胸膜纤维板明显肥厚及继发性胸段脊柱侧弯。患侧肺的1/2~5/6萎陷,合并包裹性脓气腔12例。纵膈移位2例,B超提示慢性脓腔从4×3cm到12×15cm不等。血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正常15~20%。三、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三年前平均术时2.6小时,近两年(12例)平均2小时。出血量60~150ml不等,平均少于100ml。四、麻醉均采用静脉麻醉,加气  相似文献   

17.
普内科应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对包裹性胸腔积液及微量胸腔积液(胸水厚度1.0~1.5 cm)伴胸膜肥厚或胸膜粘连的30例患者经皮进行脏层胸膜活检,通过对其取材成功率、病理阳性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分析,评价应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对有微量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脏层胸膜活检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梁栋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3):34-35
目的比较胸腔置管负压吸引术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随机分为两组,胸腔置管负压吸引组28例;胸腔穿刺抽液组26例;胸腔置管负压吸引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负压吸引,流速控制在3~5m l/m in,至胸液排空为止。胸腔穿刺抽液组,按传统方法,每周抽胸液2次,每次抽液量1000m l以内。结果负压吸引组:平均退热时间(2.1±1.2)d;抽液组:(8.7±2.2)d。胸液消退时间:负压吸引组(4.6±3.3)d;抽液组(18.4±3.4)d。并发症:负压吸引组:胸膜增厚粘连1例(3.6%),包裹性胸膜炎无;抽液组:胸膜增厚粘连5例(19.2%),包裹性胸膜炎1例(3.8%)。以上两组所有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胸膜置管负压吸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明显优于传统抽液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梦义  张宏 《天津医药》1998,26(12):730-732
探讨铜蓝蛋白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胸膜肥厚及粘连的关系。方法:用散射光比浊法对2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和血清CP水平进行检测,并以15例性胸水患者及50例正常人对作对照。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9年1月至1994年4月,收治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15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5年中我院共收治肝硬化1272例,伴有肝性胸水187例(14.7%),其中不伴有腹水的肝性胸水15例(占肝性胸水的8.02%)。男14例,女1例,年龄35~81岁,平均50.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