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型及耐药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结合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3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脉冲场谱分10型(A—K型),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由高到低为庆大霉素(67%)、阿米卡星(67%)、环丙沙星(64%)、氧氟沙星(64%)、头孢噻肟(50%)、头孢曲松(44%)、妥布霉素(40%)、氨曲南(30%)、头孢哌酮(27%)、头孢吡肟(24%)、哌拉西林(24%)、头孢他啶(23%)、亚胺培南(23%)。筛选出了7株(占2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它们对13种抗生素出现全耐药现象,指纹图谱显示均是同一基因型(D型)。结论:在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脉冲场凝胶电泳是一种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监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除头孢他啶耐药率降低外,存在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能尽早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呼吸内科病房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呼吸内科合理用药.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呼吸内科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采用MicroScan NC31、NC33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对常用的25种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19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96.4%,铜绿假单胞菌对加替沙星较敏感,敏感率为10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在10.0%~15.0%;对头孢他啶等其他11种药物的敏感率在60.0%~85.0%;14种抗菌药物中4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下降9种抗菌敏感率略有上升,加替沙星尚未出现耐药现象. 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控制较好,临床应继续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监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除头孢他啶耐药率降低外,存在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能尽早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对下呼吸道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 39株PAE对临床常用的8种抗生素耐药率为:氨曲南28.0%、头孢他啶17.2%、庆大霉素17.2%、阿米卡星14.3%、环丙沙星21.7%、头孢哌酮27.3%、哌拉西林47.1%、亚胺培南45.0%.结论 PAE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合理谨慎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株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用PCR检测各种相关的耐药基因。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耐药基因检测中共有8种基因阳性,其中阳性率较高的为CTX(56%)、外膜孔蛋白OprD(60%)、aac(6′)-Ⅱ(6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基因型以CTX阳性率较高,耐亚胺培南主要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同时已获得较多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儿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12月儿科病房中培养分离的69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87.0%~88.4%);而耐药率最高的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94.2%~49.3%).结论 儿科病房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3248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50株,分离率为10.8%,其中ICU构成比最高,为30.9%(108/350)。在10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耐药率(P〈0.05)。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首选药物。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不同来源、不同时期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同源性,明确PAE在烧伤科的流行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技术,对烧伤科32株临床分离到的PAE进行基因分型,并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2株PAE共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A型13株,B型7株、C型6株、D和E型各2株、F和G型各为1株,A和C型菌株在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均分离到;32株PAE中,23株为多药耐药、8株为泛耐药菌株,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90.0%,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5.0%。结论烧伤病房多年来存在PAE多型菌株流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或泛耐药,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是目前烧伤患者PAE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分离自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性。方法对分离自烧伤病房的3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获得质粒DNA图谱;利用脉冲场电泳分析菌株的亲缘性。结果 3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7株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占53.1%,8株(25.0%)铜绿假单胞菌对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29株(90.6%)含有质粒,分属于4种质粒表型,主要有2种质粒表型的铜绿假单胞菌;脉冲场电泳聚类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由3个克隆株引起。结论分离自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克隆传播,甚至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007年上海市公共场所部分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来的嗜肺军团菌1型(L01)的基因特征。[方法]从空调冷却塔水中检测到26株Lp1嗜肺军团菌后,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fiifl,PFGE)技术对酶切后的L01军团菌全染色体DNA进行电泳获得指纹图谱,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6株LO1军团菌可分为15个PFGE型。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30.00%~100.00%之间不等,大部分菌株的PFGE型别差异明显,无优势型别。大部分PFGE型别的菌株来源场所单一;而大部分同一场所来源的军团菌菌株为相同的PFGE型。[结论]2007年上海市公共场所部分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来的Lp1军团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脉冲场电泳分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应用脉冲场电泳(PFGE)分型技术,研究四川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应用DNA限制性内切酶NotⅠ,对钩体野生株染色体DNA酶切后,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rericsV3.0建立数据库和相似性聚类。结果来自四川省不同地区的140株钩体可分为64个PFGE型,菌株相似值在67%~100%之间。同一地区患者和宿主动物分离株有相同的图谱。结论PFGE分型分析可用于钩端螺旋体遗传学分类研究,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耐药性与遗传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连续分离株耐药性与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PCR检测86株PAE连续分离株耐药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结果86株中oprD2基因缺失47株(55.0%)、β-内酰胺酶基因blaCARB阳性26株(30.2%)、blaVIM阳性12株(14.0%)、blaDHA阳性3株(3.5%)、blaTEM阳性1株(1.1%);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阳性24株(27.9%)、aac(6′)-Ⅱ阳性21株(24.4%)、aac(6′)-Ⅰb阳性13株(15.1%)、ant(3″)-Ⅰ阳性4株(4.7%),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绍兴连续分离的PAE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PAE可导致克隆传播医院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14.
烧伤创面葡萄球菌属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0%;MRsA检出率为81.5%,MRCNS检出率分别为55.6%和66.7%.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D试验总阳性率48.2%,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9.1%,表皮葡萄球菌44.2%,溶血葡萄球菌57.1%.结论 葡萄球菌属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最蕈要的病原菌之一,且耐药率日趋严重,MRSA、MRCNS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高,已对创面感染治疗构成极大的困难,必须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中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并比较基于耐药基因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的差异性。[方法]对2005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收集的27株流行和散发的Ab进行耐药分析,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和基于耐药基因聚合酶链反应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7株Ab耐多种抗生素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基于多个类别的耐药基因分型与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分型相比有88.9%的一致性,而且耐药基因分型能更好地反映不同耐药株的耐药过程。[结论]与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相比,耐药基因分型方法可以用于院内感染的流行研究,且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绍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对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4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IMP、VIM和oprD2基因等3种基因检测和测序.结果 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均检出VIM基因,经比对分析为VIM-2型;无IMP基因检出,oprD2基因均无缺失.结论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由VIM-2型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最低(27.3%)、其次为头孢吡肟(45.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0%;ERIC-PCR结果显示,有5株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同一型别.结论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显著,仅对头孢他啶较为敏感,菌株间存在克隆传播、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分别为24.8%、35.7%,分离标本以痰液最多分别为68.5%、72.7%;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5%、20.2%;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为16.2%和10.2%.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不断增加,耐药性不断增强,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进行判读;血清分型采用日本生研株氏会社分型血清;用SPSS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卡方分析。结果 405株PAE分型率为92.1%;以G、F、E、B、I型为主,共占76.8%;主要血清型PAE对临床常用的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PIP 13.7%~66.7%、TIM 29.3%~68.3%、TZP 13.7%~61.7%、ATM 18.3%~43.1%、CAZ 8.3%~23.5%、FEP 10.0%~18.5%、IMP 8.3%~21.6%、GEN 19.6%~66.7%、CIP 13.7%~60.0%、AMK 9.8%~17.6%、SXT 90.2%~98.2%,经X^2检验,各主要血清型对ATM、CAZ、FEP、IMP、AMK、SXT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IP、TIM、TZP、GEN、CIP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E血清型以G、F、E、B、I为主,不同血清型的PAE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有差异,临床应合理谨慎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株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