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评价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71例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颅脑CT、MRI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1例患儿中,头痛57例,呕吐40例,视乳头水肿46例,共济失调21例,肌力减退或偏瘫7例,多饮多尿、眼球活动受限、眼球震颠各5例;CT检查阳性率95.8%,MRI阳性率100%;肿瘤的分布显示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分别为幕上、幕下第一位肿瘤,星形胶质细胞瘤Ⅰ~Ⅱ级在幕上、幕下也占较高比例。结论 对非感染性高颅压的病人,CT、MRI应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所有患儿尽可能手术,既可以改善预后.又可减少影像检查对颅内肿瘤诊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头部外伤患者CT、MRI表现。结果①32例患者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5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4例,大脑镰并小脑幕下血肿3例。②CT表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为条索状、带状高密度影,可位于大脑镰一侧或两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可位于双侧或局限于单侧、幕上或幕下。血肿边缘清晰,不延伸入邻近脑沟或脑池。③MRI表现:轴位形态与CT大致相同,冠、矢状位显示血肿更清晰,根据血肿不同时期信号的特异性表现,可对其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对亚急性期血肿的显示较CT更优越。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86-1487
目的:为提高CT及MRI诊断水平,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原发性脑淋巴瘤可发生于幕上或幕下,单发5例,多发14例,多呈圆形。CT多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进行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有助于CT及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周围临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CT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陈林根  崔世民 《天津医药》1995,23(9):544-547
分析156例15岁以下小儿颅内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73例、颅咽管瘤25例、髓母细胞瘤23例、室管膜瘤13例、松果体瘤8例、脑膜瘤、垂体瘤、结核瘤各2例,其它肿瘤8周。幕上85例,幕下71例。小儿颅内肿瘤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幕上以颅咽管瘤、松果体瘤最为常见;幕下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为常见。CT对颅内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准确定位,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病变部位、密度高低、病灶的大小、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转移瘤MRI诊断的特点,从而提高不典型脑转移瘤诊断水平及准确性。方法对52例在临床上或病理上已证实的脑转移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其在平扫和增强扫描的MRI征象。结果52例患者中单纯幕上、幕下双侧大脑半球内发现病灶分别为31例、12例,幕上幕下均发现病灶者有7例。其中平扫发现病灶78个,增强后发现病灶139个。结论不典型脑转移瘤MRI表现多样,采用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颅内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诊断的136例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与螺旋CT检查,而136例颅内肿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观察MRI与螺旋CT的诊断检出率、疾病确诊率以及术后病理性质与分布情况。结果 CT诊断符合率73.52%(100/136),检出率88.23%(120/136);MRI诊断符合率100%(136/136),检出率100%(136/136),MRI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检出率显著优于CT诊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疾病确诊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5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幕上分布率最高为松果体瘤22.05%,髓母细胞瘤与混合性胶质母细胞瘤分布最低分别为0.00、0.00,幕下分布率最高为髓母细胞瘤34.55%,毛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瘤与松果体瘤分布最低分别为1.47%、1.47%,差异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准确性较CT诊断高,该诊断方式具图像清晰、分辨率强的特点,对预后医治具重要意义,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余雷  金晓艳  梁晔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98-1699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n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4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T1WI、T2WI、FLAIR(水抑制)序列及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多发34例,单发12例。增强扫描前发现病灶84个,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117个。幕上102个,幕下15个。病灶具有好发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小肿瘤,大水肿,幕上多,幕下少,多发常见,增强后环形、结节状强化等特征。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脑转移瘤的影像特点,结合病史能够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1~2006年间的248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儿童颅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幕上肿瘤156例,幕下肿瘤92例。常见的四类肿瘤为:星形细胞瘤(82/248,33.1%)、颅咽管瘤(58/248,23.5%)、髓母细胞瘤(44/248,17.1%)、室管膜瘤(25/248,10.1%),误诊31例,占12.4%。结论儿童颅内肿瘤部位上以幕上为主,病理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谢惠  覃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90-3491
小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其影像学表现类似肿瘤,特别是合并幕上积水的病例,加之梗死的面积较大时.更易误诊为后颅窝肿瘤。我院收治1例小脑梗死致幕上积水的患者,CT及MRI均诊断为小脑肿瘤,经临床分析、完善MRI增强扫描后方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靳玫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0):46-47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例TOB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TOBS多以眩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可伴视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肢体活动障碍等.影像学改变以中脑、丘脑、枕叶梗死多见,同时有幕上和幕下梗塞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同时有幕上和幕下多处梗塞,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病情急且进展迅速,并发症多,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早期发现,及时有效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06~2011年的12例TOB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式,病因主要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眩晕、意识障碍常为本病首发症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为本病最常见的特征,常合并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偏盲等.头颅CT和MRI表现为幕上和幕下同时发生的两处以上的病灶,最常累及丘脑、小脑及中脑,枕叶、颞叶及桥脑上部也常受累.结论 TOBS是一个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8例经过手术与治疗的小脑肿瘤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结果对于囊性型血管母细胞瘤,MRI在现实大囊小结节上比CT要显得清楚;在小脑囊性肿瘤的鉴别中MRI优于CT,在显示较小的水肿带和肿瘤内的囊时CT仍然不及MRI。结论颅内肿瘤采用MRI进行诊断与鉴别在某种程度上会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和MRI特点,探讨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GI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20例GIST中,肿瘤位于胃10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5例,肠系膜3例.MRI和CT均发现肿瘤,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可坏死,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1加权图像上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不均匀等、高信号.结论:CT、MRI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并可清楚定位提供肿瘤及其与毗邻组织的解剖关系,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有着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60岁以上老年人颅内肿瘤并非少见,但常易误诊为脑血管病或老年性痴呆症。1978~1998我们收治经脑血管造影、颅脑CT及MRI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了60岁以上颅脑肿瘤160例,其中26例在院内、外被误诊,误诊率达16.25%。现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60~83岁;肿瘤位于幕上者135例,占84.38%,幕下者25例,占15.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14例PSNSL患者中单发肿瘤10例,多发肿瘤4例,共25个病灶,其中幕上病灶23个,幕下病灶2个。大多数病灶平扫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典型的病灶可出现"尖角征"、"蝴蝶征"及"缺口征";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基底节及胼胝体区。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为高颅压、肢体偏瘫及麻痹、视觉障碍等颅内占位性表现。结论 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MRI扫描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1)特点:①由于小儿颅骨壁较薄,骨缝未闭或闭合不牢,可以容纳一定范围占位性病变,故肿瘤可以很大。由于小儿不会主诉,一般拖迟,多数晚期才被父母发现,所以就诊较晚,不易早期发现。②恶性占70%③发病部位幕下占三分之二,且多见于中线结构。(2)患病情况:颅内肿瘤可占人体内肿瘤1~2%,而小儿占整个颅内肿瘤之20~25%。儿童男多于女为2:1。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女多于男。儿童的脑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均男多于女。(3)分类:按其部位可分幕上和幕下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平扫40个病灶,增强59个病灶。其中幕上平扫30个病灶,增强45个病灶;幕下平扫10个病灶,增强14个病灶。瘤周水肿55个病灶。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我科收治3例后颅窝骑跨型硬膜外血肿,血肿不同程度地骑跨横窦、窦汇及上矢状窦。根据其临床表现及CT所见,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手术适应证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28岁~46岁,1例为砸伤,2例为摔伤,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等,2例合并枕骨折。3例病人均做术前CT,提示幕上血肿量大于或等于幕下血肿。我们对3例病人均采取幕上一侧枕部开颅,通过血肿腔隙清除静脉窦对侧的硬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低场MRI脊索瘤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脊索瘤的低场MRI的主要表现有:肿瘤信号变化,肿瘤形态改变,骨质破坏,周围血管侵蚀及肿瘤外周侵犯等。结论:低场MRI的T2WI至稍高信号是其表现特点,其诊断价值与中、高场强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脑梗塞患儿行头颅CT,MRI,EEG检查,应用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 CT,MRI扫描梗塞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有3例伴有有双侧豆状核钙化。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史,及时行头颅CT,MRI,EEG及时检查对小儿外伤性脑梗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是有效的方法,本病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