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stleman病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 ,7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搔痒、发热 ,于2 0 0 1年 4月 2 8日住我院治疗。入院查体 :血压、体温正常 ,皮肤未见皮疹、色素沉着 ;双颈、双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 ,最大 2cm× 2cm ,质中 ,表面光滑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及 ,下肢不浮肿。腹部B超示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 ,最大 3.9cm× 2 .4cm ,肝内多发低回声结节 ,直径 0 .5cm左右 ,双腮腺多发低回声结节 ,最大 1.8cm×1cm ,脾大 12 .9cm× 4 .7cm。胸CT示纵隔内多发肿大小淋巴结 ,直径 0 .5~ 1.5cm。胸片示左上肺陈旧性结核。…  相似文献   

2.
Castleman病形态结构复杂,易误诊。我们就实践中2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腹股沟肿物1个月,右颈部肿物1d入院.查体:体温36.2℃,双颈部、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活动欠佳.右肺呼吸音低,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部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45×109/L,中性粒细胞1.94×109/L,C反应蛋白8.97mg/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290.50 U/L,血沉44mm/h.胸部CT:右肺上叶纵隔旁占位;右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锁骨下及双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颈部和双腋下彩超:双侧颈部、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彩超:腹腔多发实性占位,考虑肿大淋巴结;脾大;腹水.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减低,M/E=2.9/1,粒系58%,红系20%,血小板数量正常.左腋下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组织高度增生,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Castleman病(系统性),其中部分淋巴细胞侵至淋巴结被膜外脂肪.  相似文献   

4.
Castleman病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报告6例Castleman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8岁~54岁。临床分型:局灶型2例,多中心型4例。病理学分型:透明血管型5例,浆细胞型1例。局灶型经手术或术后放疗均治愈。多中心型中3例经干扰素或化疗联合激素治疗后病情稳定,1例出现复发。结论 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确定。手术、化疗、抗病毒治疗可控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10例Castleman病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包括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范围6~74岁.8例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均为透明血管型,临床症状为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颈部4例,纵隔、肠系膜、颌下、腹膜后各1例,单纯手术切除;2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均为浆细胞型,患者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伴呼吸系统症状,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症状缓解.10例Castleman病随访8~115个月,无复发.结论 Castleman病少见,多为UCD透明血管型,单纯手术可治愈;极少数为MCD浆细胞型,其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Castleman病(CD)的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其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报告1例多中心性CD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和讨论。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多中心性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曾误诊为恶性淋巴瘤,行2次手术均复发。进行COP方案化疗2周期,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体温正常。结论 Castleman病需依靠病理学诊断确诊,多中心性CD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CD)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治现状及预后,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CD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5~47岁;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诊断分类标准:多中心型CD(MCD)1例,单中心型CD(UCD)4例;MCD组织学分型未明,UCD包括透明血管型(HVV)2例及浆细胞型(PCV)、混合型(Mix型)各1例;经手术及综合治疗,1例达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随访时间5~ 23个月.结论 CD流行病学复杂,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UCD首选手术治疗,而MCD多需全身治疗;预后因分型、病毒感染、种族等差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为淋巴结非典型增生性疾病,首先由Castleman在1956年总结报告该类病例而被命名。其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一般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局灶型和多中心型。多中心型CD可合并多个系统损害,造成诊断的困难,现就我科近期诊治的2例多中心型CD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尹富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2):209-210
颈部Castleman病是1种以淋巴组织和小血管瘤样增生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由于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化,加之相关检查缺乏特异性,给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困难.现报道我院Castleman病2例,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Castleman氏病(CD)的认识,提高CD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4例CD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并复习文献。结果:14例中临床分型局灶型8例,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均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6例,其中组织病理学为浆细胞型4倒、混合型2例。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多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8例局灶型患者行手术切除,至今无复发;6例多中心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病情均有缓解。结论:CD临床表现复杂,淋巴结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依据组织病理学和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可获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肺门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肺门Castleman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镜下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组织中见少量深染挤压的小细胞,倾向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Vim、CD3、CD20均阳性,符合淋巴结组织表现。行全身麻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右肺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预后良好。结论肺门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必要时可行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Castleman病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易造成误诊,作者报道包头市肿瘤医院自2010年以来收治的3例Castleman病患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并对其中1例术后复发并进展的局灶性Castleman病患者进行重点观察。  相似文献   

13.
卡斯曼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疾病[1]。亦称为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等。临床上分为局灶型和多中心型。临床比较少见且表现无特异性。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ultiple Castleman disease,MCD)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病因及治疗,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对9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检测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9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例中,透明血管型5例,浆细胞型2例,透明血管浆细胞混合型2例。免疫组化无特征性表现,但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9例多中心型患者均有完整随访资料,经治疗后其中有1例复发,1例死于心脏疾病,其余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准确的临床分型和病理类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局灶性Castleman病1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F  Han H  Li YH  Zhang Y  Qin ZK  Liu ZW  Yu SL  Hou GL  Zhou FJ 《癌症》2008,27(3):315-318
背景与目的:Castleman病(Castleman;s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本研究报告17例局灶性Castleman病(local Castleman;s disease,LCD)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结合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LCD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1995年8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7例LC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无临床症状患者14例,有临床症状者3例,淋巴结呈单个或多个聚集,淋巴结最大径1.2~10.4cm,其中11例位于颈部,3例位于纵隔,位于肺部、肠系膜、肾上腺区各1例。其中透明血管型15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1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1例透明血管型CD出现脾大、白蛋白降低(25.6g/L)、球蛋白升高(80.0g/L)、大便潜血( );1例浆细胞型CD出现中度贫血(95.0g/L)、尿蛋白( )、大便潜血( );余1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17例患者均行肿物切除术,术后失访2例,余15例随访1~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现均生存,无肿瘤复发。结论:LCD主要表现为单一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以透明血管型为主,多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CT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确诊仍靠病理。手术切除疗效好,术后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6.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间断发热1个月余,体温36.6-38.9℃,伴巩膜黄染。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73×10^9/L(3.5×10^9-9.5×10^9),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晖 《陕西肿瘤医学》2002,10(3):203-2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MCD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5岁,贫血,球蛋白水平升高,血清IgG4>10 g/L,淋巴结肿大,既往7年未确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示,大量多克隆浆细胞增生,IgG4与IgG比值<0.40;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6 000 pg/ml,诊断为MCD(浆细胞型)。RCD(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效果不佳,改为抗IL-6受体的抗体托珠单抗治疗2个疗程,获得良好疗效。结论:Castleman病为一类预后较差的罕见病,异质性大,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IL-6被认为与Castleman病发病密切相关,是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 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1岁男患,以“胸闷1年”为主诉入院,18F-FDG PET/CT提示腹部病灶较大,SUVmax为6.3,最后经病理学证实为Castleman病。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Castleman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病灶有中等程度的代谢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