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焕新 《护理研究》2009,23(27):2505-2506
痴呆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患之一,且随着脑卒中的增多痴呆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研究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为探讨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焕新 《护理研究》2009,23(9):2505-2506
痴呆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患之一,且随着脑卒中的增多痴呆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研究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为探讨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方法]在两院就诊的19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D将患者分为VD组(74例)与非VD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V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量指标诊断VD发生的效能;采用Pea...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者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吕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0-3910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126例,感染率11.19%,其中2008年未实行单病种质量控制时感染率为14.34%,2009年实行单病种质量控制后感染率为8.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肌力Ⅲ级以下、球麻痹症状、意识障碍、空腹血糖异常、糖尿病病史是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单病种质量控制吞咽困难评估是医院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及肌力Ⅲ级以下与肺部感染明显相关(P=0.014和P=0.000).结论 糖尿病病史及肌力Ⅲ级以下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血管性痴呆和200例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性痴呆与性别以及年龄无明显关系,与脑梗塞的病灶数目有显著关系,与梗塞灶的大小无明显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嗜烟酒在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而冠心病以及肥胖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合并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141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痴呆者为脑梗死合并痴呆组,121例老年脑梗死者为脑梗死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脂、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脑梗死部位以及脑梗死面积、吸烟史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痴呆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高血压病史、有脑卒中病史、左侧和双侧脑梗死以及梗死面积大是老年脑梗死合并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痴呆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血管性痴呆分为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n=72)和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发生血管性痴呆,n=71)。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脑梗死病灶的数目和部位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对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郑华  郭春生  肖雷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64-1964
目的 探讨复发脑梗死患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50例复发脑梗死患与91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 腔隙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预防和积极治疗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94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21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0.05);预防性治疗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26)。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曹国辉  王新平  彭广军  张振清 《临床荟萃》2009,24(19):1717-171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脑梗死有发病率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尤其青年脑梗死患病率增加明显。本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彩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33-5634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以有效控制中青年人脑梗死发病率.方法 对4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家族史等因素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吸烟、酗酒、超重、血尿酸、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糖尿病患病率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人应特别注意避免抽烟、酗酒,应限制饮食,控制体重,降血脂,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强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78例临床资料。结果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肥胖、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方面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是多危险因素延续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其复发可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5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与91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腔隙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预防和积极治疗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HC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导致梗死的可能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可能导致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Logist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1.46,95%CI:1.17~1.82)、收缩压(OR=1.34,95%CI:1.04~1.17)、舒张压(OR=1.34,95%CI:1.09~1.65)、水肿范围(OR=1.46,95%CI:1.17~1.83)、血肿大小(OR=1.51,95%CI:1.18~1.94)、脑组织移位(OR=1.49,95%CI:1.05~2.09)是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水肿范围、血肿大小、脑组织移位是HCH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08-2709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35例,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与非出血两组,探讨其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脑梗死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有:糖尿病、心房纤颤、梗死面积及溶栓治疗。有糖尿病者,脑梗死后出血发生风险升高。心房纤颤者,脑梗死后出血发生风险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脑梗死后出血发生风险越高。溶栓治疗者,脑梗死后出血发生风险升高。临床中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脑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2003-01~2004-12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随访调查,通过相关量表收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然后将相关数据代入ROC曲线模型,确定相关评分的诊断界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未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障碍患者2年内发展成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P 0.05)。患者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最差值≤12分、稳定期MMSE评分≤9分时继发血管性痴呆风险加剧。结论护理人员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延缓或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