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从而引起不全或完全性堵塞性血栓急性病变,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Q波性心肌梗死(NQMI),Q波性心肌梗死(QMI),猝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大约有25%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有50%的患者没有特异的心电图变化,我科从2006年12月-2007年3月住院病例诊断ACS80例,行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旨在探讨对ACS的临床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丽青  于兰芳 《山东医药》2002,42(24):42-42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 (UA ) ,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 ,非 Q波性 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的作用 ,2 0 0 0年 3月~2 0 0 2年 5月 ,我们在 ACS的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 ,以探讨他汀类药物在 ACS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43例 ,女 7例 ,Q波性 AMI4例 ,非 Q波性 AMI2例 ,U A44例 ,血浆胆固醇 (TC)≥4.68mmol/ L,甘油三酯 (TG)≥ 1.70 m mol/ L。肝、肾功能正常。用药方法 :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Q波型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NQMI)及心源性猝死(CSD)。  相似文献   

4.
罗明  俞文萍  王宏保 《心脏杂志》2005,17(2):137-13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辛伐他汀、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3例和对照组130例检测血清CRP和IL6及对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辛伐他汀和依那普利的干预,探讨ACS患者CRP和IL6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和依那普利对其影响。结果①治疗前ACS组的CRP和IL6分别为16.08±1.22mg/L和30.21±8.34μg/L,与对照组比较P<0.01,②ACS组经4周辛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后CRP和IL6分别为8.33±1.21mg/L和16.11±4.67μg/L,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ACS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辛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有效抑制此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司敏  来庆友 《山东医药》2005,45(20):70-71
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ACS)为冠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是以冠脉内皮下不稳定斑块破裂、表面微糜烂或出血、急性血栓形成,冠脉不同程度急性狭窄及血流下降为基本特征的急性冠脉事件,临床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下称心梗)、Q波型心梗和心源性猝死。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的但非特异性的标记物之一。其由肝脏细胞合成,受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调控。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ACS风险预测、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现将其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血栓形成为ACS的直接病因,而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功能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血小板功能异常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ACS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的检测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xomes,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其发病机制为在冠脉痉挛和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的形成。我院在1999年-2001年其间对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症30例,采用硝酸甘油、肝素和硫酸镁三药联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影响机制及处理。方法对3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清晨血糖水平分为正常、应激性高血糖(SHG)、糖尿病(DM)3个组,再按照血糖水平≤6.1mmol/L、6.2~10.0mmol/L、≥10.0mmol/L分为Q1、Q2、Q33个层。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CS合并SHG者126人,其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左室功能不全(LVF)17例、严重心律失常11例、心原性猝死(CD)1例。ACS伴有DM者88人,发生AMI46例、LVF22例、恶性心律失常16例、CD7例。血糖正常组152人,发生AMI12例、LVF7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CD0例。结论无论DM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升高均使ACS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依据冠状动脉内斑块病变性质、堵塞程度、范围及发病后果的不同,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可称之为非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ST段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可称之为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老年(≥60岁)肾衰患者是发生ACS的高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进行中度调脂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0确诊为ACS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辛伐他汀中度量(40mg/d)调脂;对照组80例给予辛伐他汀标准量(20mg/d)调脂,并随访18个月~36个月。结果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随访期间辛伐他汀中度量的主要终点发生率较辛伐他汀标准量治疗明显下降。结论在ACS发生10d内立即给予中度量调脂治疗,其益处在发病30d内即见,并贯穿整个随访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辛伐他汀,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辛伐他汀治疗组的CRP、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具有抗炎、降UA作用,其降UA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王伟庆  王春杰 《心脏杂志》2005,17(5):496-496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其特点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T波低平或T波假性正常,心电图也可能正常。规范化治疗原则除一般治疗外,治疗重点为抗血栓和抗缺血。对部分患者应早期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溶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1997~2002年,对无ST段抬高ACS患者96例使用小剂量尿激酶(UK)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缺血性J波的发生特点,进一步提高ACS的诊断水平。方法将207例ACS患者分为J波组97例和无J波组11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结果 J波组的临床特点为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猝死率高;J波大都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持续时间较短。结论掌握缺血性J波的发生特点有助于提高ACS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宋贺  胡慧华  赵静 《山东医药》2007,47(26):115-116
2002年1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常见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它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ST段抬高与压低,Q波与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UA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冠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非阻塞性的血栓形成,从而产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36例ACS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其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及血栓存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ACS多发性于冠脉血管的复杂病变,且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结论 冠脉血管病变复杂较易发生ACS,且粥样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在ACS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为选择有效方法冠脉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cutecoronary syndrom,ACS)是由于冠脉内斑块不稳定、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的不稳定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硬死。我们旨在比较冠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ACS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近来将AMI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历程系由冠脉局部易损斑块演变为易损病人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