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总有效率达95%,均优于对照组的30%(P〈0.01)和80%(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皮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裴晓玲 《临床医学》2013,33(3):118-119
目的 观察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样本来自于近1年内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治疗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2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缓减情况、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状况、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和部分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60例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以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对照组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对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显著、协同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符自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54-815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7例,对照组32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时ST-T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心电图改善、心绞痛缓解率等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对照,服药前后记录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血黏和血脂的情况。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病人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分钟)由(115.45±12.34)改善为(15.28±2.32),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tableAnginatreatedbyCompositeDanshenJiaLizhong;DingXiaoMing;WangChanghua(ChangzhouMunicipal2nd.People’sHospitalJiangshuProvince,213003)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早已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患者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加大剂量应用其不良反应亦随之加重,患者难以耐受。到目前为止尚无方法能克服消心痛的耐药性。为此我们试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消心痛作对比,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从门诊及病房收住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孟金平 《临床医学》2012,32(7):117-118
目的研究步长脑心通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患者步长脑心通治疗及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后的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总有效率达92.6%,对照组为68.2%。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至少 3个月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7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 ( 4 0例 )和消心痛 ( 3 8例 )治疗 ,疗程 2个月。观察抗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变化、提高心律变异及降脂作用。结果  ( 1)复方丹参滴丸组抗心绞痛显效率 67.5 % ( 2 7例 ) ,消心痛组 5 7.8%( 2 2例 )。 ( 2 )复方丹参滴丸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 62 .5 % ( 2 5例 ) ,消心痛组 3 9.5 % ( 15例 )。 ( 3 )复方丹参滴丸组胆固醇 (TC)降低 2 1.6% ,甘油三酯 (TG)降低 18.3 %。消心痛组依次为 9.6% ,10 .9%。 ( 4 )复方丹参滴丸能提高心率变异性。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均可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但复方丹参滴丸更好地调节病人心率变异性 ,降低血脂 ,且其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 10粒 ,每日 3次 )和对照组 (30例 ,口服消心痛 10mg ,每日 3次 )均连续服药 4周。结果 :治疗组抗心绞痛有效率和ECG有效率分别为 86 .7%和 5 6 .7% ,对照组分别为 6 0 .0 %和 30 .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10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7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52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对照组口服消心痛,10~15mg/次,3次/d,疗程为4周。结果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46%,对照组32.5%,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液流变量异常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不仅是一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还有明显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蛭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水蛭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均服用抗心肌缺血的基础药物,治疗组加服脉血康500mg,每天3次,连用4周。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蛭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副作用低,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已有数百篇关于复方丹参滴丸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发表,但尚未见相关系统评价。本研究旨在遵循PRISMA声明,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提供间接比较通心络胶囊与复方丹参滴丸疗效的方法。方法检索CNKI等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包括作者数量、样本量、疗程在内的RCT基本特征和以症状改善为主要治疗指标的数据,并统计不良事件。取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衡量效应值,然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其它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5个RCT,合计6969例患者。其Jadad评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11。通心络胶囊对比消心痛的总体疗效OR为3.66[95%CI(2.67,5.02)],复方丹参滴丸对比消心痛的总体疗效OR为2.38[95%CI(1.90,2.99)]。两者总体疗效OR有顯著差別(W=521.5,P=0.04945)。统计分析未发现可显著影响结果稳定性的因素。复方丹参滴丸和通心络胶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7%和2.11%。结论虽然纳入RCT的质量不高,但通心络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均显著好于硝酸异山梨酯片,且有较弱的证据表明通心络胶囊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左旋卡尼汀,对照组应用极化液。结果: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为65.12%(P〈0.01);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有效率治疗组为76.74%,对照组为48.84%(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82.3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确诊的UAP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改善心肌缺血药物、阿司匹林及静脉应用肝素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入复方丹参液静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6%;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延长疗程的尿激酶溶栓疗法及复方丹参液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微小心肌损伤的预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血清cTnⅠ免疫放射测定的结果 ,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 ,UA)患者的微小心肌损害(Minormyocardialdamage ,MMD)的情况 ,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UA患者高危亚组的筛选。 方法 在David提出的UA临床预后分级标准的基础上 ,以 41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为对照 ,对 10 3例UA患者进行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免疫放射检测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检测 ,观察 6个月随访期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Ⅳ级患者中cTnⅠ阳性持续 72小时以上者的比率和CK MB的阳性率与其他各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Ⅲ级和Ⅳ级患者中cTnⅠ阳性率、cTnⅠ阳性者平均峰值浓度比Ⅰa级、Ⅰb级和Ⅱ级显著增高 (P <0 .0 5 )。但这两级间无显著差异。 6个月随访期内 ,Ⅳ级患者中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与其他各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David的UA临床预后分级中 ,Ⅳ级患者合并微小心肌损害者的比率最高 ,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也最高 ,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 S)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UA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7.8±3.2)岁,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狭窄,通过IVU S检查,对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情况进行分析,再选择介入治疗与否。结果:IVU S检查共发现位于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斑块22处,其中纤维斑块6例,软斑块12例,4例钙化斑块。8例施行了支架植入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CAG未见明显狭窄的UA患者有必要进行IVU S检查,因可明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 1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P<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