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重症,常因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2010年4月我科收治一患者因大量饮酒后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行为过激,横纹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滤入肾小管直接损伤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衰竭.经过1个月的系统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多种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挤压综合征9例,重度酒精中毒3例,鞭击伤及大面积烫伤各2例,糖尿病肺部感染并发酮症酸中毒休克、高温下长跑及强负荷作业各1例。19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均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Scr>177μmol/L。所有患者在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利尿、维持循环功能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独HD6例,8例因并发MODS在HD前给予PE、HDF治疗,4例同时做了CRRT治疗,2例单纯采取了PE治疗,1例采取了PD治疗,内科保守治疗2例。转归:痊愈15例,死亡4例。结论HD、HF、HDF、PE、CRRT及PD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均能帮助大部分患者渡过肾功能衰竭期,伴有MDOS者预后差,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分解代谢及MODS者,HF、HDF或CRRT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指可逆或不可逆的骨骼肌损伤使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清磷酸肌酸酶(creatine pphosphokinases,CPK)增高,高尿酸、高钾、高磷、低钙,血和尿中出现大量的肌红蛋白(myoglobin,Mb)[1]。临床表现为患处剧烈疼痛,肌肉肿胀,棕色尿,常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脏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4]。研究显示RM有很高的病死率(3%~27%),而当RM继发ARF时则病死率>50%[5]。2012年5月我科收治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秀  何洪斌  刘高伦 《四川医学》2005,26(11):1298-1299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生率、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RM—ARF患者17例。所有病例检测血尿常规、大便OB、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Na^+、K^+、Cl^-、Ca^2+、P3^+、HCO3^-)、肝功能(GPT、GOT、AKP)、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全部病例尽早补足血容量和碱化尿液,并补充胶体;对受伤肢体进行局部对症处理,3例局部肿胀切开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采用利尿保肾、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血液净化等治疗。结果RM—ARF发生率占同期ARF11.74%(17/108)。病因:挤压综合征8例,酒精中毒5例,剧烈运动加烧伤3例,鞭子打伤1例。经综合治疗,本组2例并发MOF死亡(病死率11.76%),1例截肢,15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出院。结论RM并非少见疾病,且非创伤性比例较高,其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主要病因;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RM—ARF诊断率;早期综合治疗和充分血液净化,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损伤而引起细胞的溶解,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大量入血,直接损伤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或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ARF)。  相似文献   

6.
7.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NRML-ARF)临床较少见,如治疗及护理不当,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999年1月~2004年4月我们共收治NRML-ARF患者13例。经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得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肝功能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曦平  唐星火  廖蕴华 《广西医学》2007,29(10):F0003-F000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横纹肌损伤导致大量横纹肌细胞崩解内容物(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释放入血引起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曾收治RM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肝功能损害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寅寅 《安徽医学》2010,31(12):1541-1543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破坏,细胞内容物漏至细胞外液及血循环中,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高血压和痛风病史20余年。2008年12月始胸闷、气喘,测血压达270/90 mmHg,查血肌酐400μmol/L,给予降压、利尿等治疗后好转。2009年4月10日再次痛风发作,入住某医院,查血红蛋白62 g/L,Cr 497μmol/L,Ccr20 ml/min,转氨酶正常,肾脏超声提示:双肾偏小,双肾动脉硬化性狭窄,双侧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考虑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  相似文献   

1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们接收了3名因长跑后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的患者,均并发急性肾衰竭,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性,19岁,战士。在参加5 km越野跑训练跑至终点后当即晕倒,经急诊处置后醒转,自觉胸闷、心慌,四肢肌肉沉重酸痛,在中队卧床2 d,不能进食,生活不能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治1例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合并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于运动、感染、挤压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破坏,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ese,LDH)和电解质等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综合征[1]。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ER)是指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可乐色”尿等症状,特征性表现是CK、Mb升高,其严重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2]。本文报告1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并发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RM-ARF患者23例,检测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23例均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3d后改行间隔性血液透析(IHD),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CVVH治疗前及治疗48h后血常规、CPK、血肌红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改变。对于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观察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变化。结果22例肾功能均完全恢复,3例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经CVVH治疗48h后。肢体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2例并发MODS,其中1人死亡。血BUN、SCr、K、WBC、CK和肌红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K及肌红蛋白下降最为明显,肌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结论ARF是RM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予积极预防是防治ARF的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及炎性介质,改善了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2 3岁。因“两侧腰部酸胀伴恶心、呕吐 1周 ,肾功能异常 5d”于 2 0 0 3年 3月 2 0日入院。入院前 1周踢足球后感全身疲倦、乏力、纳差 ,两侧腰部酸胀、不愿活动 ,同时出现恶心 ,尿量较以前减少 ,但全天尿量仍不少于 1 0 0 0ml,休息后上述症状不缓解。入院前 5d在我院门诊查尿素 1 2 .0mmol/L ,肌酐 85 8μmol/L ,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即给予急诊血透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 :体温37.3℃ ,脉搏 80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 5 8/ 1 0 5mmHg(1mmHg =0 .1 33kPa) ,一般情况好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  相似文献   

16.
陈英  涂维 《吉林医学》2012,(29):6494
<正>他汀类药物(Statins)系3-羧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其多向性效应也为本类药物在其他临床领域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他汀治疗可诱发包括良性肌痛、更为严重的肌炎以及罕见的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  相似文献   

17.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损伤后大量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如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creatin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酶类及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横纹肌溶解产生的内容物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和阻塞肾小管,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可引  相似文献   

18.
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 《吉林医学》2011,(17):3609-3610
<正>横纹肌溶解症(RML)临床报道渐多,非外伤性占80%以上[1]。其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延误治疗易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本文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分别由药物,乙醇中毒引起RML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肌红蛋白等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液所引起的综合征,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等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合并结缔组织病时,更容易出现ARF,临床上应予以重视。笔者就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雷龙  吴华  刘昕 《北京医学》2010,32(4):295-296
患者女,16岁,因肌痛伴乏力1周于2008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2008年12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臀部轻微疼痛,逐渐加重,且累及四肢近端及远端,伴乏力。至2008年12月28日,乏力及疼痛明显,不能洗漱、梳头及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