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从而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和手术质量。方法:根据不同学科将手术室护士分为8个专科组,每组4~6人。以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经过专科培训的8组护士能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相应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和手术应急能力,并熟悉本专科仪器设备的性能与保养,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利于手术室人员管理。结论: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手术室护士,从而促进手术学科的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护士专科分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护士划分为9个专科组,设立专科组长,护士相对固定完成专科组手术配合.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结论 护士专科分组,相对固定工作时间,充分发挥专科组长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梁屏好 《河北医学》2010,16(4):498-499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腔镜器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方法:在护士长的指导下,由专科组长负责,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系统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操作培训。结果:经过培训的护士能掌握本专业手术的护理配合,掌握仪器的清洗、保养、维护管理方法,提升了应急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结论:规范化的腔镜专科培训,为护理人员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减少了盲目性,规范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整体过程,有效提高了专科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建立骨科亚专科组模式进行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在提高骨科专科手术配合质量与手术室管理及专科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分为创伤、脊柱和关节、手外、足踝5个亚专科组,亚专科护士按照个人意愿报名与护士长宏观分配安排,亚专科组长实行竞聘上岗,能上能下双组长管理模式,全面负责亚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及亚专科业务技能的发展。结果医护配合默契,沟通良好,医生满意度提高,亚专科护士工作得到肯定,自我价值感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提高,专科器械和仪器能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亚专科护士业务和专科学术能力提升,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结论手术室骨科亚专科组的建立与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培养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是切实提高骨科手术护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我科工作2~5年的68名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专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技能、该专科各位教授手术习惯及手术配合技巧、仪器设备保养等。培训形式为上小课、专科组长带帮教。结果专科轮转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医生总体评价好,专科组长对轮转护士满意度高,轮转护士自我评价收获较大。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轮转培训,可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手术配合质量,使医护协同发展,手术配合默契。  相似文献   

6.
张秀丽  陈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80-280
目的:能够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业务能力能够保持与外科专科技术向高精尖同步发展。方法:分为三个专业组,设组长1名,固定组员2名,轮转组员3名。结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护理目标。有效地利用了手术室资源,有利于护士长对人员的管理。仪器、设备、手术间的管理更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现代手术室护理质量,完善手术室管理的方法。方法 2011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实行专科组长负责制的专科护理管理,每组设专科组长12名,专科组长对本科组员进行培训考核,指导工作。结果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专科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雷琳  陈焕 《广西医学》2011,33(8):1057-1059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护士分为10个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对专科小组成员进行专科化培训.结果 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1);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1.2%提高到98.6%,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心血管诊疗技术及范围日趋扩大,并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2002年7月我院心胸疾病专科手术室———导管手术室应运而生。它的成立促使了我院心胸疾病手术更趋于专科化。如何在短时期内把手术室护士培养成为高度专业化及一专多能的护理专家,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科手术量多、护理人员少、年资低、手术室护理经验不足等特点,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运用相对固定、定期轮转、统筹兼顾安排手术的管理模式,应用目标管理规范化培训全科护士,设置专科护士组固定配合专科手术,有计划、分层次培训专科组护…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专科分组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网兰 《黑龙江医学》2011,35(2):147-148
<正>随着外科技术不断向专业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手术室排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手术室护理的需求[1]。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科技能,更好地配合外科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我院手术室自2008-03起,对排班模式进行了改进,实行了固定专科组长和年轻护士轮换的方法,经过2年来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春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907-2908
目的:探索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的方法。方法:设置护士长-专科组长(1人)-专科护士(1人)-组员(2~3人)的管理模式。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配合小组,由专科组长固定配合专科手术。结果: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5%;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6%。结论: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力姗 《四川医学》2010,31(7):1029-1031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手术方法、器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专科分组、定室配合、定人配合、定病种配合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日渐增高,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面临的课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和发展了手术室专科护士制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手术室骨科护理亚专业组的作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将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分为创伤、脊柱和关节3个亚专业组,设亚专业组组长并固定组员,试行亚专业组负责制度。对建立手术室骨科护理亚专业组后医生护士满意度以及护理科研论文提升进行比较。结果医护配合更加默契,手术配合医生满意度从85%提高到98%;专科器械和仪器能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与病房护士沟通良好,提高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从88%提高到99%,护士业务和学术科研水平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骨科护理亚专业组的建立,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培养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有较好的满意度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外科思想观念更新和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术科室病床急剧增加,手术量大幅增长,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化的专业培训[1]。我院手术室近年招聘了较多新护士,为提高其手术专科技能水平,从2008年开始改进以往单纯由护理部组织的每年1次护士自行复习后统一考试的方法,实施由科室指定专人教学的规范化专科培训学习方式,使新护士的手术室专科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带动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唐明凤  姜红  何春红 《华夏医学》2011,24(4):494-496
专科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实践的策略和方向[1]。为培养"一专多能"的手术室护士,我院手术室从2001年起分5个护理组,组员轮转配合手术,得到了手术医生及患者的认可。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高、尖、难的手术不断增加,新型的手术仪器设备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手术室专科的培训模式。方法:2017年我院手术室进行专科分组,设立专科组长,确定组员,通过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来进行专科培训,2018年在系统化培训的基础上将自媒体平台的主动学习融入手术室专科培训中,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实施系统化多元化的专科培训前后护士理论、操作成绩以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2017年实行系统化的专科培训后,各专科组成员的平均理论及操作成绩较培训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开展自媒体平台教学后,各专科组成员的平均理论及操作成绩较培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手术室专科培训中利用系统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理论、操作水平和医生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方式也从过去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性专人参与转变,以适应外科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手术室实行专科分组,护士相对固定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吉林医学》2012,33(14):3076-3077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专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手术室分为6个专科配合小组,由专科护士固定配合专科手术。结果: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3.3%提高到设置专科护士后的96.7%;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2%提高到94.3%。结论:手术室实施专科护士合理化分组后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大为提高;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护氛围更加融洽,是现代医院建设和学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建立手术室专科护士体系及效果评价。方法:实行科护士长-专科护士(副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组员-新入科护士管理模式,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8个专科组。结果: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由建立专科护士体系前的87%提高到建立专科护士体系后的97%。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和专科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后医护配合效果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以来对护士专业固定和相对固定专科分组护理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对护理分组后手术配合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45名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分组前后医护配合质量评价,分组后手术室护士配合质量评价各指标比较,分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组后(88.89%)明显高于分组前满意度(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