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4年7月~2008年5月收治重症肌无力(MG)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3.2岁,其中伴有锥体束征(PS)1例(10%)。  相似文献   

2.
<正> 重症肌无力(MG)病伴锥体束征者少见且有争议,国内仅见许氏报道9例。现将我们发现的2例MG伴锥体束征的病人报告如下。 例1,男,52岁。双眼睑交替下垂伴构音不清10月余,加重伴四肢疲劳2月入院。晨轻暮重,劳累后加重。查体阳性所见:双眼睑下垂,左眼裂0.6cm,右眼裂0.8cm,复视。语调低,声音略嘶哑。眼肌疲劳试验阳性,双侧膝腱反射减弱。双侧Oppenheim、Gorden氏征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化验检查:IgG5.93g/L,抗胸腺抗体阳性,胸部CT左侧纵隔有42mm×42mm×  相似文献   

3.
Guillain-Barre综合征是国内神经科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病率明显增加。其发病机理、一般临床表现与诊断为众所周知,但对于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者报告甚少。我院1984年8月~1991年9月共收治本病患者60例,其中6例伴有锥体束征。  相似文献   

4.
陈谦  任敬 《广东医学》2014,35(15):2404-2406
目的 探讨伴发呼吸衰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的预后.方法 对44例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并发症等因素与呼吸衰竭的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患病时间与呼吸衰竭的预后呈负相关(r=-0.318,P<0.05),重症肌无力的合并症中,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有关(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其他并发症与呼吸衰竭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伴发呼吸衰竭而致不良预后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而肺部感染是重症肌无力伴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要加强重症肌无力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改善呼吸衰竭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 重症肌无力(MG)患者合并心功能损害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我科1987年~1996年共收治MG41例,其中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改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本组5例MG患儿,男4例,女1例;年龄1.5~  相似文献   

6.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 syndrome,GBS)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有末梢型感觉障碍的常见疾病,关于该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报道罕见。现将2004年8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伴有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的4例GBS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GBS患者4例,男、女各2例,年龄9~31(12±  相似文献   

7.
<正>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产生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由于受体数量上减少,敏感性低下,当递质(乙酰胆碱)释放量稍有减少,即出现肌肉无力,甚至麻痹。本病的治疗已从单纯用抗胆碱酯酶药发展到激素、免疫抑制剂、大剂量丙球、血浆置换等综合疗法的使用。其中联合免疫疗法由于疗效肯定,经济合理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从80年代初使用联合免疫法治疗MG,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资料较全的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智林  陈怀红 《浙江医学》1999,21(4):219-220
重症肌无力系神经系统—常见且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对1984年1月至1997年6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重症肌无力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兴波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1):175-175,187
分析1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对其发病机制及和慢性甲亢性肌无力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1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对其发病机制及和慢性甲亢性肌无力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病理与临床关系。方法:分析32例MG伴胸腺瘤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结果:32例MG伴胸腺瘤Osserman分型:I型3例(9.3%),Ⅱa型8例(23.5%),Ⅱb型14例(43.8%),Ⅲ型4例(12.5%),Ⅳ型2例(6.25%)和Ⅴ型1例(4.65%),Masaoka分期:Ⅰ期10例(31.25%),Ⅱ期14例(43.75%),Ⅲ期8例(25%),病理分型:上皮细胞型16例(50%),淋巴细胞型5例(15.6%),混合细胞型9例(28.1%),梭形细胞型2例(6.25%),结论:MG伴胸腺瘤的病理分型以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为主,分期为Ⅰ,Ⅱ期为主,临床分型以Ⅱa,Ⅱb为主。危象发生率,死亡率以恶性胸腺瘤伴MG为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77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7例MG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常见的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为感染,占40.8%;合并胸腺瘤患者有16例,占20.8%,仅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而免疫抑制剂等合用可显著提高有效率。结论不同性别的MG患者发病年龄具有不同的特点;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因感染而病情加重,亦常合并胸腺瘤;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差,应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伴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伴胸腺瘤MG患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评价胸部CT检查和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CAE-Ab)检测的诊断价值,分析MG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和预后。结果:124例MG按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有25例(20.2%),为最多;CEA-Ab阳性率为75.0%(66/88);胸部CT扫描显示纵隔占位性病变为88.7%(86/97)。胸腺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最多,为55例(44.4%)。浸润程度按Masaoka分期标准分为Ⅰ期63例,Ⅱ期29例,Ⅲ期27例,Ⅳ期5例。92例Masaoka分期Ⅰ、Ⅱ期和22例Ⅲ期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并清除胸腺和周围脂肪组织,3例Ⅲ期和5例Ⅳ期部分切除,2例Ⅲ期仅做活检。79例患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59例采用胸腺区放射治疗,5例难治性MG危象采用环磷酰胺治疗,4例转移性或复发性胸腺瘤采用联合化疗。随访1-16年,总有效率为72.6%。Masaoka分期Ⅰ期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1.2%和76.9%,Ⅱ期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71.4%,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的35.7%和0(P<0.01)。结论:伴胸腺瘤MG以全身型为主,病理类型以淋巴细胞为主型常见,胸部CT扫描结合血清CAE-Ab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手术并不能消除MG症状,治疗应根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上乙酚胆碱受体[1].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表现为晨轻晚重,疲劳后加重,经休息后有所恢复.MG患者在病程中可急骤发生呼吸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即称危象[2].本研究旨在探讨MG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临床很少见,其发病率不到1%.上海瑞金医院495例甲亢中,仅有3例伴发重症肌无力,但在重症肌无力中伴发甲亢的发生率较高,约为3%~6%.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组MG患者的治疗手段及疗效作评估。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48例不同类型的MG患者的治疗手段及疗效作回顾性的总结。结果:对不同类型、关发症的有无及危象是否存在采取不同的方法能够使大多数患者保持长期缓解。结论:MG一旦发现,应及早治疗,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治疗措施的应用基础及应用范围,结合具体病人及病情,有针对性应用,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T细胞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相似文献   

19.
张艳辉  杨焱  李影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189-218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3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缓解14例(45.2%),好转10例(32.3%),无效5例(16.1%),死亡2例(16.3%).结论:重症肌无力一旦累及延髓肌、脊髓肌、躯干肌、呼吸肌等则治疗非常困难,故一定要早期治疗、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5年10月共收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28例做了胸腺X线平片、胸腺CT、EEG、EMG、甲状腺T_3、T_4、TSH、碘_(131)及酶谱COT、LDH、CPK检查和测定。现加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对小儿MG的发病特点、胆碱脂酶抑制试验阴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阴性等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新斯的明试验、EMG低频重复刺激(PNS)递减效应等确诊。并经胆碱脂酶的抑制剂或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4~61岁,14岁以内7例,14岁以上21例。按第二版实用神经病学分型法:Ⅰ型6例、Ⅱ型A5例、Ⅱ型B8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1例。均经新斯的明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