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系统研究防风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及ODS柱色谱分离 ,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24个化学成分。结论 :其中 7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研究防风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及ODS柱色谱分离 ,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 2 4个化学成分。结论 :其中 7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矮杨梅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杨梅科杨梅属植物矮杨梅的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茎中共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taraxerol(2)、myricanol(3)、山柰素(4)、槲皮素(5)、杨梅素(6)、杨梅苷(7)、芦丁(8)。结论:文章首次报道了矮杨梅茎的化学成分,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地笋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检索ScienceDirect,ACS,Wiley Online及CNKI等数据库中有关地笋属植物在化学成分的文献,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整理分析.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较多,主要为挥发油、萜类、黄酮、酚酸和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已经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31个,萜类化合物20个,酚酸类化合物20个和甾体类化合物3个.通过文献总结发现,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但仅有少数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提示该属植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蒲公英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乳痈、疔疮肿毒等证。由于蒲公英属植物具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因此种类甚多,我国大约有2 7种,但对其不同品种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别研究却很少,东北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作者对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anumKitag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从辽宁产的东北蒲公英中分离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其中香草醛是从本....  相似文献   

6.
紫地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红  陈道峰 《中草药》2007,38(3):352-354
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是栊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民间称隔山消。在云南的白族和彝族中,长期用作治疗厌食症,同时具有显著的止血止痢功效。对紫地榆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仅报道过3个化合物。本课题组在对中药的抗艾滋病毒活性筛选中,发现紫地榆根的醇提物有抗艾滋病毒活性,因此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紫地榆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为菊科三七草属植物,又名白(百)子菜,分布于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根、茎、叶均可入药。文献仅见报道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吡咯啶生物碱,但并未对该植物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作者对引种于我国广东地区的白背三七地上部分(茎和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为马鞭草科莸属植物,又名野荆芥、大风寒草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全草药用,具有解表散寒、宣肺之效。治疗外感头痛、咳嗽、外障目翳、烫伤等症。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有效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正丁醇部分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两个脑苷脂类化合物:大豆脑苷Ⅱ(soya-cerebroside Ⅱ,  相似文献   

9.
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 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产白花前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α-D-ghcopyranose-1-hexadeeanoate(1),D-mannitol monohexadecanoate(2),腺苷(adenosine,3),丁酸(butyric acid,4),eleutheroside B_1(5),apiosylskimmin(6),甘露醇(mannitol,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沙滩黄芩(Scutellaria strigillosa)是一种常年生植物,分布于东亚,属于唇形科(Labiatae)。迄今未见有关其化学成分的报道。在进行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从沙滩黄芩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1、2)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3),同时得到已知的1个木脂体类化合物(4),1个苯丙醇苷(5),7个三萜类化合物(6~12)和13个黄酮类化合物(13~25),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壮药山风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对壮药山风全草的乙酸乙酯萃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antin(1)、金合欢素(2)、芹菜素(3)、矢车菊黄素(4)、金圣草黄素(5)、木犀草素(6)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6在山风的化学成分中曾有报道,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通过文献调研对这些化合物的活性及其在山风药效发挥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这些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研究山风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对该植物的化学分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正  高运玲  蔡应繁 《中成药》2011,33(4):658-660
目的 研究短梗箭头唐松草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 对短梗箭头唐松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尖刺碱(Oxyacanthine,I)、箭头唐松草碱(Thalicimine,Ⅱ)、Abietin(Ⅲ)、高车前苷(Homoplantaginin,IV).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报道从短梗箭头唐松草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旱柳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离、鉴定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大黄酚(Ⅲ);用TLC法检查出大黄素甲醚(Ⅳ).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4.
远志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勇  屠鹏飞 《中草药》2002,33(10):874-877
目的:研究中药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nuifoliside B(I),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Ⅱ),polygalaxanthoneⅢ(Ⅲ),7-O-methylmangiferin(Ⅳ)和lancerin(V)。结论: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远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V为首次从远志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兰科石仙桃属植物石仙桃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石仙桃叶子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4-羟基-苄基)苯酚①,原儿茶醛②,天麻苷元③,对羟基苯甲醛④,β-胡萝卜苷⑤,Cyclopholidone ⑥, Cyclopholidonol ⑦.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对岭南山竹子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获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岭南山竹子树皮中获取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二氢槲皮素(2),Isojarcareubin(3),Jacareubin(4),Dulxanthone-B(5),齐墩果酸(6),2-羟基丁二酸甲酯(7)。结论化合物2、3、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金雀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金雀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金雀根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雀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stenophyllolB(1),对羟基苯甲酸(2),odoratin(3),白藜芦醇(4),cararosinolA(5),leachinolC(6),carasinaurone(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化合物stenophyllolB的对映异构体;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黎药牛耳枫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利用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黎药牛耳枫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分别为:羽扇豆酮(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deoxycalyciphylline B (4),daphiodhanins D (5),calyciphylline B(6),槲皮素(7),芦丁(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交让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王岩  周莉玲  李锐  王婴 《中药材》2002,25(4):254-256
目的:研究显齿蛇葡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蛇葡萄素(Ⅰ),杨梅素(Ⅱ);杨梅甙(Ⅲ),没食子酸(Ⅳ),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Ⅵ),二氢槲皮素(Ⅶ)。结论:化合物Ⅳ、Ⅴ、Ⅵ、Ⅶ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蛇葡萄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槭树科槭树属植物糖槭(Acer saccharu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糖槭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是-3酮基-乌苏烷、3β-羟基-12-齐墩果烯、5-烯-7-羟基谷甾醇.结论:本实验所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为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