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32例窒息后心肌受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测定,了解心肌酶谱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32例均自入院后12h及治疗后5~7天各静脉采血1次,作GOT、LDH、CK、CK-MB检查。结果窒息后心肌损害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心肌酶多恢复正常。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做心肌酶谱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及时治疗,并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高原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临床特征,探讨高心患儿心肌酶谱含量。方法将60例汉族婴幼儿高心进行分析,并以20例健康汉族婴幼儿作对照。结果高心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心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心组明显增高(P〈0.05),高心时病情越重心肌酶值越高,心肌酶谱含量与高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变化特征对于指导高心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HIE新生儿(HIE组)76例。其中轻度35例,中度26例,重度15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各抽取股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AST、CK、CK-MB、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健康足月新生儿24例为健康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测定心肌酶谱。对二组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HIE急性期患儿血AST、CK、CK-MB、LDH、HBDH随病情加重均逐渐升高(Pa〈0.05),轻、中、重度HI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HIE组与轻度HIE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HIE恢复期患儿血AST、CK、CK-MB、LDH、HBDH随病情好转心肌酶水平逐渐下降,轻度HI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HIE组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HIE心肌损伤的指标,动态测定HIE患儿心肌酶谱可了解病情程度,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含量。方法对资料完整的45例新生儿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进行分析,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心肌酶谱: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CK-MB、MYO,P均〈0.01,TPI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各组P值〉0.05,心肌酶谱含量与病情程度正相关。结论心肌酶谱活动改变可作为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作为预后评价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游离胆红素血症心肌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人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显性黄疸消退后)抽不抗凝血3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10项指标,部分病人同时做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3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CK、CK-MB活性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高游离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升高与黄疸程度及黄疸出现时间、高度呈正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出现心肌损害,与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清心肌酶谱改变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与心肌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 82例非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 79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酶谱进行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 86例患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与非病毒性心肌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纯心肌酶谱变化不能作为心肌炎的唯一诊断依据 ,有许多因素可导致心肌酶谱改变。诊断心肌炎时应结合病史、体征等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肾功能改变,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轻、中、重度HIE患儿的心肌酶(BM、CPK),肾功能(Cr、Uric、Urea),并与4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E组新生儿心肌酶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HIE除有脑损伤外,常伴有心、肾功能异常。因此,治疗HIE患儿时,应监测心肌酶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多脏器损害和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诊断肺炎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肺炎心衰30例,轻症肺炎25例,健康儿童20例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对其临床诊断意义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心衰组与健康儿童组、轻症肺炎组CTnⅠ与CK-MB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在诊断肺炎心衰患儿心肌损害上CTnⅠ优于CK-MB。结论 CTnⅠ与CK-MB对肺炎心衰患儿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Ⅰ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恢复的角度探讨适宜手术年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腭裂患儿于术前和术后半年进行鼓膜检查,声导抗测试,脑干听性诱发电位测试(ABR)。并对年龄构成相儿配的正常儿童进行同样测试。结果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指标与正常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各年龄段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前术后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8个月组与18个月至3岁组、3~7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个月至3岁组和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手术对中耳功能的恢复、听力损失的改善起着积极的作用,于术时年龄越小,分泌忡中耳炎的恢复越好,6~18个月是较为适宜的手术年龄。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57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并心肌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MP肺炎并心肌损害 5 7例患儿通过临床观察 ,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心音低钝等症状、体征者 ,血清心肌酶谱增高 ,发病 1周内与发病 2周后心肌酶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心电图有部分改变 ,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 MP肺炎部分患儿可引起心肌损害 ,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 ,临床医师要认真检查 ,以早期进行护心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硫化氢(H,S)在热性惊厥(F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及其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15日至11月10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的65例Fs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Fs组,5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为上感组,同期于门诊体检的43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标仪测定各组儿童血清H2S与NSE水平。结果Fs组患儿血清H2s水平显著低于上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上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上感组患儿血清H2S、NS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S组患儿血清H2s水平与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r=-0.279,P=0.024);不同惊厥发作次数(〈2次和≥2次)患儿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5,P=0.004);惊厥发作次数与血清H2s水平呈负相关(r=-0.269,P=0.03),与血清NSE水平呈正相关(r=0.322,P=0.009);惊厥持续时间(≥5rain)与血清H2S水平呈负相关(r=-0.532,P=0.019)。结论H2s可作为评估早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也可能是F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0例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的患儿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西药联合芪冬颐心口服液和西药治疗。结果中西药组在心肌酶谱的恢复上优于西药组。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应用FDP250mg/(kg.d)0.5h内静脉滴入,每日一次,7d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谱,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病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心肌酶谱( AST、LDH、CK、CK-MB)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CRP升高45例(56.25%),对照组则为2例(4%),观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31.55, P<0.01)。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59例(73.75%),其中 AST 异常51.6%、CK 40.1%、CK-MB 21.4%、LDH 72.2%;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6例(12%),其中AST异常16%、CK 10%、CK-MB 4%和LDH 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和hs-CRP可作为心肌损害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心肌酶谱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我们对 15 4例各类呼吸道感染患儿心肌酶谱进行测定和比较 ,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新乡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儿科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3月住院患儿 ,男 73例 ,女 81例 ,年龄 2个月~9a ,平均年龄 2 .5 6± 2 .18a,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组 6 9例 ,支气管哮喘 (支哮 )组 47例 ,肺炎组 2 7例 ,肺炎合并心衰组 (心衰组 ) 11例 ,诊断符合 1993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于入院d2早晨空腹、心衰组于心衰发生当日以及根据需要随时抽取静脉血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9例2岁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毛支Ⅰ组(n=28)和毛支Ⅱ组(n=31),其中毛支Ⅰ组为具有特应质高危因素的患儿,毛支Ⅱ组为无特应质高危因素的患儿。同期住院的同年龄段支气管肺炎患儿36例和患有疝气、肾结石等非感染性疾病术前患儿31例分别作为肺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患儿外周血IL-12的水平。结果毛支Ⅰ组患儿外周血IL-12为(34.72±7.96)pg/ml;毛支Ⅱ组患儿外周血IL-12为(55.30±6.72)pg/ml;肺炎对照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患儿外周血IL-12分别为(56.79±10.36)pg/ml、(61.23±11.51)pg/ml,其中毛支Ⅰ组与毛支Ⅱ组相比,外周血I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支Ⅰ组与肺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IL-1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支Ⅱ组与肺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I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IL-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2降低是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特应质高危因素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12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李莺  徐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4):1880-1882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IMS)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2月63例I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低血钙、超高热,及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脏器衰竭数目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各项危险因素行χ^2检验,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2.1%。并代谢性酸中毒与未并代谢性酸中毒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20,95%CI=1.0~10.24,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pH降低而升高(Pearson列联系数=0.49,χ^2=9.80P〈0.05)。存活48例与15例死亡患儿PCIS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t=7.798P〈0.05)。PCIS≤80分与〉80分患儿的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12.73,95%CI=1.78~91.04,χ^2=13.24P〈0.05)。血糖〉12mmol/L的患儿与血糖〈12mmol/L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73,95%CI=1.46~9.54,χ^2=8.73P〈0.05)。并低血钙与未并低血钙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3.0,95%CI=1.23—7.31,χ^2=6.30P〈0.05)。体温≥41℃与体温〈41℃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3.0,95%CI=1.34~6.74,χ^2=3.97P〈0.05)。脏器衰竭≥3个与脏器衰竭〈3个的患儿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RR=7.88,95%a=2.85~21.78,χ^2=17.66P〈0.05)。结论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低血钙、超高热、低PCIS评分及多脏器衰竭可能是IMS的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酶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检测2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心肌酶AST、CPK、LDH。发现所有病例均升高,其中10例3种酶均升高(40%),7例CPK、LDH升高(28%),8例仅LDH升高(32%),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心肌酶升高与黄疸程度及出现时间高度相关(r=0.954),目随着黄疸减退而降低,采用复方丹参治疗心肌损害,疗效较好,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有无麻疹疫苗接种史麻疹患儿急性期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疫苗接种对麻疹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71例住院麻疹患儿按有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分为有疫苗接种史组23例(有接种组)和无疫苗接种史组48例(无接种组),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1(LDH1),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接种组与有接种组比较,CK-MB、LDH1及α-HBD明显升高(Pa〈0.05),并肺炎增多(P〈0.05),平均住院天数增加(P〈0.01)。二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K-MB、LDH、LDH1及α-HBD均明显升高(Pa〈0.01)。结论麻疹患儿急性期存在心肌酶谱升高,接种麻疹疫苗对急性期麻疹患儿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减少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区婴幼儿、中小学生进行体检,检测10 d~18岁健康儿童心肌酶谱参考值,分析健康儿童与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的趋势性差异,确定本地区健康儿童心肌酶谱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将234名10 d~18岁健康儿童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及青少年组.男118例,女116例.采集其外周静脉血3 mL,用速率法测定其血清中AST、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CK、CK-MB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个年龄组血清中AST、LDH、a-HBDH、CK、CK-MB水平均较成人高,年龄越小,水平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水平逐渐接近成人.(2)这4个年龄组的指标测值与成人组比较,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有统计学意义(Pa<0.01);青少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年龄组男、女童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18岁健康儿童各年龄组心肌酶谱参考值有随年龄增长逐渐递减的趋势,各项指标高于成人参考值水平,故在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时应参考本地区儿童心肌酶谱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