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精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精索静脉曲张(VC)是泌尿外科及男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男性人群中占10%~15%,多见于青壮年,在男性不育者中的发病率约占40%。以往VC诊断,主要依赖检查医生的主观诊断,同一组患者,两个医生在不同的检查室检查,得出的结论仍有部分争议。随着诊断手段的增多及尖端仪器的应用,发现部分体检时未发现VC的男性不育患者存在着精索静脉扩张和返流,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VC是极其敏感而且可以量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我院1999年5月~2002年11月通过多普勒超声对41例男性不育患者、35例一般男性人群检查有无VC,并结合精液检查进行评价分析,旨在探讨VC与男性不育的诊断价值,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精索静脉曲张对男性不育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索静脉曲张(varcocele,VC)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在男性不育症中占19%~41%^[1]。VC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以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呈不同程度扩张和迂曲为特点。临床容易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客观依据,超声诊断标准为:(1)临床型VC:平静呼吸下精索静脉丛中至少检测到3支以上的精索静脉,  相似文献   

4.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性不育常见的原因,WHO在不育症研究中将VC不育症列为首位,约35%的男性不育患者伴有VC。虽然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的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缺氧、CO2蓄积、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VC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对慢性缺血、低氧性疾病及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在经典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干预,对精液功能改善程度及速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在正常人群中VC的发生率为15%~17%,而不育者中VC的发生率占30%~40%。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左侧VC患者双侧睾丸生殖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变化,探讨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男性不育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男性不育患者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的检测指标及其VC导致睾丸体积改变情况。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方法对46例正常对照者的精索静脉及178例男性不育患者左侧曲张的精索静脉进行了检测。根据临床及超声检查结果将178例VC患者分为4组,其中亚临床型VC(SVC)组45例,临床型VCⅠ级(VCⅠ)组44例,Ⅱ级(VCⅡ)组48例,Ⅲ级(VCⅢ)组41例。结果:①对照组双侧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最大内径(DR)、Valsalva试验时精索静脉最大内径(DV)、最大返流速度(Vmax)、返流持续时间(TR)及睾丸体积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②VC组与对照组及各级VC组DR、DV、Vmax、TR比较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③各VC组左侧睾丸体积小于右侧(P<0.01),VCⅡ、VCⅢ组右侧睾丸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VCⅢ组左侧睾丸体积小于SVC组(P<0.05)。结论:①高频超声可为男性不育VC患者提供精确的精索静脉内径、血流动力学及睾丸大小等客观指标,有助于男性不育病因的筛选;②单侧VC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尤以左侧为甚,亚临床型及临床型VC均可导致患侧睾丸体积缩小,且VC愈严重,睾丸体积愈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体格检查(PE)、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放射性核素阴囊闪烁显像术(RSS)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的价值。方法:对有男性不育一年以上病史且精液分析异常的138例行PE、CDUS及RSS检查。最终诊断依据CDUS、RSS检查结果结合精索静脉造影及随访结果得出的结论而定。三项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作比较。结果:三项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0.3%、96.9%、93,8%,特异度分别为68,9%、93,2%、95,9%。结论:CDUS与RSS的灵敏度、特异度相近.均高于PE。RSS是一种非侵袭性,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VC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单纯依靠临床病史及触诊进行诊断,常缺乏准确的客观标准.为此,我们对临床拟诊为VC的35例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以探讨二维超声及CDFI对VC的诊断价值,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索静脉曲张(VC)是青年男性泌尿科常见病,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目前对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的机制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仍未完全阐明,VC可能通过睾丸微循环、血管活性物质、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缺氧、免疫及凋亡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致男性不育。近年来,细胞分子和遗传学方面的异常成为VC研究的热点,如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NO等。现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就VC致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阴囊血池显像(RSI)技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的价值。方法:本组126例有男性不育1年以上病史、精液分析异常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体格检查(PE);RSI技术检查,计算两侧阴囊血池指数值(SBPI),并观察是否有精索静脉血液返流;以及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对VC进行分型、定度。将PE,RSI结果分别与CDFI结果对比。结果:PE、RSI诊断VC的灵敏度分别为:71.7%、96.5%,特异度分别为:69.1%、97.1%。RSI诊断V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PE。结论:RSI技术是诊断临床型、亚临床型VC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无创诊断方法,也是一种非侵袭性,更加客观、准确地诊断V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精索静脉曲张(VC)是不育门诊常见的一种男科疾病,同时也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VC占男性不育患者的21%~4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10%~16%)[1]。精液由精  相似文献   

12.
精索静脉曲张(varcocele,VC)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为10%~15%,一般以左侧为主.1880年英国外科医生Barfield首先提出VC可导致男性不育.研究表明[1],VC在男性不育症中占19%~41%.尽管VC可以引起不育是人所共知的,但迄今为止其导致男性不育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主要的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精索静脉曲张(Varecocle,VC)是指精索蔓状静脉丛因各种原因引起回流不畅或因静脉瓣损坏引起血液倒流而形成局部静脉扩张、迂曲、伸长的病理现象.对于VC患者,大部分医生支持手术治疗,他们认为VC是男性不育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育水平[1].那么对于所有诊断为VC的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青少年VC患者和成年VC患者在治疗上有何不同?亚临床VC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目前意见尚未统一,本文拟通过对文献回顾,就VC的手术指征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4.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男性不育的的主要病因[1],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并且有很高的发病率,在其导致不育的患者中多为少弱精子症,严重者甚至为无精子症旧引。精液生化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精液常规的检测手段之一,特别是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精子浓度、前向活力和精子受精能力呈正相关,通过对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检测,可间接反映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为男性不育患者提供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也是检验不育症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6]。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检测用于VC手术效果的评估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108例VC不育症的临床资料,分析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水平在VC手术前后的变化,探讨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与VC不育症之间有无相关关系,评判精浆中性仅.葡糖苷酶在手术治疗VC术后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青年男性常见病,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目前对VC致男性不育的机制仍未能阐明。Claudin-11是睾丸中的跨膜蛋白,也是构成血-睾屏障最基本的分子结构,通过Claudin-11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可调节生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于维持精子生成十分重要[1]。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左侧VC模型,并检测双侧睾丸间质细胞表达Claudin-11的水平,比较两侧睾  相似文献   

16.
不孕不育是当前社会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重要的原因,氧化应激是男性不育及精索静脉曲张研究的热门方向,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氧化应激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患者血清、睾丸组织和精液中的表现及与VC分级的关系,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氧化应激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途径等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不孕不育是当前社会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重要的原因,氧化应激是男性不育及精索静脉曲张研究的热门方向,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氧化应激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患者血清、睾丸组织和精液中的表现及与VC分级的关系,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氧化应激在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途径等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精索静脉曲张(V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手术是治疗VC的主要方法。近来,关于VC导致不育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尤其是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快,主要包括生精细胞凋亡异常和氧化应激。同时,对于VC手术指征和各种术式优劣性的认识也渐趋统一。本文介绍VC导致不育的细胞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决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cocele,VC)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VC的患病率根据评价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普通男性人群中患病率约10%~15%,在原发性男性不育中为30%~40%,在继发性男性不育中为69%~81%[1,2],精液异常男性中约占25.4%[3]。徐福松[4]认为VC引起的不育症,其发病多因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瘀血内停,阻于脉络为患;而周少虎等[5]提倡男科病"从瘀论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故本研究中药治法以益肾活血为主拟方,并观察地奥司明片单独或联合治  相似文献   

20.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与精子线粒体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发现VC可以导致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线粒体DNA(mt DNA)数量及完整性变化、蛋白质表达异常、精子线粒体自噬等,这些改变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机制。生活环境是精子线粒体功能转归的重要外在因素。通过药物改善精子线粒体功能的研究目前仍较少。手术治疗可能改善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精子mt DNA损伤以及精子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精子线粒体功能。本文综述了VC患者精子线粒体功能破坏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