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临床应用较广,现将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1增强疗效环丙沙星与其他抗菌药合用时,有时可使抗菌作用相加或协同,但其研究报道尚少。已明确的有环丙沙星与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苯唑西林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作...  相似文献   

2.
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开贞  鹿怀兴 《中级医刊》1997,32(11):50-51
  相似文献   

3.
药物的相互作用源于合并用药。一般来说对疾病的治疗选用药物时,应掌握“少而精”的原则,能用一种药物治疗就尽量不选用两种。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合并用药:一是为了提高疗效;二是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三是为了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四是为了治疗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的多种疾病或症状,不得不使用多种药物。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是因为合并用药的数量越多,则不良反应的发生就越多,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合并用药造成相互作用问题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合并用药中可以出现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也可以出现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会造…  相似文献   

4.
在平时处方中,经常能见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治疗是各种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的进步研发出数以千计的药物,使人类的各种疾病得到治疗.在临床上,一个人可以同时患多种疾病,因此可能同时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不同药物在人体内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缺少临床经验的医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往往只是根据患有几种疾病,开出各种药物,有时一个患可能同时使用几十种药物,而对于这些药物在体内会发生什麽相互作用?疗效增加还是减弱?是否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这就有潜在的风险.因此,深入了解各种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过程,以及各种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季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254-254
治疗一种疾病,常有数种药物可以采用,究竟应选用哪种药物,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决定。 1药物的选择 ①疗效:首先要看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②不良反应:对药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有引起不良反应的一面。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耐药性、药疹、成瘾性等。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联合用药,对病人可能有益,但也有可能有害。因而应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原则。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分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较多,而降压药物的作用部位又比较局限,故降压药单独应用时疗效多不满意.因此,联合用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已变的越来越重要,临床研究也发现任何一种降压药物都无法对所有病人有效,只有50%~60%病人的血压得以,而联合用药可使80%以上的病人血压得到控制.本文将讨论几种联合用药的方案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兴坚  李佳静 《中外医疗》2010,29(36):101-10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联合用药处方6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14张,在不合格处方中占20.6%,在总处方中占2.3%,主要表现在药品联用后降低药品疗效与增加毒副反应上。结论医师和药师都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7年1-12月门诊及急诊处方1 982张,针对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类型、联用疗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52%,联合用药率为74.48%,其中以二联用药最多,占68.84%;不合理配伍处方13.21%,其中药效学配伍禁忌占多数,占77.77%。结论掌握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适应症,增强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地高辛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 ,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 ,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基础药物。还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本药安全范围小 ,治疗量已达中毒量的 60 % ,个体差异大 ,临床又缺乏中毒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除严格执行剂量和用法以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外 ,掌握其药物相互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以免引起中毒反应或降低疗效。1 地高辛与奎尼丁 两者合用 ,90 %以上可见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 1倍。其作用机制与奎尼丁使地高辛的肾清除率降低40 %~ 5 0 %有关。另与奎尼丁可从组织结合部位将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病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促进社区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社区医院2008年1月~12月门诊及急诊处方2218张,针对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类型、联用疗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的使用率为 40.05%,联合用药率为 74.61 %,其中以二联用药最多,占68.51%;不合理配伍处方占12.39%.应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问题,提高抗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中联合用药的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6月本院门诊处方4000张.结果联合用药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结论本院门诊联合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故仍需提高医师与药师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变现有不合理大处方联合用药现状,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里负担,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不合理大处方联合用药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绪论:当前不合理大处方联合用药现象普遍,合理用药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医院、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患者的高度重视及配合。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从而易发生不良反应。近几年药物种类日益增多,新药不断出现,用途交错。老年人又往往同时患多种疾病,为避免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给老年人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将常见几类容易发生相互作用致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概述如下,奉告老年人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提高老年人用药水平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通过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研究表明,80%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可以有效的降压,而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安全性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靶器官受到损伤,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前五种药物应用最为广泛。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尽管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近几年来一些大规模的高血压药物疗效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及JNCⅥ的公布使我们对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我们决定对高血压病人开始治疗时,药物选择和联台用药不仅要考虑病人年龄,血压升高的程度,更要注意病人靶器官损害、临床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否,井根据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危险性分组以指导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药品种繁多,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日趋严重,甚至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控制不合理用药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减少院内感染、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保护公众健康、遏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是今后临床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治疗药物自应用左旋多巴以来,不断推出了许多新的药物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及神经安定剂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如何正确地联合应用这些药物,是改善PD治疗效...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的个体化与联合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显示,高血压病仍处在一种高发病、低控制的状态。由于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等特点,若不积极防治,有可能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肾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据临床研究报道,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随着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快速发展,现对高血压病个体化与联合用药原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