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特点、易感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和导致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32例发生细菌感染,感染率为40.5%,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及血液多见。感染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为主。恢复饮食时间延长(〉5d)、术前肝功能C级、低蛋白血症及术后持续高血糖(〉11.0 mmol/L)是感染的危险因素,肠道去污治疗是预防细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及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防治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特点及其易感因素,提高肝移植术后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术前、术中及术后主要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差别。结果 25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共163例,感染率为65.2%。最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血液、泌尿道和呼吸道。单个部位感染91例,两个部位感染45例,多个部位感染共27例。最常见为细菌感染,约89.6% (146/163),其中单一细菌感染62例,两种细菌感染27例,多种细菌同时感染19例。其次为真菌感染,占27.0%(44/163),44例中38例患者同时伴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6.7%(11/163)。大部分感染均发生在围手术期内。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肝移植患者年龄大于60岁、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C级、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总最〉1000ml、术后胸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天数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感染率高,多部位、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日益增多。应重视对感染易感因素的控制,降低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 3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定期留胆汁培养 ,并定期服用利胆药物及胆道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结果示 4例术后出现 7例次胆道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为 1 0 .5 % (4/38)。感染时间为术后 7~ 96d。感染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株菌。 4例患者 1例死亡 ,3例治愈。提示预防胆漏发生、对胆道行侵入性检查前后预防性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定期服用利胆及抗生素是预防胆道感染的重要环节。胆道冲洗是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对带有T管的胆道感染 ,最终可能须拔除T管才能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数据,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31例肝移植患者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53例,3例死亡与其相关。其中肺部感染最多见,占54.7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是最常见菌株,占34.62%。术后ICU留置时间≥7 d(OR 2.303,95%CI 1.123~4.725,P=0.023)、急性肾功能衰竭(OR 4.573,95%CI 1.418~14.749,P=0.011)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威胁肝移植患者的预后,缩短术后ICU留置时间、保护肾功能对于早期预防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尤为重。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与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和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128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感染发生的时间及易感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OLT术后共发生肺部感染48例(37.5%),其中27例(56.3%)发生在术后7d内,34例(70.8%)为混合感染;死亡6例(12.5%),其余治愈。致病菌前几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曲霉菌。结论 多种病菌可致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并与受者的体质、机械通气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的9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有29例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感染率为30.21%,其中感染G-需氧菌19例(65.52%),感染G+需氧菌10例(34.48%)。患者的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OR=2.165,P=0.001)、术中输血量(OR=1.952,P=0.003)、术后3 d血肌酐平均值(OR=1.913,P=0.001)、术后3 d液体负平衡时间(OR=0.196,P=0.023)及术后住院时间(OR=1.923,P=0.003)均与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有关。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发生肺部细菌感染。术前改善患者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血量、术后控制输液量和住院时间及术后改善肾功能均可减少术后早期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于三家临床医疗中心首次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 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成两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术前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肝移植手术后有316例(23.3%)发生肺部感染,其中有21例(6.7%)死亡。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术前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癌、丙型肝炎肝硬化、先天性肝脏疾病及肝衰竭、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昏迷、糖尿病的比例、术前肌酐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前总蛋白、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无肝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使用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呋塞米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利多卡因、术前总蛋白>64.6 g/L、术中尿量>1 800 ml是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
结论 术前诊断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E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的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EAD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7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6.5%(27/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术中失血量、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EAD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MELD评分≥18分[OR=0.045,95%CI(0.003,0.605),P=0.045];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OR=0.061,95%CI(0.009.0.419),P=0.004]。结论术前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通过改善受者术前较差的肝功能和提高临床医师手术技巧来降低E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Zhang YC  Yang Y  Zhang Q  Li H  Wang GS  Zhang J  Xu C  Yi SH  Yi HM  Cai CJ  Lu MQ  Chen GH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83-1087
目的 了解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中远期的生存情况和导致中远期生存率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且术后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221例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资料,选取包括受者术前变量、供者变量、术中变量和受者术后变量共26个可能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1例受者的随访率为97.3%(215/221),平均随访时间为(36.4±6.9)个月(12~56个月).其中28例在术后1年后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5.0%,11/221)、胆道并发症(3.6%,8/221)、乙型肝炎复发或再感染(1.4%,3/221).保留在Cox回归方程内的协变量为高龄(RR=2.325,P=0.009)、ABO血型(RR=2.206,P=0.015)、冷缺血时间(RR=3.001,P=0.000)、术后感染部位(RR=1.665,P=0.007)和胆道并发症(RR=2.655,P=0.004).结论 影响受者术后中远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ABO血型不符、冷缺血时间>12 h、术后肺部感染和移植肝胆管弥漫性狭窄.  相似文献   

10.
小型猪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小型猪非转流条件下原位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特点,以建立成熟、稳定的移植模型。方法:通过预实验组8例次和实验组18例次非转流条件下中国小型版纳猪原位肝脏移植术,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重要代谢指标的变化,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特点。结果:预实验组8例次均在术后当天死亡。实验组18例次无术中死亡,术后7d存活率为88.9%。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79.6±14.3)min,平均无肝期(27.3±3.4)min。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及生化代谢波动明显。术后当天麻醉清醒,术后约3~5h开始自行排尿,术后第3天正常进食。结论:手术中无肝期时间的缩短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是非转流条件下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Hollenbeak CS  Alfrey EJ  Souba WW 《Surgery》2001,130(2):388-395
BACKGROUND: Althoug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less is known about their economic im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and estimate the impact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on 1-year mortality, graft surviva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fter OLT. METHODS: We studied 777 first, single-orga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Liver Transplantation Databas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n = 292, 37.8%) were defined as bacterial or fungal infections of the liver, intestine, biliary tract, surgical wound, or peritoneum within 1 year of transplantation. A subset of these (n = 159) occurred during the transplant hospitalization and were used to estimate excess charges associated with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RESULTS: Leaks in the choledochojejunostomy (odds ratio [OR] = 7.1, P =.001) and choledochocholedochostomy (OR = 2.5, P =.002), extended operation duration in hours (OR = 1.2, P =.002), serum albumin levels in grams per liters (OR = 0.71, P =.009), ascites (OR = 1.43, P =.037), and administration of OKT3 within 7 days (OR = 1.49, P =.039)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infectio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1-year mortality (88.5% vs 91.5%, P =.19)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year graft loss (79.8% vs 86.5%, P =.022).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curred approximately 24 extra hospital days and $159,967 in excess charges (P =.0001).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duced the estimate of excess charges to $131,276 (P =.0001). CONCLUSIONS: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who develop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resource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than those who do not. These results imply substantial returns to preventative efforts directed at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LT.  相似文献   

12.
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自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0月31日的原位肝移植病例171例。根据术后早期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非预后不良组(术后早期住院期间死亡者或因各种并发症术后〉7d转出ICU者定为预后不良的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中的变量13项;并筛选出影响预后的一些变量。结果171例病人中,预后不良者30人(17.5%),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2人(7%);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预后不良及非预后不良病人的各项指标,以下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Child分级、APACHEⅢ评分、UNOS分级、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及血浆量、术前cr水平、术前ICU、术前感染及再次手术干预。将预后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保留在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有:APACHEⅢ评分、术前感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而病人年龄、CHILD分级、UNOS分级、无肝期、术前Cr、术前ICU停留、再次手术干预被剔除方程。结论通过对肝移植病人术前及术中一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早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60岁)患者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耐药性特点和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患者肝移植后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发生感染的易感因素、发生率、发生部位、病原学特征、耐药性及感染死亡率进行总结。结果 57例老年肝移植患者中有40例(70.18%)术后发生感染,其中30例为混合性细菌感染,15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感染以多部位混合感染最为常见。经积极治疗,37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64.91%;感染导致死亡9例,占死亡人数的45%;术后感染治愈率为77.5%。致病菌以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最为常见,其中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对其他常用药普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安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株多;对头孢三代普遍耐药;对头孢四代、喹诺酮类等敏感性高于其他药物。真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但多数对酮康唑、益康唑、氟康唑耐药。结论 老年肝移植术后具有高感染率、高耐药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43例次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总结为175位患者所施行的180次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29例患者出现43例次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29/175)。其中念珠菌占98%(42/43),曲霉菌2%(1/43)。发病中位时间为术后26d(3~96d)。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肺部37%(16/43),肠管19%(8/43)和血液16%(7/43)。26例患者接受氟康唑治疗,感染严重的8例患者改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病死率45%(13/29),直接与真菌感染有关的病死率为4.0%(7/175)。全胃肠外营养时间较长、抗生素治疗超过3周或出现肝动脉并发症的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别是肺部和念珠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严重的真菌感染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治疗。  相似文献   

15.
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1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原位肝脏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实施肝移植的经验。结果21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生存时间为1—1530d,中位生存时间为517d。病人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66.7%,1年存活率为66.7%,2年存活率为66.7%。死亡原因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14例的远期性生存病人中,13例移植前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其中有1例(1/13)在术后1年出现乙肝复发。结论肝移植术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结果:6例获得成功,1例术后死于脑出血。结论:肝移植术后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受体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大量输血、术后高血压以及全身性感染有关,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减省术中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治感染,头颅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Yuan CH  Xiu DR  Jiang B  Li ZF  Li L  Song SB  Zhang TL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1003-100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2例连续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F,分为肾功能衰竭组(n=71)和无肾功能衰竭组(n =291).以围术期常用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共计36项作为危险因素的分析对象,先对这些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术后ARF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术前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MELD评分、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尿量、术前有无肝性脑病、术中有无低血压及术后有无感染等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182.70,P=0.000~0.041).对上述12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MELD评分、术中失血量多、术后合并感染与肝移植术后发生ARF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改善肝移植患者的术前状况是预防术后早期ARF的关键.血清肌酐水平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低、MELD评分、术中失血量多和术后合并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60岁)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69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部位、菌株、耐药性及易感因素.结果 69例中38例(55.1%)术后发生细菌感染,30例(79.0%)为混合细菌感染;部位以多部位混合感染(68.4%)最为常见;感染导致死亡9例,占死亡人数的42.9%;致病菌前3位的为粪肠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单胞菌;术前营养状况不良、无肝期时间长、ICU停留时间长、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长是老年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主要菌株耐药性强;细菌感染是导致受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