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重建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肺血管增生性疾病,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的有关PAH诊断和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最新指南中,将其定义为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15 mmHg.PAH分为原发性(PPH)和继发性(SPH)两种,生存期2~5年,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就近年来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和中医药防治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临床较为常见且治疗困难的肺心血管疾病,WHO将PAH定义为持续性的肺动脉高压增高,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1 mmHg=0.133kPa),或运动时mPAP〉30 mmHg,同时伴平均肺小动脉楔压和左室舒张末压〈15 mmHg[1]。PA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极少。  相似文献   

3.
赵亚芬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411-1413
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1],肺动脉高压是其主要发病因素。根据不同的病因戴纳波恩特会议将肺动脉高压分为[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AH)、肺静脉闭塞性疾病(PVOD)和/或肺毛细血管瘤病(PCH)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及原因不明和/或多种因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本研究拟总结不同原因导致的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PAH)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1mmHg=0.133kPa)或者运动时mPAP≥30mmHg,它是由肺小血管增殖、重塑引起的疾病,可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患者最终出现右心衰竭、死亡。2003年第三次世界肺动脉高压会议对PAH重新进行了临床分类:(1)原发性PAH;(2)与左心疾病有关的PAH;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症,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目前多以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20mmHg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运动时的PAPm>30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根据发病原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高亚萍 《疑难病杂志》2013,(11):892-894
肺动脉高压(pulmonat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肺动脉阻塞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持续性升高,并伴不可逆性肺血管重构,最终导致有心衰竭而死亡。2008年WHO第4次肺动脉高压会议上将PAH的诊断标准定义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大于25 mmHg;肺血管阻力(PVR)大于3个Wood单位。将PAH归属为第1类肺动脉高压,其中包括:特发性PAH(IPAH)、遗传性PAH、药物或毒物诱导的PAH,以及(结缔组  相似文献   

7.
何振芬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0-112,128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标准,若在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大于25mmHg,或在运动状态下大于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临床诊断标准为:安静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pasp)>30mmHg或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活动状态下mPAP>30mmHg.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高压(PAH)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 Hg(1mm Hg=0.133kPa)或者运动时mPAP≥30mm Hg,它是由肺小血管增殖、重塑引起的疾病,可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患者最终出现右心衰竭、死亡。2003年第三次世界肺动脉高压会议对PAH重新进行了临床分类:(1)原发性PAH;(2)与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关注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随着COPD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肺血管的异常、长期慢性缺氧发生了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肺血管重建等最终引起肺动脉高压症(PAH)。由于现有的血管扩张剂对肺动脉的选择性不大,临床应用有引起全身低血压的潜在危险,有必要开发选择性吸人性肺血管扩张剂,或开发能抑制缺氧收缩机制或抑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血管结构重建的药物,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新海  徐仲卿  赵文穗 《广东医学》2011,32(9):1150-1151
目的 研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BNP)水平介于100~500 pg/mL时BNP水平与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相关性.方法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大小分为对照组(<40 mmHg),轻度PAH组(40~60 mmHg),中...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的病因按原发疾病的不同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为80~90%,其次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结核,尘肺等所致的肺气肿及肺纤维化。其他的慢性弥慢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嗜酸性肉芽肿,肺泡微结石症等,则较少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等。 3.肺血管疾病甚少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肺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等。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PH较少见,而继发性PH多见于心肺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见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长期以来,多用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由于具有创伤性及操作过程复杂而受到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肺动脉高压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强  郭豫涛  惠海鹏  谭国娟  刘涛 《医学争鸣》2008,29(20):1864-1866
目的: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肺动脉高压(PAH)患病情况及肺动脉高压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5/2007-05月间我科收治的59例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与左心疾病有关的PAH为93.22%,其中与左房或左室心脏病相关的PAH 48例;与左心瓣膜性心脏病相关的PAH 7例.与肺呼吸道疾病和(或)缺氧有关的PAH为5.0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症1例.年龄和肺动脉压相关系数为0.29(P>0.05).25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心功能Ⅲ级12例,Ⅳ级8例,3例患者死亡.结论: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左心疾病是老年PAH最常见类型.重度肺动脉高压提示预后不良.老年PAH患者年龄与肺动脉压无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原发性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在病程的一定阶段发生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改变不属于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常见于各种栓子引起的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颐 《医学综述》2009,15(15):2298-2301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小动脉痉挛、内膜增生与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与病理生理综合征,最终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功能衰竭直至死亡。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还需满足肺小动脉楔压≤15mmHg,肺血管阻力>3Wood单位及心排血量正常或降低3个条件。肺动脉高压传统治疗效果差,不能延缓疾病进程。然而,近年来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与选择性作用于肺循环血管舒张药物的研发,已经证实能够改善疾病预后。治疗方法包括应用内皮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一氧化氮、精氨酸等扩血管药物;应用抗凝剂;治疗右心功能不全及改善生活质量;应用外科手术等。本文主要对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陆慰萱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0):2089-209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组慢性肺循环疾病,临床上十分常见.肺动脉高压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等引起,其共同的表现为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卫生保健问题[1].  相似文献   

18.
徐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06-1106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其中以继发性低氧肺动脉高压临床最为常见,也是造成肺心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对于继发性低氧肺动脉高压无比较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高压是简单表示平均肺动脉压超过正常值上限(大约18毫米汞柱)的一种血液动力学状态。传统观点认为,肺动脉高压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两类。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改变是,近肺外周的肺小阻力血管(直径150~1,000微米)肌层呈中度肥厚与扩张。这些改变见于许多疾病,如:肺泡低氧症、肺血栓性栓塞症、左  相似文献   

20.
Shi G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84-285
肺动脉高压(PAH)指休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mmHg(1mmHg=0133kPa)或活动时>30mmHg。该病的演变呈进行性加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其产生与血管收缩、血管壁重建及原位血栓形成3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升高的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室负荷,其结果导致右心功能损伤。原发性PAH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每百万人中有1~2人发病,患者多为青中年女性,确诊后的平均存活期为25~35年。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SSc)、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多肌炎等亦常伴发PAH,其中以系统性硬化尤为多见。系统性硬化并发PAH的患病率为5%~>50%。未治疗的并发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