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黄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应用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检测平均动脉血压、肠壁血管通透性、跨肠粘膜电位差。结果显示,大黄可减轻内毒素性低血压,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肠壁血管通透性升高,阻止肠腔中的细菌、毒素进入血循环,维持跨肠粘膜电位差,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表明大黄可以保护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变化及大黄的对其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32只)以及大黄干预组(32只)。观察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回肠形态学及大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创伤性休克和大黄干预组DAO活性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48h达高峰,伤后72h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内毒素水平则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24h达高峰,伤后48h和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之间比较发现,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在伤后2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4h、48h和72h休克组则显著高于大黄干预组(P<0.01)。休克各组中,可见肠黏膜绒毛水肿,稀疏、片状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大黄干预组肠黏膜在伤后各时间点也可见上述变化,但较上述各组明显改善。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动态监测DAO和内毒素对了解创伤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改变有重要意义,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从而有降低DAO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防御素一5(RD一5)mRNA变化及大黄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24只)以及大黄干预组(24只)。观察回肠RD一5mRNA表达,潘氏细胞形态学及大黄对其影响。结果:创伤性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RD一5mRNA表达量在伤后8h显著升高,伤后24h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而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组间比较显示,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伤后8h和24h值差异无显著性,而72h休克组显著低于大黄干预组;两组回肠潘氏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结论:创伤性休克旱期RD一5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大黄对创伤性休克人鼠早期RD一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作用,72h后能增强RD一5表达作用,对机体胃肠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单价泄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监测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同时测定血浆、肝脏、小肠粘膜及其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烫伤后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随时间而降低。大黄能显著提高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烫伤后血浆、肝脏、小肠粘膜及其线粒体内SOD大量消耗,MDA明显增加,而大黄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防御素-5(RD-5)mRNA变化及大黄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24只)以及大黄干预组(24只)。观察回肠RD-5m RNA表达,潘氏细胞形态学及大黄对其影响。结果:创伤性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RD-5 mRNA表达量在伤后8h显著升高,伤后24h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而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组间比较显示,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伤后8h和24h值差异无显著性,而72h休克组显著低于大黄干预组;两组回肠潘氏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RD-5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大黄对创伤性休克人鼠早期RD-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作用,72h后能增强RD-5表达作用,对机体胃肠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黄对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是一种巨分子化合物类脂多糖体,存在於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外膜之最外层。人体的内毒素血症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当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菌体破坏后释放出内毒素而引起外源性内毒素血症。由于感染所致之肠道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时,可引起内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可使脏器发生一系列严重、广泛、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防治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是阻止危重症感染发展为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初步探讨了大黄对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研究住院出血性患者亲自参与的护理工作,阐述各种护理措施在治疗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使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本院3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各种有效的护理,总结分析上述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的临床改善.结果:29例病人治愈出院,1例病人因到医院时已无脉搏、血压、心跳,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消除感染灶,纠正酸中毒等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出血性休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血源不足 ,对抢救出血性休克患者缺乏应有的条件。我院 1 996— 2 0 0 0年共抢救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 68例 ,现将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有停经史、腹痛 ,经腹穿或B超诊断为宫外孕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休克。其中轻度 2 8例 ,中度2 9例 ,重度 1 1例 ,腹腔出血量 (术中吸出 ) 60 0~ 2 0 0 0mL。明确诊断后即开始输液抗休克治疗 ,均用 1 6号粗针头穿刺快速静脉滴注平衡液、林格氏液、70 6代血浆等。常规给术前药。轻、中度休克患者手术采用腰 2— 3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液用 1 .2 %~ 1 .5 %利多卡…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发病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大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大黄组,每组24只。分别在造模后24 h、48 h、72 h、96 h,从每组动物中各取6只,在2%戊巴比妥麻醉下开腹,留取空肠,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检测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腔静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造模后96 h,检测各组大鼠腹腔细菌移位情况。结果光镜下对照组肠腔上皮细胞结构清晰,绒毛排列整齐,未见炎细胞浸润;脓毒症组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绒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有炎性细胞浸润;大黄组肠黏膜仅有轻度的充血水肿,病理学改变介于脓毒症组与对照组。脓毒症组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腔静脉血浆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大黄组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腔静脉血浆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但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造模96 h后,对照组大鼠肝、脾、淋巴结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脓毒症组细菌移位发生率为83.3%(15/18),大黄组细菌移位发生率为44.4%(8/18),大黄组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内毒素及炎症因子TNF-α、IL-6在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大黄能抑制机体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阻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减轻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积累大黄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的数据.方法:对普通大鼠分别灌予低、中、高剂量的大黄,分别在连续给药时间7、14和21天等时间点收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肠段(含肠内容物)样本,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肠段大肠杆菌、乳酸菌、拟杆菌和梭菌等4种肠道...  相似文献   

12.
5种大黄游离蒽醌大鼠在体肠吸收的单向灌流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种大黄游离蒽醌混合物(FAM,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状况.方法 运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模型,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FAM的浓度,分别考察FAM中5种物质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胆汁引流十二指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酸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大黄酚在十二指肠和结肠段的吸收均较大,大黄素甲醚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各物质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均最低(P<0.05).结论 FAM作为肠灌流液时,各物质的吸收与肠道的酸碱内环境和物质本身的脂溶性有关,同时可能存在相互间吸收的竞争与拮抗作用.胆汁对FAM在十二指肠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单向肠灌流实验表明FAM在各肠段吸收良好,这与体循环血液中除大黄酸外各物质测定浓度较低存在矛质,推测这与相关物质的肠道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损伤及肠道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空白组、失血性休克组、四逆汤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4.8,2.4 g.kg-1)。通过定血量放血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复苏3 h后肠黏膜损伤程度,并取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培养,测定肝门静脉血浆内毒素、动脉血浆D-乳酸(D-Lac)含量。并通过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的测定进行作用机制的探讨。结果:四逆汤与模型组比较,肠黏膜病理学改变得到显著改善,细菌培养计数、内毒素及D-Lac含量显著减少。血浆t-NOS显著减少,TNF-α有降低趋势,四逆汤药效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四逆汤能够抑制肠道菌移位,减轻肠黏膜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OS,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长期灌胃大黄对雌性大鼠子宫及卵巢的影响。 方法: 8周龄180~220 g 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水提取物1.0,2.0 g·kg-1组、各剂量组再分为灌胃30,40,50,60 d组,每组10只,计算大鼠子宫、卵巢指数,观察子宫和卵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大黄水提取物1.0 g·kg-1给药60 d组子宫和卵巢指数分别为(0.21±0.058),(0.07±0.00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26±0.038),(0.07±0.007)(P<0.05);大黄水提物2.0 g·kg-1给药40,50,60 d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20±0.045),(0.19±0.054),(0.19±0.04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26±0.038)(P<0.05或P<0.01),大黄水提物2.0 g·kg-1给药30,40,50,60 d组卵巢指数分别为(0.068±0.008),(0.065±0.007),(0.065±0.005),(0.061±0.006),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7±0.007)(P<0.05或P<0.01);组织形态学显示,2.0 g·kg-150,60 d组大鼠子宫内膜水肿,腺体减少;卵巢萎缩,卵泡数减少,卵泡内细胞排列不规则。 结论: 长期应用大黄可影响成年雌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并有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醒脑静乳剂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通过股动脉放血制造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制造家兔感染性休克模型。造模成功家兔分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为模型对照组及醒脑静乳剂(102.75,51.4,25.7 mg·kg-1)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醒脑静注射液,51.4 mg·kg-1)组,观察醒脑静乳剂的抗休克作用。 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显著升高血压,减少血浆中丙二醛(MDA)形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心率;并可延长感染性休克家兔的存活时间,降低其死亡率和一氧化氮(NO)水平。 结论 :醒脑静乳剂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等达到抗休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参四逆汤各部分提取物对大鼠失血性休克的药理作用。方法:以失血性休克大鼠为实验对象,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及人参四逆汤11个不同提取物给药组,观察人参四逆汤不同提取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心率、生存时间及生存百分率的影响。结果:附子乙醚提取物+干姜乙醚提取物(F_7+F_8)、人参四逆汤乙醚提取物(S_1)、人参四逆汤(上柱)70%乙醇洗脱液(S_7)可缓解失血性休克,其中 F_7+F_8可使失血性休克动物血压明显升高,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存活百分率明显提高。结论:人参四逆汤中 F_7+F_8、S_1、S_7三个不同提取物对恢复大鼠失血性休克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培菲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大黄组和联合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SAP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质量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生大黄组和联合组大鼠血清TNF-α、IL-10水平低于模型组,其中胰腺湿/干质量比及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生大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可导致SAP大鼠重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对SAP起到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明  尹西拳  李耿 《新中医》2014,46(2):193-196
目的:观察大黄白糖散对大鼠烫伤皮肤修复作用的影响,以评价其治疗烧烫伤皮肤的疗效。方法:取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白糖散低剂量组、大黄白糖散高剂量组。每组16只。阳性对照组: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大黄白糖散高、低剂量组:分别涂抹大黄白糖散软膏0.5 g、0.25 g。每天涂抹药并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连续18天。分别于涂抹第9天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并各组取6只大鼠烫伤皮肤做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黄白糖散高、低剂量组大鼠烫伤皮肤结痂、脱痂以及完全愈合的时间均缩短(P0.01),并且高、低剂量大黄白糖散均能显著改善烫伤皮肤病理形态。结论:大黄白糖散对大鼠烫伤皮肤创面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夏至草提取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转归时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6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淋巴学研究方法,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淋巴循环的干预作用。结果:在休克输血输液治疗时,夏至草治疗组的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此外,在休克输血输液治疗时,夏至草可明显降低淋巴液表观黏度,增加淋巴液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其作用明显强于对照治疗组(P〈0.01,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转归时,夏至草能通过增强淋巴管转运功能,降低淋巴液黏度来增加淋巴细胞的数目以改善失血性休克时的淋巴循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