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高频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对92例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Ⅲ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环切电刀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二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宫颈高频环形电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高频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非常理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相似文献   

2.
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将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相比,236例宫颈电圈环形电切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76例,符合率为74.58%,升高36例,占15.25%,降低24例,占10.17%.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标本病理诊比较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够对宫颈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卿咏梅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62-196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门诊接受LEEP诊治的36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平均出血量为13.9 mL,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反应小.②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至2010年1月,CIN治愈率为95.90%,病变残留率为2.19%,复发率为1.91%.[结论]LEEP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上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具有更高更准确的检出率;其治愈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行高危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危HPV检测在CIN诊治中的价值,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并随访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阳性率升高。高危HPV阳性患者LEEP术后病变复发率10.4%(14-/134),高危HPV阴性组无一例复发。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完全符合98例(53.6%);术后诊断升级32例(17.5%),复发14例(7.7%);子宫切除治疗24例,升级和复发病例均行相应补充治疗。CIN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治疗2年有效率达92.3%。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4.9%(9/183),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5.8%(29/183)。结论高危HPV检测对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有很高的灵敏度。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CIN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是C1N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行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组织学诊断。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 LEE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7.23±2.91)min,术中出血量25 m L,临床治愈率为86.52%。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LEEP术的炎症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较高。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对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阴道镜定位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20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以LEEP术后病理为标...  相似文献   

7.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N)的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及术后病理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一致者37例,占80.4%;不一致者9例,占19.6%,其中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者3例,占6.5%,下降6例,占13.0%。有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1例为早期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全切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出现宫颈萎缩消失,1例宫颈口狭窄,1例宫颈黏膜外翻,无一例感染。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诊治方法。其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可避免漏诊宫颈浸润癌。  相似文献   

8.
彭晓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16-77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 2009-06-2010-06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的90例患者行宫颈环行电切术,观查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变化。结果 9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结果同阴道镜下活检比较,级别下降占35.55%,同等占58.88%,上升占5.55%。结论 LEEP补充了阴道镜的不足,对CIN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宗玉  白帆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30-3231
目的:评价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638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赘生物、宫颈湿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成功率为96.6%,平均手术时间为5.1min,平均出血量6.3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3个月后宫颈修复光滑,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手术方法、术前后病理诊断的相符性及疗效。方法对180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1)。结论Leep术是治疗宫颈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收集我院收治的65例宫颈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均经阴道镜下及液基薄层细胞学证实,患者均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宫颈塑形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手术时间9.25±2.15min,失血量4.65±0.86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患者46例,良性宫颈病变19例,患者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为95.4%,患者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塑形效果好,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148例CIN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患者一般情况、术前阴道镜定位活检、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d手术,手术时间10—3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20.4ml,患者无不适;②术后病理诊断结果:CINI级77例(52.03%),CINⅡ级54例(36.48%)CINⅢ级14例(9.46%),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2.03%),148例患者术前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完全符合者108例(72.97%),2例CINⅢ及1例CINI经LEEP后均证实为宫颈早期浸润癌,2例于随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8例术后病检发现切缘有病变累及者(均为CIN),2例行二次LEEP术,1例行子宫切除术;③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至2009年11月,CIN治愈137例(94.48%),病变残留8例(5.52%)。CIN I 1例术后12个月复发,行局部破坏术后,6个月复发病例自然消退。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可补充阴道镜活检的不足,病变残留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280例患者,其中CINⅠ142例,CINⅡ92例,CINⅢ46例,行LEEP手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8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出血(6±1.2) ml,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65%,诊断过渡13.9%,诊断不足占22.86%.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宫颈取材有限,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阴道镜医师的技术水平、取材深浅及大小等,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陈妍  陈杨  谭进成 《临床医学》2011,31(3):14-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各种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妇科门诊常规检查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湿疣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级)等的266例患者,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病理检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LEEP治疗宫颈疾病成功266例(100%),手术时间(10±4)min,出血量(10.0±2.5)ml,仅12例(4.51%)患者出现下腹隐痛、阴道烧灼感;病理检查术前、术后符合率,慢性宫颈炎96.2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00%,CINⅢ级90.00%,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情况,亦未出现术后感染、大出血及宫颈口粘连、宫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LEEP具有快速简便、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在宫颈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疗效,是治疗宫颈病变较理想的方法,并且不需住院,大大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晓霞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8-135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行LEEP术治疗的66例,比较CIN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结果】66例CIN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相符46例(69.70%),升级4例(6.06%),降级16例(24.24%);本组病例治愈率为95.31%(61/64),复发率3.13%(2/64),病变残留率1.52%(1/66)。【结论】LEEP术是诊断治疗CIN准确、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但术后仍需定期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3~2005年306医院妇产科门诊经宫颈细胞学(TCT)和阴道镜检查为宫颈病变者159例,实行LEEP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同时比较TCT、阴道镜活检及LEEP标本组织学结果。结果 LEEP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平均出血量为11.4ml,术后恢复时间平均8.6周,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平均7.5天。结论 LEEP是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简便、安全、准确性高的方法。在TCT初步筛查后,阴道镜和LEEP应体现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7.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7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73-6173
目的:研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01/2008-12的经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CIN 374例行LEEP治疗。结果:有效率93.3%,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前术后病理一致57.2%。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局限性,只要操作规范,切除足够的宫颈组织,是诊断和治疗CI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沈澄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30-4430
目的探讨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06-2008年收治的3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月经干净3~7 d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结果手术时间1.5~8 min,出血量≤20 ml,所有患者均只需电凝止血即可,效果满意。结论 LEEP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影响病理组织标本诊断,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治疗,可保留生育能力,是目前治疗和确诊CIN以及其他细胞异常宫颈病变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耿瑞霞  张俊灵 《临床医学》2013,33(10):89-90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微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经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初筛后,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证实为宫颈CINⅠ 32例,CINⅡ 1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CINⅠ 15例,CINⅡ 7例,B组CINⅠ 17例,CINⅡ 5例.A组宫颈行LEEP刀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B组宫颈行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时间、宫颈塑形、愈合情况.结果 A组22例宫颈塑形好,愈合佳,其中1例术后半个月阴道出血量增多,鲜红,考虑血痂脱落引起,行二次电凝止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5.5%.B组一次治愈率为86.36%,宫颈病变深者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多于A组.两组出血时间、阴道排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下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无需缝合,出血少,手术无痛苦,疗效好,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诊断治疗及时可靠.  相似文献   

20.
乔成敏  来君鸟 《临床医学》2011,31(10):28-3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野县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经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者164例,所有患者均行LEEP术治疗,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164例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2(3~1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2(5~34 ml),治愈率为95.6%(65/68),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9.4%(59/68);宫颈良性疾病96例,其中宫颈尖锐湿疣17例,宫颈息肉22例,宫颈肌瘤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49例。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8(2.0~1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4(3.0~22.0)ml,治愈率为94.9%(91/96),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为88.9%(85/96);CIN组与宫颈良性疾病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塑形满意率及治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CIN和宫颈良性疾病简单、安全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