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弹力指套对促进手指皮肤缺损皮瓣移植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64例手指损伤行岛状皮瓣移植修补术的患者,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5d内两组均采用无菌纱布包扎,结合抗凝、抗感染、抗痉挛治疗,局部烤灯照射保温,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5d后排除血管危象后,观察组用弹力绷带制作的指套持续包扎,对照组继续采用常规纱布包扎,并于术后第15、30、90、180天观察肿胀消退、感觉运动及瘢痕情况.结果 术后第15天,两组运动、两点分辨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两组运动、两点分辨觉、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0、180天,两组瘢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力指套包扎对手指皮瓣移植术后肿胀消退、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拇指指腹缺损岛状皮瓣术后感觉训练中加入早期压力疗法对术后拇指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拇指指腹缺损岛状皮瓣移植术后患者6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感觉训练,观察组加用早期压力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功能、瘢痕、肿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胀、瘢痕明显减轻,感觉功能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感觉训练过程中加入早期压力疗法,能促进岛状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感觉功能早期恢复,肿胀快速消退,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拇指指腹缺损岛状皮瓣术后感觉训练中加入早期压力疗法对术后拇指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拇指指腹缺损岛状皮瓣移植术后患者6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感觉训练,观察组加用早期压力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功能、瘢痕、肿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胀、瘢痕明显减轻,感觉功能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感觉训练过程中加入早期压力疗法,能促进岛状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感觉功能早期恢复,肿胀快速消退,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4.
拇指的功能占全手功能的50%以上,多数虎口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探讨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虎口松解后采用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比游离皮片移植能更好地保持虎口的宽度,有利于拇指的功能活动,而且外形好。并且配带支架的时间明显短于利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者。因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不必解剖暴露血管蒂,确保皮瓣内包括有知名动、静脉,所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皮瓣厚薄适中、耐磨,特别适合虎口的修复。因皮瓣内有桡神经分出的感觉支,所以术后具有良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示指背侧皮瓣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拇指的功能占全手功能的50%以上,多数虎口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探讨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虎口松解后采用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比游离皮片移植能更好地保持虎口的宽度,有利于拇指的功能活动,而且外形好。并且配带支架的时间明显短于利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者。因示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不必解剖暴露血管蒂,确保皮瓣内包括有知名动、静脉,所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皮瓣厚薄适中、耐磨,特别适合虎口的修复。因皮瓣内有桡神经分出的感觉支,所以术后具有良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并观察术后患侧中远期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995-08/2004-1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均采用带拇指背侧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是否有手术禁忌证。手术于臂丛麻醉下进行,切取拇指背侧筋膜皮瓣(带拇背桡侧或尺侧动脉及神经),皮瓣切取范围远端至拇指甲根部近侧0.5cm,两侧至指侧中线,以第一掌骨基底部至第一掌骨中点之间为蒂部。供区创面予以植皮,皮瓣转移后首先修复虎口底部,如掌侧或两侧遗留少许创面,可以游离皮片进行移植修复。对掌功能位行克氏针固定三四周,拔针早期中药熏洗,术后半年内虎口必须予以支具保护,以保证修复后效果。按照手指总活动度系统评价法(优:正常;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75%以上;尚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75%;差: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以下;极差:手指总活动度比术前恶化)以及患侧外形、感觉、拇指使用情况等对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纳入13例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中途无脱落者。①术后不同随访时间患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3例患者术后6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虎口开大与健侧基本相同,关节外形满意,关节稳定,术后2年屈曲畸形消失,伸指活动可,拇指外展对掌功能良好,第1掌指关节活动正常,主观满意率为84.6%(11/13)。②术后6个月手指总活动度评估结果:13例患者中,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3%。③术后6个月患侧外形、感觉及拇指使用情况:全部患者重建虎口外形正常,皮肤质地及色泽接近正常,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冬季皮肤无明显异常;13例患者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占6.2%,只有17.4%的患者两点辨别感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综合感觉能力优良率92.1%,平均分13分;全部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均能自然地使用患指,使用时虎口无触痛或感觉异常等现象。结论: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重建虎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满意,损伤小,皮瓣切取范围完全可以达到虎口开大后所需皮瓣修复的宽度,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应用微型外支架和游离皮瓣治疗虎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对16例虎口外伤患者急诊清创后一期应用微型外支架固定开大虎口,创面VSD覆盖负压吸引,5~7 d后游离第一趾蹼皮瓣覆盖创面.术后重视微型外支架的护理、皮瓣血运观察、供区护理、微型外支架固定期间和拆除后的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 随访5~13个月,1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虎口张开度为70~80°,拇指屈伸、外展、对掌、对指等手功能良好,未发生虎口挛缩.结论 急诊采用外固定支架开大虎口治疗虎口创伤,能够有效地预防虎口挛缩,恢复手功能,减少患者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外科接受手术的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髂腹皮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皮瓣成活率、肿胀情况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皮瓣肿胀及瘀血等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后感觉功能评分为S3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评分为S4的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周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中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肿胀及瘀血的发生率低,且术后愈合快,外形美观,对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并观察术后患侧中远期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995—08/2004—1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均采用带拇指背侧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是否有手术禁忌证。手术于臂丛麻醉下进行,切取拇指背侧筋膜皮瓣(带拇背桡侧或尺侧动脉及神经),皮瓣切取范围远端至拇指甲根部近侧0.5cm,两侧至指侧中线,以第一掌骨基底部至第一掌骨中点之间为蒂部。供区创面予以植皮,皮瓣转移后首先修复虎口底部,如掌侧或两侧遗留少许创面,可以游离皮片进行移植修复。对掌功能位行克氏针固定三四周,拔针早期中药熏洗,术后半年内虎口必须予以支具保护,以保证修复后效果。按照手指总活动度系统评价法(优:正常;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75%以上;尚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75%;差: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以下;极差:手指总活动度比术前恶化)以及患侧外形、感觉、拇指使用情况等对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纳入13例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中途无脱落者。①术后不同随访时间患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3例患者术后6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虎口开大与健侧基本相同,关节外形满意,关节稳定,术后2年屈曲畸形消失,伸指活动可,拇指外展对掌功能良好,第1掌指关节活动正常,主观满意率为84.6%(11/13)。②术后6个月手指总活动度评估结果:13例患者中,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3%。③术后6个月患侧外形、感觉及拇指使用情况:全部患者重建虎口外形正常,皮肤质地及色泽接近正常,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冬季皮肤无明显异常;13例患者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占6.2%,只有17.4%的患者两点辨别感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综合感觉能力优良率92.1%,平均分13分;全部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均能自然地使用患指,使用时虎口无触痛或感觉异常等现象。结论: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重建虎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满意,损伤小,皮瓣切取范围完全可以达到虎口开大后所需皮瓣修复的宽度,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手背软组织缺损时骨与肌腱外露;虎口软组织缺损或虎口挛缩开大后,创面常须采用皮瓣修复.1997年6月至2001年8月,作者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背及虎口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皮瓣修复术在颈部烧伤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颈部烧伤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修复术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1年后美学效果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能降低颈部烧伤瘢痕修复术后并发症,提高瘢痕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虎口挛缩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虎口挛缩的理想方法。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2年5月对26例虎口孪缩患者,根据其挛缩严重程度分别采用“Z”字成形加植皮、局部皮瓣、逆行岛状瓣及游离皮瓣等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结果:经4个月至2年随访,采用“Z”字成形加植皮术的患者虎口开大达健侧的70%~80%;采用拇示指背皮瓣的患者虎口开大达健侧的80%~85%;采用其他皮瓣转移修复者术后虎口开达健侧的85%以上。本组所有植皮和皮瓣全部成活,拇指伸展、外展及对掌活动好,外观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程度虎口挛缩采用不同修复方式是治疗虎口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8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2017年5月~2020年2月),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临床疗效:术后1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贴骨瘢痕破溃甚至恶变后的治疗方法。方法 12例大面积烧伤后贴骨瘢痕患者贴骨瘢痕切除术后行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后门诊随访观察皮瓣的外形、色泽、质地、感觉情况和供区外形及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游离皮瓣均完全成活,瘢痕切除后恶变者无转移及复发。结论 贴骨瘢痕切除术后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能根本解决患者瘢痕反复破溃、感染甚至恶变转移等问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额颞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瘢痕患者104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均行额颞部扩张皮瓣。统计手术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愈合分度、皮瓣坏死情况、形态及功能),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扩张时间(45.82±6.78)d;手术时间(78.92±7.56)d;术中出血量(36.58±10.41)ml;愈合分度:Ⅰ度69例,Ⅱ度35例;皮瓣坏死情况:术后1例患者皮瓣出现暗紫色及明显肿胀,静脉回流出现障碍,给予针刺、按压、放血等处理,皮瓣完全恢复正常;形态与功能:转移皮瓣后血运、色泽正常,外形正常,面部有线状瘢痕,未发现功能障碍,较平整,未发现增生性瘢痕;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面部皮肤相似度较高,颈部旋转、左右侧屈、后伸、前屈等功能均明显改善,颌颈角为90°左右,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额颞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效果显著,血运可靠,皮瓣坏死情况少,能较好恢复瘢痕区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可调式支具在拇指撕脱离断伤再植术后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拇指撕脱离断再植术后使用可调式虎口开大支具预防虎口挛缩的护理经验.10例拇指撕脱离断再植术后患者早期佩戴可调式虎口开大支具,同时配合运动和作业训练.随访6-24个月,10例拇指撕脱直断再植手指全部成活,虎口开大度数均在80°以上,拇指对掌功能正常,均未发生虎口事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采取加强观察护理措施护理的24例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加强观察护理措施前护理的21例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术后至好转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好转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临床观察可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加强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术后好转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1/3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式。方法:①选取2002-06/2006-0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其中车祸引起小腿中下端软组织缺损5例,外伤后瘢痕溃疡2例,均可见胫腓骨外露。缺损面积3.2cm×4.5cm~5.7cm×6.8cm。②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及胫前部缺损4例,对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桥式转位修复胫前缺损1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部缺损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外踝足跟部缺损1例。皮瓣面积为5.0cm×8.0cm~7.0cm×9.0cm。③设计要点:依据创面部位、形状选择腓肠神经、腓浅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小腿后正中线中点向外踝与跟腱中点之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腓骨小头前缘与外踝尖前缘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隐神经、大隐静脉走向相同,轴心点为内踝上3.0~5.0cm。④以轴心线为中心于小腿中近部置入定向柱形扩张器(200~250mL)。隔天开绐微量泵持续冲水,0.5~1.0mL/h,以观察皮瓣无明显苍白为准,一般需14~21d。完成扩张行皮瓣转位时,将神经断端与创面附近皮神经显微镜下作端侧吻合。置冲洗管及负压引流管于皮瓣下,术中及术后冲洗管内滴入地塞米松及有效抗菌药物。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1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完成1年随访,中途无脱落。①术后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皮瓣血运良好,均未出现肤色青紫现象,苍白改变,无皮瓣异常肿胀,皮纹消失。术后负压引流通畅,2周后待引流液低于10mL/d且无明显感染时拨管。创面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供区留下线形瘢痕。②随访1年结果:皮瓣外观不臃肿,有弹性,色泽接近正常,创面无破溃。拆除内固定钢板后骨折已愈合,未出现继发性感染。两点辨别觉为2.0~3.0cm。能负重步行、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供区线形瘢痕不明显。结论:微量泵持续预扩张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软组织缺损,在改善骨折及深部组织愈合的同时能够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兼顾供区修复符合现代创伤修复理念,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作两组,予以对照组(50例)常规修复治疗,予以观察组(50例)局部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的瘢痕恢复情况、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瘢痕宽度、弹性、平整度、颜色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Ⅰ期愈合时间、拆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高,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4.00%,比对照组的20.00%低(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是96.00%,比对照组的82.00%高(P<0.05)。结论 局部皮瓣修复应用于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可达到良好效果,促进瘢痕有效恢复,且皮瓣成活率较高、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实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提供适宜的病室环境,注意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负压引流的观察,防止皮瓣血管危象,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8例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后全部成活,6个月后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皮肤匹配良好。认为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是面部瘢痕修复的理想选择之一,围手术期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至关重要,皮瓣经扩张后可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