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选择舒适护理方式展开围术期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6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护理方案的研究;对照组(31例):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展开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31例):采用普通护理+舒适护理方式展开围术期护理干预;最终就两组腹股沟斜疝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表现展开比较。结果同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性缩短(P0.05);同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患者治疗效果(67.74%)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呈现出明显性增加(P0.05),同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患者并发症表现(29.03%)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3.23%)呈现出明显性降低(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腹股沟斜疝患者选择舒适护理方式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表现,依次可以获得缩短、提升以及减少的效果,从而为腹股沟斜疝患者综合表现提升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78例患者均恢复状况较好,对患者随访2年,无腹股沟斜疝复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9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采取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31例,股疝嵌顿8例;腹股沟斜疝中7例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24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9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姬润刁  马静 《当代医学》2012,18(5):127-128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6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护理经验,并观察长期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8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护理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复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张霞 《吉林医学》2014,(35):7973-7973
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75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有3例,对照组75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有9例;研究组中没有患者复发,对照组中复发的有4例;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有很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给予对照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给予研究组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疼痛缓解时间情况: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患者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使患者得以明显改善其疾病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曲志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37+1725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33例,直疝10例,股疝5例;腹股沟斜疝中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7例,直疝和斜疝26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48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9.
王群东 《吉林医学》2011,(18):3755-3755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15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比较轻,其中12例患者能够在6 h后下床活动,4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留置尿管24 h后拔出均能自行排尿,本研究组患者术后无阴囊血肿,无伤口感染以及异物排斥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低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是目前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吕宝国 《吉林医学》2013,34(13):2479-2480
目的:探讨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4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70例(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3.4±1.2)h,术后住院时间为(7.5±2.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8%,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斜疝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式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在局部疼痛、异物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目前无复发,复发率为0%,B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5.7%,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两种方法对腹股沟斜疝修补都比较有效,复发率较低;但是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季军  余卫东  韩忠良  安军 《吉林医学》2012,(35):7742-7743
目的:讨论无张力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和范围。方法:观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切口无感染,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应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修复。  相似文献   

13.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有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总结3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并随访观察长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年,术后5年无复发。结论:完整、及时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68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治疗情况。结果:68例成人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修补术中,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斥反应,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捷、安全、创伤小、无张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我科近两年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斜疝6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结果 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斜疝病人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损伤小,疗效满意.讨论腹股沟斜疝的无张力修补对病人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式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总结回顾78例老年人腹股沟斜疝患者手术方式方法及术后恢复过程.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斜疝,不干扰正常解剖结构,修补效果好,患者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30例,直疝6例,股疝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3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7例,双侧腹股沟疝一侧为腹股沟斜疝一侧为腹股沟直疝1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1例,腹股沟斜疝嵌顿7例.结果:38例患者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60分钟,平均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股沟区无明显异物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规范操作术后复发率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