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在一组临床症状发作时间在48h内的急性心房颤动(AF)病人,比较静脉应用氟卡尼(Hecainide)、普罗帕酮(Propafenone)、胺碘酮(Anliodarone)治疗的复律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7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n=36):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10min注完;普罗帕酮组(n=36):普罗帕酮7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7.8%(28/36),普罗帕酮组75.0%(27/36),二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0,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50.1±14.8)min,普罗帕酮组(39.6±13.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24,P<0.01).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诱发心绞痛和心功能恶化,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常首选药物复律,多用胺碘酮及普罗帕酮。本文通过临床对照,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5.
胺碘酮、普罗帕酮联用复律致心动过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报告 患者,女,69岁,因晨起床后头晕、心悸不适30min于2003年5月22日7:30来我院就诊.患者有胃炎及心房颤动(房颤)病史多年,近日在外院行复律治疗,曾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体检:T 36.5℃,P 44次/min,R 24次/min,BP 150/80mmHg;神清,自动体位,无缺氧体征,头颅(-),双肺(-);HR 46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余体征无特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救治经过:即肌注阿托品1mg,口服阿托品、双嘧达莫等药物.用药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30min后查HR84次/min.第二天复诊HR 90次/min,房颤心律,患者无自觉不适,未行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主张尽可能复律,而维持复律后窦性心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观察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给药方法将75例病人分为两组,A组37人,B组38人。两组病人均经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复律方法包括药物及电击复律。复律后A组口服胺碘酮200mgTid,5d后减量为200mgBid,5d后减量为200mgQd,口服维持。B组口服普罗帕酮150mg,Tid。1.2观察项目以上病人均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为服药后1、2、3、4、6个月,6个月后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此外,如出现不适…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国房颤患者在年龄分布、病因及相关因素、类型、脑卒中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外报道相似。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加重。在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极易发生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复律后联用缬沙坦与胺碘酮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和缬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98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48例和胺碘酮联用缬沙坦组(联用组)50例。随访2年,观察两组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房内径。结果胺碘酮组和联用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68.8%和86.0%,联用组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用缬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如15~30min未转复,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一旦转复窦性心律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胺碘酮或停用.结果患者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时19例(86.36%)患者转复窦性心律;达550~700mg时3例(13.63%)患者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如15~30min未转复,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一旦转复窦性心律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胺碘酮或停用。结果:患者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时19例(86.36%)患者转复窦性心律;达550~700mg时3例(13.63%)患者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急性发作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胺碘酮转复2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15-30min未转变的且室率仍快的患追加一次胺磺酮1.5mg/kg,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 静脉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19例(86.36%)转复窦性心律,550-700mg3例(13.63%)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结论 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3期)、PubMed、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08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文献,并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累计胺碘酮治疗组262例,普罗帕酮治疗组255例。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效果的合并OR值为1.26,95%可信区间为0.83~1.91,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普罗帕酮以及胺碘酮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评估者独立进行筛选以及评价,对合格的文献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提示:1用药后观察时间充分的条件下(观察时间≥24h)转复房颤的有效性普罗帕酮组差于胺碘酮组(OR=0.55,95%CI:0.38~0.80,P=0.02)。2用药后转复房颤的平均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明显短于胺碘酮组(WMD=-3.48h,95%CI:-5.23h~-1.73h,P0.000 1),口服普罗帕酮组转复房颤时间明显短于口服胺碘酮组(WMD=-5.28h,95%CI:-6.84h~-3.71h,P0.000 01),静脉普罗帕酮组转复房颤时间明显短于静脉胺碘酮组(WMD=-2.58h,95%CI:-4.35h~-0.81h,P0.000 01)。312组RCTs显示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在总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内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以外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观察时间(≥24h)充分的条件下,胺碘酮具备更高的转复率,但普罗帕酮具备更快的转复时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转复急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例发生于48h以内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每8h1次30min内静脉滴注胺碘酮300mg,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如未转复,24h内共静脉滴注3次胺碘酮。结果21例患者均在静脉滴注胺碘酮后2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1.3%。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正常心率。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转复新近发生的快速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试验比较口服、静脉两种途径给予氟卡尼 (Flecainide)治疗急性心房颤动 (AF)复律的疗效。病人和方法 入选病人年龄超过 1 8岁 ,AF持续时间短于 48h ,心室率大于 1 0 0次 /分。排除以下情况 :血流动力学受损需立即直流电复律者 ;心力衰竭 (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或Ⅳ级 ) ;现患或近 3个月患急性心肌梗死 ;重度室性心律失常 ;妊娠 ;严重肝功能衰竭 ;严重肾衰竭 ;现用氟卡尼治疗 ;留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随机接受以下治疗 :氟卡尼 2mg/kg(极量1 5 0mg)加入 5 %葡萄糖液 1 0 0mL静滴 3 0min并口…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疗效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朱兆仪,朱俊,陶萍胺碘酮是当今高效抗心律失常药之一。众所周知,口服此药对电转复心房颤动后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显著(78%~80%)。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室上性心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n=40)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n=40),12个月后停用胺碘酮,共随访18个月,观察药物对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心房重构的影响。结果随访第12月和18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在单用胺碘酮治疗组分别为45.9%和35.1%,在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分别为79.5%和56.0%;胺碘酮+氯沙坦组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均〈0.05)。胺碘酮+氯沙坦组转变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8例)显著低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13例),(P〈0.05)。左心房直径在单用胺碘酮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治疗前(37.7±6.2)mm,治疗18月后时39.2±6.5mm)(P〈0.05)],而胺碘酮+氯沙坦组无显著改变[治疗前(38.1±5.8)mm,治疗18月后(38.4±6.1)mm]。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能提高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防止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心律平)和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7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36例和胺碘酮组31例,分别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观察对PSVT的转复有效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有效率91.7%(33/36),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100.0%(31/3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13.0±4.58)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4.3±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转复PSVT效果均好,但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较胺碘酮组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平均转复时间较普罗帕酮慢,但适应证广,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9.
陈旭昌  何勇  郑强荪  张军 《心脏杂志》2004,16(3):290-290
持续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本文作者观察负荷量胺碘酮转复PAF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毛花甙C组(25例),胺碘酮组(27例)。结果:52例患者中29例复律成功,成功率55.8%,毛花甙C组成功率40.0%(10/25),胺碘酮组复律成功率70.4%(19/2)。结论:静脉应用胺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24小时内成功率显著高于毛花甙C(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