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桂霞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4):416-418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素质教育,迫切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该学科体现了多学科渗透的特点,既包含了组织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又包含有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多学科内容,故生理学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因此,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生至关重要,这就对生理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理学教师,除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3.
谢培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2):55-56
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活动,其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较大可塑性和独特个性的小学生。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这种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在道德准则、业务修养及个性品质等方面,必须具备除一般教师共同素质修养以外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浅谈医学教育中的教师素质修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就应以德立身。首先,师德应表现在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忠诚上。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卓有成效,根本原因是热爱医学教育,愿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护人才贡献毕生精力。其次,师德应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再次,师德应表现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第四,师德还应体现在淡泊名利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不可能使人人称心如意。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赵拥军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9(3):66-66,68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早在 1998年北京“面向 2 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中外专家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七条必要条件 :①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 ;②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所需要的较强的适应能力 ;③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④具有对科学、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精神 ;⑤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⑥具有多样化的个性和特长 ;⑦具有掌握各种交往工具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教师只有符合时代要求 ,具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嘉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6):681-683
护士修养与礼仪主要是指护士的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道德修养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修养的活动,二是行为后达到的境界,是护士自觉遵守护理道德规范,将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转换为自己内在的护理道德品质的活动.护士礼仪主要是指护士的职业道德礼仪,树立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这种职业形象的养成与个人素质修养关系甚大,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劲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1):41-4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教育的主要内容——各种知识都是通过语言传播的,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还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那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语言修养呢? 相似文献
9.
王增良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222-222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首先是一项道德养成事业,根本的任务是回答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教育学生应当怎样做人。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明确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才能担当起教育者的责任,圆满完成教育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常达志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1):78-78
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消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课要钱,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及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对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归结起来应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的发展 ,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早已打破生物医学常规过渡到重视身心健康与环境的影响。人是有心理活动和社会属性的生物机体。因此 ,医学和护理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 ,从整体上关注病人 ,使病人身心处子接受治病的最佳状态。由于护理人员频繁接触患者、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 ,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 ,改善护患关系、除具备扎实的医学 ,护理学知识及良好的护理操作基本功能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心理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的自身修…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21世纪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执教水平和业务素质必须过硬。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浅谈21世纪高职教育中的教师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良好的道德修养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的进步 ,健康观念及护理模式的转变 ,现有知识已无法满足人们健康要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2 1世纪的护理人员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 ,社区家庭同医院一样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的工作场所 ,护理人员将赋予更多的责任。因此 ,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及气质、修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护士应具备过硬的知识与技能1 .1 良好的健康宣传教育知识与能力 根据健康的定义 ,人们从新的角度审视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美国学者估计 ,所有的疾病中 ,有 1 0 %是因生物因素引起 ,1 0 %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民主施教的能力、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研究和反思的能力,以及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能力。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把研修课程纳入教师的计划,以及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当教育的方向与重点。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具有较渊博的化科学知识,具备教育能力素质,具有健全的身心素质。提出在新形式下教师应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人员通过培养教育,所获得的护士所具备的风格、态度和品质。主要指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三方面的体现。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概括地说:政治素质,主要指思想境界和医德修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病人的利益和需求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备‘滇独’的医德修养,有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工作积极、严肃认真、诚实严谨,尽可能地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9.
论新时期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素质修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医学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医师,对临床教学和临床教师是个挑战.作者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新形势下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的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临床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实际的教育能力、高尚的医德情操还要有很好的人文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20.
决定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是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的关键构件则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以下是我院近年来实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现介绍给同行参考。1建立并逐步完善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标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要打造一支精良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逐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标准是首要任务。各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根据本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本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优良素质进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每位教师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对照规范标准找差距对照专业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