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囊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比较皮内试验(ID)、IHA和ELISA在诊断脑囊虫病方面的应用价值,对136例经头颅CT诊断为脑囊虫病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和脑脊液(CSF)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检测对象 1 实验组 脑囊虫病患者136例中,皮下结节经活检证实为囊尾蚴者95例;单纯脑囊虫病者41例。  相似文献   

2.
按照1996年制定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我们对1994~1998年间在我科诊治的98例脑囊虫病患者的头颅 CT 进行研究,以了解脑囊虫病的 CT表现和囊虫各种形态在 CT 上的形成机制,以期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 ELISA、IFAT和 PCR/生物素探针检测弓形虫感染的效果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方法 应用 EL ISA、IFAT和 PCR/生物素探针 (PCR-BP)对 164例脑囊虫病、10 8例疑似脑囊虫病、88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 115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及血液中弓形虫特异序列 DNA检测和比较。结果  ELISA和 IFAT检测各组人群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5 .85 %、14 .81%、13 .64 %和 6.0 9% ,14 .0 2 %、14 .81%、14 .77%和 6.0 9%。PCR-BP检测各组弓形虫特异性 DNA阳性率分别为 2 .44 % (4 /164 )、3 .70 % (4 /10 8)、3 .41% (3 /88)、0 (0 /115 )。结论  PCR/生物素探针适合诊断现症弓形虫感染 ,而 EL ISA和 IFAT可作为弓形虫感染的筛选方法。脑囊虫病、疑似脑囊虫病和原发性癫痫患者中存在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比较ELISA、皮内试验(皮试)和IHA在脑囊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于1988年对136例经脑CT诊断为脑囊虫病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和脑脊液免疫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1.实验组:共136例。均经脑CT扫描诊断为脑囊虫病。其中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尾蚴者95  相似文献   

5.
绦虫病患者往往并发脑囊虫病,前者易于诊断治疗,后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无临床症状的脑囊虫病患者更不易诊断。我们应用间接血凝(IHA)法,对治愈后绦虫病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对IHA持续阳性者作进一步检查。证实该方法对早期发现脑囊虫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囊虫病160例的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为正确诊断脑囊虫病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60例脑囊虫病 CT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 CT检查结果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等 4型 ;其中脑实质型又分轻度、中度、重度 3类 ,轻度预后好 ,重度预后差。结论 :脑囊虫病病灶的部位和数量与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有关。 CT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2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方法对2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主要通过使用被绦虫卵污染的饮食而感染.发病年龄集中在8~11岁,农村高于城镇.临床上以癫痫发作和头痛为主.CT异常率为82.5%,主要表现为片状和圆形的低密度影和少量的高密度影.经2~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212例患儿疗效均达到治愈标准.有128例患者复查了头颅CT,其中126例(98.4%)患者的低密度影消失,2例(1.6%)转化为点状钙化.结论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以异体感染为主,癫痫发作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抗囊治愈率为100%.CT 检查对儿童脑囊虫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7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中3例有绦虫病史,均有头晕、头痛症状。其他症状表现为:癫痫、肢体麻木、发作性眩晕、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等,其中4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7例患者血清特异性囊虫抗体均阳性。头颅CT和MRI对于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重要的价值。脑囊虫病的治疗应首选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9.
囊虫病是印度洋非穆斯林岛屿上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脑囊虫病并不少见,它是引起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作者等报导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渍试验(EITB)对经CT确诊的70例活动性脑囊虫病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CSF)诊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脑囊虫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脑囊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ELISA测定 282例初次CT平扫疑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囊虫抗体。所有病例均经强化 CT及 (或 ) MR、CSF分析、外科手术及实验性抗囊虫治疗作进一步诊断。其中 2 7例同时测定 CSF抗体。确诊为脑囊虫病者于服用阿苯达唑 1疗程后 ,或手术后 1个月复查血清抗体。结果 :2 82例中 ,确诊为脑囊虫病者 89例 ( 31.6% )。血清 EL ISA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 89.1%及69.7%。CSF- EL ISA的特异性为所测的 8例均为阴性 ,敏感性为 4 0 %。抗囊虫治疗后血清 EL ISA阳性 12例 ,手术后阳性 1例。囊虫的不同发育时期、部位及其数量可影响血清 EL ISA的阳性率及强度。CSF 细胞学变化与CSF-ELISA 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等级相关检验, r= 0. 724, P < 0. 01)。结论: 血清ELISA 是脑囊虫病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手段。在囊虫病流行区, 该法可作为筛选工具。CT、MR 结合ELISA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试验性药物治疗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影像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寄生虫病的诊断已从单纯的病原形态学诊断和简单的血清学试验发展到分子水平。现将近年来寄生虫病的诊断进展作一简述。一、影像学诊断进展1.超声诊断超声作为一种非介入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诊断,并有虫种鉴别的价值,如超声发现门脉管壁增厚表明可能为曼氏血吸虫病;肝脏呈现鱼鳞状或网络状超声图像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病;膀胱壁有钙化则多为埃及血吸虫病。通过超声检查,还可对病变损伤程度以及进展状态作出判断。此外,超声扫描还能查出直径2cm 的包虫和无症状虫囊携带者。2.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诊断进展 CT诊断现已为某些寄生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CT 不仅对脑囊虫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作出判断,尚可分型,其中脑内小脓肿(CysticercoticScesses)的新概念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3.磁共振(MR)MR 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与 CT 相似,但分辨力更好,明显优于 CT。如 MR将脑囊虫病分为明显的4期10型,对指导临床治  相似文献   

12.
脑囊虫病是云南省保山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脑部CT检查能客观地反映脑囊虫病病理改变 ,但在CT表现不典型时 ,诊断仍有困难。作者应用ELISA检查 12 5例初次CT平扫疑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囊虫抗体 ,探讨ELISA诊断脑囊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资料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7月 ,来本防疫站就诊的 3 13例疑似囊虫病患者病例资料 ,其中CT扫描 12 5例。年龄为 3~ 69岁 ,男性 179例 ,女性 13 4例 ,中小学生 5 3例 ,干部3 0例 ,其他 83例。患者分别来自 5个地州 (保山、德宏、怒江、大理、临沧 ) ,1…  相似文献   

13.
目前,脑囊虫病的诊断中,脑CT检查和抗体测定已被广泛应用。该病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起步较晚,尤其是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与比较能客观地反映脑组织中囊虫病变新老程度的脑CT检查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78例脑囊虫病患者CSF中CAg的检测与脑CT囊虫各期变化的系统分析,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78例患者均按马云祥1985年诊断标准确诊的脑囊虫病住院病例。其中,男60例,女18例。年龄10~64岁,平均37.7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6年,平均4年。高颅压患者(≥1.96kPa)33例(42.3%)。头痛61例(78.2%),癫痫54例(69.2%),皮下结节27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以卒中为主要临床特点的脑囊虫病33例。其中14~50岁青壮年患者24例(72.7%),以单纯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24例(72.7%),其中27例经CT检查,均符脑囊虫病的诊断。33例均做CSF囊虫试验(IHA),29例阳性(88%)。33例就诊前  相似文献   

15.
脑囊虫病患者经过抗囊治疗后,部分患者虽然虫体已经死亡,脑CT示颅内钙化点,但可遗留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甚至癫痫发作等症状。加强脑囊虫病恢复期的治疗,改善脑功能状态,是脑囊虫病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996~1998年,我们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囊虫病病人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68例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临床表现:癫痫发作18例(其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头痛、头晕36例;失…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脑组织所致,是囊虫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部寄生虫病之一。由于CT、MRI在临床的逐步开展和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丙硫咪唑等的广泛应用,使得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很大进展。脑囊虫病的流行趋势和预防对策脑囊虫病在我国以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以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明确实验室检查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意义,我们分析了脑脊液(CSF)、脑电图及颅脑计算机的体层扫描(CT)检查结果,并探索用CT 随访远期疗效。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患者来自猪肉绦虫病流行区,经  相似文献   

18.
177例脑囊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从鉴别诊断学方面对脑囊虫病的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77例误诊病例中脑囊虫病误诊为其他疾病者132例(74.58%),其他脑部疾病误诊为脑囊虫病者45例(25.42%),其中脑肿瘤与脑囊虫病相互误诊病例达43例(24.29%);小脓肿型脑囊虫病误诊率最高,误诊病例为63例(35.59%)。结论对脑囊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对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对脑部症状未作详细的鉴别诊断;缺乏特殊的检查条件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79例和马来微丝蚴血症者35例,结果IEST的阳性率分别为93.7%和94.3%;IFAT的阳性率分别为89.9%和97.1%;用IEST与IFAT检测健康人98名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0%和5.1%。IEST与肠道线虫感染者和脑囊虫病人均无交叉反应;IFAT与肠道线虫感染者血清有6.8%的交叉反应,与脑囊虫病人无交叉反应。表明两法检测丝虫抗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IEST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适合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脑部造成的疾病,由于临床表现主要以颅内高压,症状性癫痫发作最为常见。现将6例脑囊虫病人采用阿苯哒唑(肠虫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病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供销员2例,农民2例,工人1例,大学生1例。诊断依据:(1)有排除其它原因的脑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癫痫大发作、颅内高压、精神障碍三大表现)。(2)脑脊液免疫学试验阳性。(3)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有典型的囊虫改变,符合以上两项者〔1〕。本组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其中癫痫型2例,颅高压型1例,脑膜脑炎型1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