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理和病理因素均影响新生儿脑血流,二者常同时并存。由于新生儿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差,病理情况下尤其是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时其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引起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造成严重的脑损伤。近年来关于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健康新生儿脑血流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且随日龄逐渐增加;脑损伤新生儿脑血流可表现为供给不足、过度灌注或早期低速高阻、晚期高速低阻。脑损伤新生儿脑血流改变的表现结果的不同,可能与窒息持续的时间及严重程度等不同有关,但均是脑血流自身调节功能被破坏的标志。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脑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多见于足月儿,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该疾病可能的病因是宫内或出生时窒息、缺氧引起的代谢障碍,细胞损伤,以及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减少等。病理改变主要是脑水肿、神经元坏死,皮层、基底节、间脑、脑干等部位的局灶性坏死,以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脑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多种脑血管内外因素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与两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新生儿脑损伤的脑血流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影响因素包括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睡眠和觉醒状态,脑血管压自动调节,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细胞因子及多种疾病和治疗因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脑导纳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变化与多普勒超声监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的临床情况,与之有关的脑损伤性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学习障碍、癫疒间等.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差,病理状态下更容易出现脑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导致脑损伤的发生.早期认识脑损伤是临床干预治疗的关键,多普勒超声检查为无创操作,可动态监测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HIE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影响因素及近红外光谱仪(NIRS)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NICU住院的61例早产儿,在生后12~36h内应用NIRS监测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HbD-MABP相关系数r≥0.5为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61例早产儿中29例(47.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越易损伤;有重度窒息、低氧血症及使用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者,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容易损伤;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的29例早产儿全部(100%)发生脑损伤,而32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9例(18.1%)发生脑损伤。结论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应用NIRS监测有助于了解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状态;胎龄、体重、重度窒息、低氧血症及使用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均是影响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的重要因素;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者脑损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早产儿脑血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危重症监护,儿科多用于新生儿。本文概述了TCD工作原理,介绍常和脑血流动力学参烽,早产儿CBF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早产CBF自动调节功能进行分析,探讨TCD动态观察早产儿早期CBF变化对脑神经发育影响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种围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脑病(hypox—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发生在围产儿,尤其是足月儿多见,其病死率和致疾率极高,目前我国围产儿死亡原因中以胎婴儿畸形为主,其次是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胎儿缺氧及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 ,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气体交换等因素均可造成胎儿宫内窒息。研究表明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有变化 ,尤其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减少可能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 (ICH)。本文对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76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和CT情况进行分析 ,并强调为降低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应加强围生期保健 ,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十分重要76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及CT分析$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23200@苏秀玲  相似文献   

9.
近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危重症监护,儿科多用于新生儿。本文概述TCD工作原理,介绍常用脑血流(CBF)动力学参数、早产儿CBF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早产儿CBF自动调节功能进行分析,探讨TCD动态观察早产儿早期CBF变化对脑神经发育影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刘皖君由于各种围产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停止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足月儿多见...  相似文献   

11.
各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和(或)持久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脑损伤的根本原因,简便、准确、有效的监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对维持患病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对在新生儿临床上常用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多普勒超声、近红外光谱及非侵入性磁共振成像等予以介绍,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血液动力学中“自我调节失控学说”在围产儿脑病变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为人关注。正常成人及无窒息新生儿即使在脑血流灌注压波动较大时,能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以维持脑血流(CBF)量恒定,窒息新生儿CBF自我调节失控,低血压及高血压可致脑缺血及毛细血管破裂。近足月胎羊实验表明SaO_2>57%,自我调节作用存在,SaO_2<50%时自我调节作用丧失,即自我调节失控的阈值为SaO_250~60%。宫内处于相对缺氧,胎儿易于出现CBF调节失控。正常分娩可致使轻度缺氧,故经阴道分娩的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在低氧血症状态下,脑血流,脑微血管等脑循环的适应性变化与调节是维持脑正常生理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就其变化及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后至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前是脑缺氧损伤干预的关键阶段,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脑实质密度改变均与脑损伤相关.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新生儿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新生儿额叶皮质、髓质及基底节密度变化,评价尼莫地平对HIE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实质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导致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使室管膜生发基质层微静脉破裂出血.IVH可引起出血后脑室扩张、脑积水、脑白质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和存活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早产儿发生IVH后的远期预后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IVH的远期预后、并发症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在低氧血症状态下,脑血流、脑微血管等脑循环的适应性变化与调节是维持脑正常生理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就其变化及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受损近年来被认为是围产期窒息后颅内病变发病机理的基础之一。自Bada等于1979年首次将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新生儿颅内病变领域以来,由于该技术的无创性,可在床边操作,并可动态观察颅内血流的变化,目前已成为新生儿颅内病变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肺炎肺血流和脑血流的多普勒超声研究李刚赵志毅李雪波朱梅张爱琴本研究采用无创伤性的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了肺炎新生儿肺、脑血流的变化,以期找出用于监测新生儿肺炎病情的客观指标,指导临床,早期诊治,防治并发症。对象:共71例,分3组。(1)肺炎组30例...  相似文献   

19.
窒息新生儿脑多普勒超声动态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民  李娟  李慧 《新生儿科杂志》2004,19(3):109-111
目的 研究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脑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对45例患儿脑血流参数及结构形态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 无论是轻度窒息组或重度窒息组,脑血流均有变化,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ed)及平均速度(mv)均减慢,阻力指数升高。病情愈重,以上变化愈明显。结论 检测脑血管阻力有助于脑损伤的判断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及40例正常新生几分别于生后24 h内、(48 ±6)h、(72±6)h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并与临床最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后72 h内存在脑血流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RI)升高,严重者出现相反改变.在24-72 h,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8±6)h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持续异常者78例(60.9%),与最终临床确诊HIE者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符合率达93.75%.脑血流重度减少或持续高灌注、RI>0.9或<0.47、脑血流持续72 h未能恢复正常均提示脑损伤严重,很可能出现中重度HIE.结论 新生儿窒息发生后,出现显著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动态监测窒息后72 h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早期诊断、筛查新生儿HIE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