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评价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15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AF内固定术。结果AF系统对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维复位满意,1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固定节段稳定,2例断钉,有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复位准确等优点,疗效满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评估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AF内固定术。结果:AF系统对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维复位满意,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固定节段稳定,1例断钉,有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复位准确,疗效满意,只要掌握手术要点,着重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评估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AF内固定术。结果:AF系统对胸腰椎骨折脱位三维复位满意,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固定节段稳定,1例断钉,有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复位准确等优点,疗效满意,只要掌握手术要求,着重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AF钉系统间接减压对胸腰椎骨折伴或不伴不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AF钉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结果:术后CT、X线检查椎体高度以及生理曲度恢复,椎管容积基本正常。平均随访23月,无断钉以及骨不愈合,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或不伴不全神经损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椎管扩大间接减压效果好、可靠,神经功能恢复好,且重建了脊柱稳定性,恢复了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5.
许楚才  杨新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79-1579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骨折较多,以T12、L1最多。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椎管容积是关键。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13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ob's角由术前平均19.1°恢复至术后1.8°,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98例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术后获得10—19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9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3例没有明显改善。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AF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的作用及其优点。方法采用椎管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通过术前术后拍片、CT扫描、测量等方法.对比椎体前后高度和椎管容积的恢复情况。结果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达90%以上,神经症状改善率100%。结论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可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受压,损伤小,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精确有效的后路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明显丢失现象,无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术后4~8个月伤椎植入物由骨爬行替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病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增良  邵嵘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52-115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交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与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122例胸腰椎骨折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用椎管减压与AF系统复位内同定治疗。结果不完全截瘫65例基本恢复正常,其中13例残余下肢肌肉轻度萎缩,27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下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恢复者有8例,30例术前有神经根性疼痛、麻木患者均完全恢复。术后X线片示椎体均基本恢复高度。结论椎管减压与AF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新鲜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选择性椎管减压、植骨治疗下腰椎新鲜不稳定性骨折21例,其中机械性不稳(无神经受损)7例,神经性不稳(有部分神经功能受损)12例,机械性及神经性不稳(神经功能完全受损)2例.[结果] 所有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24个月.椎体前缘的高度平均从术前44%恢复到术后95%(P<0.01),后缘的高度从术前的72%恢复到术后的98%(P<0.01).12例神经功能部分受损者,6例全部恢复,4例大部分恢复,2例部分恢复; 2例神经功能完全受损者,1例部分恢复,1例无恢复;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未出现并发症.[结果] AF系统复位内固定加选择性椎管减压及植骨治疗新鲜下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好, 其关键在于置钉、椎管减压及植骨正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或)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诊23个月,98例患者椎体高度均基本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前、后比较P值<0.01)。Cobb角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术后平均7°。【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器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效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证实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弧度和椎管容积。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51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的中远期疗效。利用X射线片检查内固定前后、拆除内固定前、拆除内固定后随访时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和计算Cobb’s角,CT观察椎管占位情况,利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hristian评分评价功能情况,Denis分级评估疼痛程度。结果与结论:患者均随访30个月以上。与内固定前比较,内固定后、拆除内植物及末次随访时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增加(P〈0.01),CT观察椎管占位明显恢复。内固定前存在脊髓不完全损伤24例,内固定后完全恢复22例。功能活动Christian评分:3分1例,4分3例,5分15例,6分20例,7分12例。腰痛程度按Denis评估,无痛42例,偶有微痛9例。满意度患者自我评测:非常满意35例,满意16例。内固定钉断裂1例1枚。表明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牢固固定、有效椎管减压的目的,能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5.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因患者从高处坠落或车祸致伤。对于单纯楔形压缩性骨折,可卧硬板床,胸腰段垫枕,保守治疗;对于不稳定性脊椎骨折、脱位和有骨片刺人椎管者,应尽早采用内固定器材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恢复脊椎稳定性,避免脊髓的再损伤。临床上各类型的内固定装置已广泛应用,以重建胸腰椎稳定性、矫正畸形及提高植骨融合的骨性愈合效果。其固定牢固、复位满意、减压彻底、安全简便等优点已被诸多学者所公认。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采用AF钉治疗34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于华  李红兵  刘萍 《华西医学》2006,21(4):783-78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追踪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病例有1~3级不等的恢复,恢复率为90·48%。1例伤后18天手术和1例爆裂型骨折患者出现椎弓根钉松动问题,骨折复位不满意,其余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后路经椎弓根AF内固定术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大多数均可做到解剖复位,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朝友  费伟  张雷 《临床医学》2009,29(10):63-64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对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锥弓根钉复位固定加植骨方法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估此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度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与脊髓造影相结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 1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 ,均行开放复位AF内固定 ,手术时先行AF内固定复位 ,然后经切口行椎管造影 ,了解骨折复位椎管通畅情况。如果骨折脱位不能完全复位 ,椎管不通畅则行椎管探查 ,整复骨折脱位 ,解除压迫。结果 :13例患者中有 11例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以整复 ,生理弯曲恢复而未行椎管直接减压 ;2例显示不通畅而行椎管探查减压。所有病例均有 6个月以上的随访 ,全部解剖复位 ,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结论 :AF内固定具有复位功能 ,因而有一定的减压作用 ,术中造影容易实施 ,简单、直观、经济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AF固定断钉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具有三维空间复位、恢复椎管有效容积和脊柱生理曲度等鲜明特点 ,且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随之也发生了一些并发症 ,断钉即是其中一种。我院自 1 997- 0 6以来 ,应用 AF治疗胸腰椎骨折 97例 ,获得完整随访资料 86例 ,其中断钉 7例 ,发生率为 8.1 4 % ,回顾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86例 ,其中男 59例 ,女 2 7例 ,年龄 1 8~ 63岁 ,平均 41 .6岁。单纯压缩性骨折 2 1例 ,爆裂性骨折 63例 ,Chance骨折 2例。1 .2 方法 本组 86例均采用后路 AF椎弓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a Sp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加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86例中重度以及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GSS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对复位后的"蛋壳样"伤椎体内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70例经GSS复位固定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椎管占位完全消失,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16例,术中复位时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但椎管占位不能完全消除。结论:GSS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椎体增强术治疗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消除椎管占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