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健脾活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将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和对照组,治疗组以中药健脾活血祛痰法治疗,对照组用消心痛治疗。结果:在心绞痛缓解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在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部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治疗组无论在心绞痛缓解方面还是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彭靖欧  李俊彪 《新中医》1994,26(8):32-33,37
以自拟桑马止咳饮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98例,总有效率为92.9%,设蜜炼川贝枇杷膏对照组32例,总有效率75.0%,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天数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参元丹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参元丹胶囊与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原则,以查表法建立随机化数字表,将50例患者分为参元丹胶囊治疗组和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两组均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根据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临床症状改善的结果综合评定,以较全面观察参元丹胶囊的疗效。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1%。经X^2检验,以上各疗效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元丹胶囊及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两者疗效相近,各自有其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幸生  王敏 《山西中医》1997,13(6):32-33
以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5例,并与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处理,x^2=4.23,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双花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复方双花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冶口服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O%,有效率23.33%,无效率0.00%,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率60.oo%,有效率26.67%,无效率13.33%,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双花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比单纯使用头孢克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6%,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II盏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橘皮枳术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橘皮枳术丸(汤)口服,对照组32例以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橘皮枳术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脑活素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脑梗塞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中秋 《新中医》1996,28(4):39-39
以脑活素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脑梗塞34例,总有效率为94.1%,设互对照组32例,总有效率为71.8%,两组疗效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以282例痹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壮医药罐组和中药内服组进行治疗,结果药罐组症状有效率为89.47%~91.33%,中药组症状有效率为91.67%~93.2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临床指标的下降均有显著效果(P>0.01);对血沉、抗“0”的下降也有显著效果(P<0.01);药罐组总有效率为92.21%,中药组总有效率95.3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婷 《山西中医》1998,14(2):22-23
采用活血化瘀法,以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配合西药抗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5例,并设对照组西药综合治疗52例。结果:治疗组显效61.5%,好转32.3%,无效6.2%,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42.3%,好转38.5%,无效19.2%,总有效率为8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减白虎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童不同发热性疾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羚羊角颗粒加减白虎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林退热口服液口服,疗程均为5d;比较两组的退热疗效。结果加减白虎汤保留灌肠与美林口服液治疗发热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0%,两组在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退热效果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虎汤加减在临床上用于退热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60例不同证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 热毒清口服液的平均起效时间为4h,4h内体温下降≥0.5℃患者例数占50%左右,平均退热时间为16.5 h.结论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各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健胃消食口服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芳  乔文建 《中成药》2000,22(3):205-207
目的:比较健胃消食口服液与原剂型健胃消食片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了160例临床验证。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结果:显效以上率(包括显效和临床痊愈)为89%,总有效率98.0%,对照组分别为73.3%和9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是治疗脾健胃虚弱,不良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李梅荣  蔡永敏  王春生 《中成药》2003,25(6):465-467
目的:观察通瘀解毒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瘀解毒口服液,每次30mL,每日2次,28d为1个疗程。结累:两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在愈显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优于对照组:73.68%,52.62%(P<0.05),(ADL)(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瘀解毒口服液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广泛应用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 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服用馥感啉口服液,疗程为1周。分别从不同剂量、年龄段、辨证/辨病以及治疗手段方面,观察各组的痊愈率、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并发症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感冒总痊愈率为95.12%;倍增剂量与标准剂量、辨证(气虚风热证、风热证)与辨病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治疗方式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1岁年龄段患者及单独服用馥感啉的患者痊愈率较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24%;倍增剂量与标准剂量、不同年龄段、辨证(气虚风热证、风热证)与辨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独用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整体总临床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1.04%。;临床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除不同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痊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较好;对于气虚风热证、风热证,甚至辨病治疗,有着较好而接近的疗效;年龄越小治疗痊愈率稍高。临床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倍增剂量未显示出较标准剂量更高的安全风险。提示该品种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占彪  欧明才 《四川中医》2013,(12):116-11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惠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惠儿在体温控制、流涎消失、疱疹溃疡消退、总疗程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显效率62.0%,总有效率99.O%,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41.5%,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柴连口服液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连口服液对大鼠及家兔发热模型有明显退热作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鼠及豚鼠咳嗽反应有明显止咳作用。该口服液体内、体外抑菌作用明显,对副流感、流感病毒所致小鼠体内外感染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心口服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治疗组口服舒心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检测QTd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1个月较用药前QTd均有明显的改变(P〈0.01)。治疗组有效率50.76%,对照组有效率49.23%。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口服液和心律平片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可降低QTd,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且舒心口服液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刘钱  张文文  姚运秀  李彬  彭晓宇  曾立  刘涛 《中草药》2019,50(4):903-909
目的以药效作用值为指标,对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片剂及双黄连颗粒药效进行再评价。方法测定并计算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片剂及双黄连颗粒药效作用值,并采用经典的抗炎、解热及体外抑菌药效模型对这3种制剂药效进行验证。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片及双黄连颗粒抗炎药效作用值分别为2.80、3.57、2.66 mg,解热药效作用值分别为9.59、14.86、13.42 mg,抗菌药效作用值分别为996.72、2 011.64、1 691.98 mg,表明双黄连片抗炎作用、解热及抗菌作用最强,体内外药效研究也表明双黄连片在抗炎、解热及抗菌作用方面较其他2种剂型显著。结论双黄连3种制剂的药效实验验证结果与其药效作用值预测结果一致,药效作用值可作为双黄连系列制剂药效作用再评价研究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嗽宁口服液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用嗽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4例用急支糖浆治疗,均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另1为96.15%和79.55%,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发病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咽痛、发热)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嗽宁口服液是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