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平 《中国病案》2005,6(4):48-48,F003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保健的工作质量,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7677例围生儿中死亡的9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率是11.72‰,死胎占53.33%,死产占27.78%,新生儿死亡占18.89%.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先天畸形(占37.78%)、早产出生低体重(占14.44%)、脐带因素(占12.22%).结论加强孕期监护,特别是高危妊娠监护,预防早产,提高产前监测手段,孕28周前常规做一次B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先天畸形儿出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学真  何平 《广东医学》2006,27(7):1028-1030
目的 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孕期规范监护,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136例围生儿死亡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 围生儿病死率为13.09‰,胎儿先天缺陷占49.26%、早产占13.23%、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共14例,占10.29%,梅毒感染占8.09%、脐带因素占7.25%、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占5.88%,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规范监护,推广专科专管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及时有效治疗妊娠并发症,提高新生儿抢救水平,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长远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及探讨近10年来我院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类现状,以提高围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我国围生期分类标准,对我院10年间394例围生儿死亡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围生儿死亡率为2.28%,死胎占55.33%,死产占8.38%,新生儿死亡占36.29%。早产、畸形、脐带、胎盘因素是造成我院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监护,产前筛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236例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围生儿死亡情况,探讨引起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36例围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妊娠满28周至产后7d内死亡的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236例,病死率为26.71‰;男围生儿病死率(22.88‰)显著低于女围生儿病死率(30.63‰);农村围生儿病死率(41.79‰)显著高于城市围生儿病死率(4.9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产妇其围生儿病死率(28.38‰)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者(12.71‰);出生体质量<2500g的围生儿其病死率(134.88‰)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500g者(1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构成中死胎占71.19%,死产占17.7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1.02%。围生儿前5位死因顺位是胎儿畸形89例(37.71%)、不明原因77例(32.63%)、宫内窘迫15例(6.36%)、脐带因素14例(5.93%)、胎盘因素12例(5.08%)。结论本地区围生儿病死率高,农村、低出生体质量者及产妇文化程度低者为甚;预防围生儿死亡形势严峻,重点在农村,主要干预措施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加强婚前检查、围生期保健、产前筛查,预防畸形儿进入围生期,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5.
030162围生儿129例死亡原因分析次U玲…//中国基层医药一2002,9(10)一872一873 按照围生期工标准,对129例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期间围生儿死亡率为22.95偏,其中死胎占55.8%,死产占13.2%,早期新生儿死亡占31.0%。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综合征、胎儿畸形。新生儿主要死因为早产、肺部疾患、畸形等。结论:加强产前诊断、孕期及产时监护,防治早产及妊娠并发(合并)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表2参3(原文摘要)030163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樊芝艳…//贵州医药一2002,26(9)一846一847 分娩9130例,其中围产儿死亡20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及影响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年间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因素,双胎妊娠,占早产原因的前4位,妊高征和产前出血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病率与孕周.体重是负相关(P〈0.05)。结论 早产病因复杂,早产是导致围产儿病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提高早产的预防及治疗水平,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病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为防止围生儿死亡提供参考。方法:对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及病理观察,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125例死亡围生儿中,先天性畸形占36%,脐带及胎盘因素占20%,宫内缺氧和窒息占14.4%,母亲因素占12.8%,感染占7.2%,早产和低体重儿占5.6%,不明原因占2.4%,肿瘤2例,占1.6%。结论:围生儿死亡病例中先天畸形和胎盘脐带因素为主要死亡原因。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尽早发现畸形儿并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孙伟  王志华  丁彩云  范梅 《安徽医学》2006,27(4):325-326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10年期间围生儿死亡的相关病因,为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寻找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病例,将其围生儿死亡的相关病因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从中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采用χ2检验。结果10年间,共分娩围生儿10320例,围生儿死亡数241例,占23.35‰,其中死胎77例,占7.46‰,死产53例,占5.14‰,畸形(致死)50例,占4.84‰,新生儿死亡61例,占5.91‰,双胎死亡21例,占双胎总数的15.33%。围生儿死亡的相关病因,依次为早产儿、胎儿畸形、母体并发症及合并症、多胎妊娠、胎位异常及脐带因素等。结论预防和治疗早产,孕期加强产前检查,预防和治疗母体并发症和合并症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脐带异常致围生儿不良结局的认识。方法:回顾6年来围生儿死亡数,分析致死因素,着重分析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6年中围生儿死亡67例,病死率9.81‰,致死因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为35.82%,主要包括挤带扭转、缠绕、脱垂、前置血管破裂、打结,分别占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的54.17%、25.00%、8.33%、8.33%、4.17%。结论:脐带异常易致围生儿死亡,要充分了解脐带病变的内容及应变措施,并加强监护,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杨剑秋 《中国医刊》2006,41(1):38-39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5年40例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改进围生期保健工作。方法根据围生期Ⅰ标准,对本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围生儿总数为6600,共有40例围生儿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6.06%0。死胎占62.5%(25/40),死产占5%(2/40),新生儿死亡占32.5%(13/40)。②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是引起胎死宫内的最重要的原因(11/25),其次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4/25),产前出血(3/25),先天畸形(2/25)等。③死产2例,其中1例为胎儿畸形。④先天畸形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占46.2%(6/13),另一主要原因是由于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妊娠合并症导致的胎儿宫内缺氧及早产(6/13)。⑤早产是围生儿死亡最主要的相关因素,绝大多数为干预性早产。重度子痫前期是引起围生儿死亡最主要的妊娠并发症,占37.5%。⑥共有9例严重畸形,校正围生儿死亡率为4.70‰。仅3例畸形在产前诊断。⑦40例围生儿死亡中仅16例为本院产前检查,外院产前或无产前检查者占60%。结论本院围生儿死亡率接近发达国家。加强围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尤其是B超诊断水平,提高各级产科诊疗水平,加强周边地区高危妊娠管理,及时转诊,可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萍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724-725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期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4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85%,主要原因: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全、脐带因素、胎位异常、羊水异常、早产,其中造成重度窒息的原因为胎盘功能不全、产程异常。结论做好产前保健和预防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 对18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4.1%,其中轻度窒息占77.8%,重度占22.2%,窒息原因以过期妊娠、羊水少及脐带因素多见.结论 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脐带因素、第二产程延长、妊娠并发症、早产、产前出血等窒息发生率高,且多数为胎儿窘迫的延续,应加强上述情况的监护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发生的6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早产率23.4%(15/64),羊水胎粪污染率26.5%(17/6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4.1%(9/64),围生儿病死率3.1%(2/64),剖宫产率93.7%(60/64),产后出血率3.15%(2/64).结论 ICP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加强胎儿监护,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2000~2005年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旨在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存活质量。方法对2000~2005年宁波市死亡围生儿2148例进行回顾性死亡原因分析,并分前3年、后3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出生缺陷、早产、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后3年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9.26‰和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死产率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有极显著下降(P<0.001)。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者占32.36%。结论宁波市近3年来通过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和新生儿监护治疗技术,围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各项干预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葛嘉美  蒋琰瑛 《浙江医学》2003,25(7):429-430
双胎妊娠高危因素较多 ,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亦高 ,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 ,延长双胎妊娠的孕周 ,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间70例双胎妊娠早产和足月产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70例双胎妊娠中 ,孕<37周分娩者30例为早产组 ,早产发生率42.9 % ;孕≥37周分娩者40例为足月组 ,足月妊娠率57.1 %。1.2两组围生儿情况早产组围生儿数60例 ,发生死胎2例 ,死产1例 ,新生儿死亡11例 (畸形2例 ) ,围生儿死亡率23.3 % ,其中孕期<35周的围生儿死亡率高达56.3% ;足月产组围生儿数80例 ,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胎儿宫内窘迫4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平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893-894
目的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42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47.9%与10.7%.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羊水过少、子痫前期、早产、胎膜早破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把握时机,及时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双胎妊娠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红  唐达勋  潘援 《广西医学》2007,29(6):819-82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生率、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92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为14.62‰(92/6 293),合并症以胎膜早破、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18.48%、10.87%、9.78%、11.96%.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58例,占63.04%.双胎围产儿死亡21例,死亡率为11.41%(21/184),是同期单胎围产儿死亡率1.32%的8.63倍.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临床分娩经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1月-2011年2月在我院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200例孕妇临产后开始常规采用外监护法进行连续产时胎心监护.结果 200 例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图形50例占25%.发生在潜伏期者10例,占20%,活跃期25例占50%;第二产程15例,占30%,其中45例改行剖宫产,5例急行阴道助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20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 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无剖宫产指征,要求阴道分娩者进行全程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对186例FGR孕妇,按其发病原因分组,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脐带因素、妊娠并发症、支原体阴道炎、贫血、及遗传因素是发生FGR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早发现导致FGR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与分析在两个附属医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原因。1979~1983年内出生围产儿10,414名,死亡327名,围产儿死亡率为31.40‰,其中死胎占34.56%,死产43.73%和新生儿死亡21.71%。围产儿主要死因顺序为胎位异常,窒息,畸形,早产和病理妊娠等。死胎以畸形,死产以胎位异常,新生儿以窒息死亡占首位。如能详查死胎、死产原因;提高尸解率;应用妊娠图、产程图、产后随访加强孕期监护、产程监护与产后保健等方法可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